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熏蒸剂溴甲烷和磷化氢当混合使用时,能增加对贮粮害虫,如米象、拟谷盗等试验害虫的毒性。事实上,将这两种熏蒸剂混合时能发挥增效作用。在一些地方,需要这两种化合物有利的性质,以便发挥他们的特长,扩大使用范围。溴甲烷是一种作用迅速的熏蒸剂,防治时贮粮害虫与溴甲烷接触几小时即可,而对PH_3,则要求几天的时间才能充分发  相似文献   

2.
初步研究比较了XS-C1型粮仓害虫仓外采集检测系统(探管诱集)与取样筛检两种不同害虫数量检测方法储粮害虫的种群密度.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对谷蠹、锯谷盗和扁谷盗三类害虫的检测结果很接近,也与真实值很接近;对米象和赤拟谷盗两类害虫,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差较大,需校正后确定.它可为估计粮堆内储粮害虫的真实数量及其动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两种重要储粮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3种虫生真菌、2种苏云金杆菌粉剂(Bt-1和Bt-2)及48%乐斯本乳油对生活在小麦中的谷蠹、长角扁谷盗进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Bt-1粉剂对两种储粮害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对谷蠹LD50为15.75ug/g,对长角扁谷盗LD50为8.06ug/g;三种虫生真菌对这两种害虫侵染力较弱,最高校正死亡率仅为55.0%。48%乐斯本乳油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较好,在0.80ml/L浓度下,谷蠹、长角扁谷盗死亡率均达到100.0%。  相似文献   

4.
寄蝇和线虫是为茶园茶树害虫中常有寄生的两类天敌,营内寄生生活,被其寄生的害虫个体,最后由此而死亡。,它们对茶园生态系统调控茶树害虫种群数量,具有一定的其不可忽视的固有作用。江西已在11种茶树害虫中发现有13种寄蝇寄生,4种茶树害虫有线虫寄生。  相似文献   

5.
正油菜苗床及以后移栽油菜的前期,常常会受到跳甲和猿叶虫的危害,使油菜叶上出现孔洞,生长不良,严重危害时油菜苗仅留下叶脉,菜苗被咬的支离破碎,影响移栽和栽后早发,这两种害虫常常混合发生与危害。一、危害症状这两种害虫均喜食油菜幼苗及嫩叶,咬食叶片成稠密的小孔,大发生年份油菜刚一出苗即被咬食一空,即使是大油菜苗,也可被咬食  相似文献   

6.
<正>朱砂叶螨和双斑萤叶甲这2种害虫是近年在黑龙江省新发生的甜菜田害虫。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专家鉴定为朱砂叶螨和双斑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甜菜田病虫文献资料上未曾有这2种害虫发生为害的记载,是甜菜田新出现的害虫,且发生有加重趋势。一、朱砂叶螨  相似文献   

7.
溴氯菊酯和马拉硫磷混合作为防护剂对玉米象和杂拟谷盗两种仓虫施用,呈现联合作用或一定程度的增效作用,对害虫毒力较其中一种或两种单剂单独使用提高,其效果主要受害虫种间差异、配比等因素影响;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单独使用溴氰菊酯,容易诱发害虫种群抗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溴氰菊酯(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IR,3R)—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是英国 Rothamsted 试验站 M.Elliott 博士等人首先合成。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在工业上合成了溴氰菊酯,并以凯素灵,敌杀死等加工剂型供应市场。防治仓库害虫的凯素灵中加入胡椒基丁醚为增效剂。由于对多种害虫高效,有些国家已经用于防治储粮害虫,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并制定出粮食中的残留允许标准。在我国南方各省难以防治的谷蠹(Rhizopetha dominica)对它特别敏感,所以防治该地区的储粮害虫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有关溴氰菊酯的分析报导,有 TLC 法,气相色谱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国内目前的报导仅限于标准品的分析,而对凯素灵和敌杀死这两种制剂中,由于加入了多种其它成份无疑给分析带来困难,迄今为止,未见正式报导有关在这两种加工剂型中测定溴氰菊酯的含量。本报告中要发展一种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确定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商品的货架寿命和正确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黄花菜生长期主要遭受三种害虫即黄花菜叶部害虫——蓟马、黄花菜花蕾害虫——蚜虫和黄花菜根部害虫——蛴螬的为害,它们分别为害黄花菜的三个关键部位,给其生长和高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中应引起重视。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供参考。黄花菜叶部害虫——蓟马。(1)  相似文献   

10.
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是我国茶区茶树的一种重要害虫,根据1984年10月全国茶树病虫测报座谈会上制订的10种全国茶树主要害虫的测报办法,规定存中、小叶种茶区,对小绿叶蝉的田间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检叶记虫法(计算百叶虫量)和盆拍法(计算单位面积虫量)。这两种调查方法虽然均能反映出小绿叶蝉的虫口消长趋势和  相似文献   

11.
正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是一类危害蔬菜、花卉的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为了解其发生的危害特征,并为这两种斑潜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科研人员于2015年对江苏地区的两种斑潜蝇的发生分布、危害程度以及在扬州地区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并采集含有潜道的叶片,待蛹羽化为成虫后鉴定斑潜蝇种类,同时统计叶片上的潜道数量划分危害等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储粮害虫的药剂处理已感到困难。我国从50年代起开始以马拉硫磷作为粮食保护剂,因使用时间长,品种单一,不少储粮害虫已产生了抗药性。80年代以来,作为处理储粮害虫的有效熏蒸剂——磷化铝,据国内研究报道和实践表明,已有长角谷盗、书虱等储粮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为了开辟新型高效的防虫剂,许多地方对谷物保护剂凯安保、安得利分别进行了一些室内外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关于这两种保护剂的单配、复配使用及其与马拉硫磷进行对比的大型生产性防虫试验,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则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Bell 在实验室中测定了5%的溴甲烷和三氯乙烷混合物对多种储藏物害虫的毒性。毒性受溴甲烷剂量的影响最大。害虫耐药性的顺序是谷斑皮蠹>杂拟谷盗>赤拟谷盗>烟草粉斑螟>锈赤扁谷盗>米象>谷蠹>谷象>锯谷盗。每种害虫最耐药的阶段都是滞育害虫、蛹或老龄幼虫。溴甲烷在三氯甲烷中占1~2%时,这两种化合物的联合作用最为明显。在25℃时,溴甲烷对谷斑皮蠹滞育幼虫的毒性在有三氯乙烷时增强。相反,有三氯乙烷时,米象老龄幼虫忍受的溴甲烷剂量提高,这说明在用于防治米象时,  相似文献   

14.
前言磷化氢和溴甲烷是目前公认为防治贮粮害虫最好的薰蒸剂,因此,了解最有效地使用这两种化合物的手段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使用磷化铝片剂或粉剂制备磷化氢特别经济,并可在各种贮藏水分中广泛使用。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发展的可能性已被证实(Champ,1997)。最好广泛采用绝对杀死100%害虫的薰蒸条件,以阻止抗性的发展。已经知道杀死不同虫种所需要的磷化氢浓度和时间(Howe,1973,Bell,197旬Hole,1976)。然而,热带地区实际达到的气体浓度还没有得到很好  相似文献   

15.
害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许多科学家认为,害虫对农药的适应性还导致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继而影响农药使用的投入和作物收成的多寡。害虫有腿有翅膀能跳能飞,一个农民的活动可能影响近邻,一个地区的活动可以影响其他地区,从工厂区飞来的家蝇可以对许多农药有抗药性。什么叫抗药性?如一个癌症病人,疼痛难忍,常服用止痛片,开始服一片可止痛,服用时间长了,两片才能止痛,到后来4片才能止痛,这叫做抗药性。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也是如此,总是使用一种杀虫剂,慢慢要加大用量,才能达到与早先同样的除虫效果。1990年以前,科学家指出:1980年有428种节肢  相似文献   

16.
李华 《耕作与栽培》2009,(6):3-4,10
烟仓害虫对储存期烟叶及其制品造成了很大为害。本文对最常见的两种烟仓害虫烟草粉螟和烟草甲的发生与防治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竹蠹 Dinoderus minutus(Fabricius)和日本竹蠹 Dinoderus japonicus Lesne 是竹、木材及其制品重要的蛀食性害虫,也常发生于稻谷、小麦、玉米、大麦、薯干等粮食中。在我国南方这两种仓库害虫往往同时发生。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相似,难以鉴别。现将竹蠹和日本竹蠹的形态特征列表比较,以资识别(表1)。  相似文献   

18.
引言熏蒸杀虫是商品遭受害虫严重为害或进出港口当检疫条例有所要求时经常进行的一种紧急处理措施。主要由加工厂、面粉厂、码头等处的固定输送设备或机器的价值决定。这是一种花费很高的方法。如果熏蒸结果失败,经济上可能不亚于一次灾害。因此,大力研究和改进熏蒸效果,也就是将被害商品在毒气中保持足够的时间以杀死全部害虫,是完全必要的。本文研究了含有溴甲烷和磷化氢两种熏蒸气体构成的大气中,如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世界》2013,(10):60-60
先正达公司宣布美国环保署(EPA)已经批准了两种种袋庇护性状登记注册。这两款产品可以在2013年种植季度开始使用。先正达公司首席运营官DavorPisk表示,“该种袋庇护的发布进一步推动增强了我们处于领先的玉米害虫控制组合产品,其中包括种子处理和杀虫剂以及性状。  相似文献   

20.
一、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回顾公元一世纪,古罗马自然学家普里内(Pling)首先提出了种子的处理技术,即把酒和柏树叶相混合,用以防止贮藏中的种子害虫.如今,我们已知道这两种物质的混合可以产生一种有效的杀虫剂——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