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迅猛发展,养殖活动对天然水体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养殖过程中,未经过妥善处理的鱼类排出的粪便成为破坏养殖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本研究中阐述了鱼类粪便对养殖水体和养殖动物的危害,介绍了养殖条件下影响粪便生成量和颗粒大小的因素,归纳总结了国外几种常用的对于鱼类粪便危害的治理方法,同时,描述了中国在治理养殖水体污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解决鱼类粪便污染的措施提出了新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唐俊  杨明举 《农技服务》2009,26(5):130-130,134
在鱼类养殖中,成功掌握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亲鱼池和亲鱼的选择、孵化池的水质和鱼卵放入前的消毒、苗种池的选择和苗种放养、鱼种越冬、成鱼养殖的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成鱼捕捞等方面介绍了鱼类的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省境内的冷水性鱼类养殖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涉及内容为冷水性鱼类的养殖面积、产量、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等现状以及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对山东省整个区域的资料汇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冷水性鱼类的发展趋势,结合山东省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养殖经验,提出从循环水养殖、苗种繁育、病害防治及饲料营养等角度开展健康养殖的建议。并且在苗种繁育的工作中需谨慎开展杂交鲟的研究与推广;借鉴成功经验,开展"公司+基地+农户"养殖模式;注重成鱼养殖以及后备亲鱼的培育;大力提升冷水性鱼类深加工规模,形成"繁养-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推动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下,鱼类产品作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发展鱼类养殖业对于促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鱼类养殖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较多,其中水环境就是对鱼类养殖影响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对此,本文将在下文中针对水环境中各种因素对鱼类养殖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淡水鱼类养殖行业。养殖品种也因地区的差异越来越丰富。然而,从鱼苗长成成鱼的过程中,具有多种不确定性的容易引发鱼类疾病的因素。因此,本文就淡水鱼类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鱼类疾病的发病现象和部分病因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从而可以使养殖户了解鱼类在不同时期的发病特征,避免鱼类常见疾病的发生,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渔业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渔业饲料在养殖中是重要的营养载体,它含有鱼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随着鱼类营养学的深入研究,以鱼类营养特性与生物学为基础的饲料应用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正得到广泛的普及,但由于各种原因和不可避免的因素,鱼类营养研究并没有引起重视,鱼类饲料基础十分薄弱。本文对鱼用饲料营养原理和重要性进行了相关的介绍,着重研究了鱼类饲料物理特性,以期获得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保证鱼类养殖中养分的充足摄取和渔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淡水养殖中的仿生态养殖技术是根据在淡水中养殖的鱼类动物的生物特征,模拟和营造一种类似自然环境中鱼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应用无公害、科学、先进的配套技术进行淡水环境下的人工养殖。实践证明,淡水养殖中仿生态养殖技术能使淡水养殖行业的高产能持续发展,并达到与自然界中野生鱼类相媲美的优质"绿色健康"产品,为人们提供放心健康的优质水产食品。  相似文献   

8.
水质调控是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按照或参考已然成熟了的,可以量化进行的水质调节技术标准来进行水质调控,使之尽可能地满足鱼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满足之各类理化因子,将会大幅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实现养殖生产的丰收。本文基于多年养殖经验,对池塘鱼类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做了简要介绍,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主要终产物。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胆汁酸在鱼类养殖过程中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养殖鱼类品质有显著提高。本文综述了胆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在鱼类养殖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胆汁酸在鱼类养殖中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常规鱼类的养殖中一般都采用配合饲料。饲料成本要占全部养鱼成本的60%以上。提高饲料利用率.可有效地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在鱼类养殖中,提高鱼类配合饲料利用率的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淡水养殖就是用海水之外的淡水资源进行养殖。淡水养殖具有很多优势,其不但投资少,养殖品种灵活,而且淡水养殖生产比较稳定,风险比较小,并且养殖规模在鱼类养殖中占较大比例,因此具有比较成熟的淡水养殖方法与经验。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效益在不断提高,但在养殖户获得良好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鱼类疾病问题,困扰着广大养殖户。甚至有些流行疾病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很大冲击,给养水产殖户造成严重损失。文章针对淡水养殖业中常见的鱼类疾病进行分析,且重点分析了几种比较流行的病害,同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淡水养殖户提供参考。一、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水产养殖品种一直在进行着结构上的调整,然而鲤鱼仍然是北方鱼类养殖的主要类型。如何提高养殖技术,防治鲤鱼养殖中经常出现的鱼类疾病,是目前发展养殖业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鲤鱼养殖在技术上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指出了几种主要的常见的鱼类疾病及防治技术,并针对具体情况相应的提出了改善鲤鱼养殖效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鱼类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思路,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鱼类养殖有章可循;合理选择养殖鱼类种类,保障鱼类养殖科学适度;加强相关监督监管培训,不断提升鱼类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康哲 《农家顾问》2008,(10):51-51
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类最适pH范围应为弱碱性的水环境,淡水养殖一般要求pH在6.5~8.5之间,最适pH范围以7~8.5为宜。养殖池水中pH过高或过低均对鱼类生长不利,pH低于4.4则养殖鱼类死亡率达7%-20%,pH低于4则养殖鱼类全部死亡;pH高于10.4则养殖鱼类死亡率达20%~89%,pH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鱼类死亡。  相似文献   

15.
浅谈水环境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生活在水中,水环境中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这些水环境因素对鱼类养殖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掌握鱼类与水环境相互关系的有关知识,改善水质,达到鱼类养殖的最佳水环境,实现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王文彬 《新农业》2012,(3):56-57
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养殖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促进鱼类生长,这是养鱼水体中物质能量的复杂转化过程,是提高鱼塘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养殖实践中,经常看到一些养殖  相似文献   

17.
淡水养殖主要是利用池塘、水库等淡水区域来养殖鱼、虾、蟹、贝等经济性鱼类,淡水养殖的投资较少,养殖品种比较灵活,生产比较稳定,在鱼类的养殖中占的规模也比较大。文章结合我国淡水养殖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淡水养殖过程中鱼苗和鱼种对于鱼的生长和繁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鱼类养殖的经济收益贡献巨大。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鱼苗和鱼种的食性,鱼类的生活习性,以便于能够为鱼类的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当前,淡水养殖主要借助于水库或者池塘的淡水区来进行预、虾、贝等鱼类的养殖,在养殖鱼类中,淡水养殖的方式规模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结合我国农村淡水养殖的真实状况,本文分析淡水养殖出现效益降低的原因,针对相关原因提出有效的改善途径,从而为淡水养殖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鱼类养殖生产中,鳃部疾病是危害最严重的鱼病之一.鱼类鳃病的确诊及其对症下药,直接关系着养殖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鱼类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鳃病的诊治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