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生时间有区别猕猴桃伤流大致发生在3月20日左右,基本条件是日均气温近10℃,树体处于萌动时期。但溃疡病在春季旬平均气温0℃左右,病害即开始扩展,旬均气温10℃左右时,遇低温阴雨或扬尘有雾天气病害易于流行。一般情况下春季溃疡病多发生在伤流前,早于伤流。发病部位不相同伤流出现的部位是树体修剪后未愈合的剪锯口处,或绑枝拉枝时造成的新伤口处,其他部位基本不会出现伤流。溃疡病除了会发生在剪锯口和农事操作形成的伤口部位外,在主干、叶柄痕、皮孔、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树木病中,对猕猴桃最具威胁性的是猕猴桃溃疡病。猕猴桃溃疡病来势凶猛,传染力也十分可怕,很容易导致整个种植基地都受到危害,造成果实由于营养不良而畸形、发酸、品质低下等问题,使猕猴桃的售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主要研究讨论了在猕猴桃溃疡病高发的秋冬季节如何防范猕猴桃溃疡病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一种细菌性病菌—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该病害毁灭性极强,具有感染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致病能力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目前已对全世界猕猴桃产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笔者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状况、症状表现、发生规律、鉴定检测、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猕猴桃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和发现,详细介绍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症状、危害和传播途径以及致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的特征、分类和起源,分析了其可能的致病机理,并总结了猕猴桃的抗病性研究。基于目前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方法和相关研究发现,展望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和防治措施,提出采取预防致病菌传入、增强树势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眼下,浙江省各地各个品种的猕猴桃陆续成熟上市,一直到11月底,都是吃猕猴桃的好时节。俗话说:果子好吃,树难栽。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是一大难题。近日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省农技推广中心、杭州市及余杭区农业部门的专家、省内主要猕猴桃产区的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参观了杭州丰莹生态业有限公司综合防控猕猴桃溃疡病的技术示范区,并共同探讨了猕猴桃溃疡病的绿色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猕猴桃皮薄肉嫩,易腐烂变质,自然条件下只能存放5~10天,因此储藏对农户保产、增效有着重要意义。一、采收应科学用于储藏的猕猴桃果应是已成熟的硬果,已软熟的果不可用于储藏。猕猴桃果适合采收的标准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7%~8%,过早采收味淡、品质差,难以入口;过晚采收易软熟腐烂,无储藏价值。中华猕猴桃耐储性比美味猕猴桃差,特别是早熟中华猕猴桃极不耐储藏,自然存放仅在8~10天;美味猕猴桃可自然存放  相似文献   

7.
<正>红阳猕猴桃自1997年开始在金华市栽培,与传统绿色猕猴桃相比,红阳猕猴桃口味浓甜,香气浓郁,品质极优,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售价高,种植效益好,近几年在金华市的栽培面积逐渐扩大。但该品种极易感染溃疡病,此病是严重影响猕猴桃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应引起种植户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将溃疡病的发病症状、发生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该病以为害1~2年生枝梢为主,一般不为害根和  相似文献   

8.
正六、病虫害防治在常规防治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影响果实外观品质的病虫害,如柑橘疮痂病、柑橘溃疡病、柑橘树脂病、柑橘黑斑病、柑橘煤烟病、柑橘黄斑病及介壳虫、柑橘锈壁虱、柑橘黑刺粉虱、柑橘吸果夜蛾等的防治,以提高果面光洁度。生产上以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治。采收后或早春萌芽前结合修剪,将树上剪下的病虫枝、枯枝、交叉枝、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左右,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困扰,果实熟腐病、根腐病、蒂腐病、叶枯病、灰霉病、溃疡病、褐斑病、花腐病、根结线虫病和小卷叶蛾、桑白蚧、叶蝉、红蜘蛛等为常见病虫害。目前,在猕猴桃病虫害防治中"无药可用""滥用"等问题比较突出。专家建议,下一步要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开展联合试验,从而推进猕猴桃用药登记,确保安全用药和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樱桃咀嚼式害虫的危害特点是害虫取食时直接用口器啃食果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等器官,使叶片出现明显的伤口,给树体造成危害。用药物防治这类害虫时,宜使用具有胃毒兼触杀、熏蒸作用的药剂防治。这类害虫主要有黄刺蛾、舟形毛虫和金龟子类卷叶蛾类及棉铃虫等。黄刺蛾人工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将越冬茧剪掉烧毁。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6月份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其主要危害猕猴桃的主干、枝蔓、新梢及叶片、花蕾和花等部位,造成枝蔓枯死,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植株死亡甚至毁园。由于该病害具有适生范围广、发生迅猛、致病力强、难以根除等特点,可在短期内造成大面积树体死亡,是目前严重影响猕猴桃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作为一种无污染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的杀菌物质其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实验发现,将富含油酸与亚油酸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收获时正处于呼吸作用的高峰期,果实成熟后在常温下保存时间很短,一般5天~10天就难以运输了。所以,猕猴桃的保鲜贮藏技术是猕猴桃生产增值的关键技术。根据试验,以下几种方法对猕猴桃的保鲜贮藏是可行的。1.贮前措施猕猴桃达到生理成熟即可采收,但猕猴桃生长在不同地区,由于受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达到生理成熟的时期很不一致,采收时应考虑这些因素。(1)适时采收这是保证丰产增收的重要措施。若采收太早,则影响产量,果实也不耐贮藏,食用品质差,降低商品价值;若采收太晚,则果实有可能受到早霜的危害,而且过度成熟的果实会很快软化和…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采收后的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环节,但经常被果农忽视,因为其一,果实采收后,树体需要养分来供应枝条老熟、花芽分化、根系生长和营养储备,保证安全越冬及第二年葡萄发芽到开花前的生长。这些养分主要靠叶片光合作用制造而成。所以,葡萄果实采收后,应尽可能地保留好葡萄叶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让叶片制造更多的营养,供给"看不见"的生长。其二,葡萄采收后,容易出现霜霉病、黑痘病、褐斑病、蛀食枝蔓的虫害、叶蝉等危害,如不防治或防治不力,不但会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陕西省猕猴桃栽培发展迅速,沿秦岭北麓的猕猴桃产业带正在形成。种植猕猴桃效益显著(一般在5000~10000元,亩),然而笔者在生产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少果农缺乏科学防治病害知识,结果导致猕猴桃果园黄化病、褐斑病、溃疡病愈来愈重,严重影响了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3):81-81
春季大多数果树都容易发生流胶,尤其以桃树最为常见。发病部位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发病严重时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防治措施如下:(1)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修剪时尽量减少伤口,对大的伤口用5渡美度的石硫合荆涂抹:  相似文献   

16.
夏季修剪的目的是调节果树的生长势,使枝条布局合理,树体通风透光,并通过调控矿质营养、有机营养的时空分配中心,满足开花、坐果、花芽分化、果实生长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重点需求,维持树体生长、结果的平衡。夏季修剪的原则是因树、因枝修剪,轻剪为主;调整树体  相似文献   

17.
正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被誉为"水果之王""维生素C之冠",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既是鲜食佳果,又是多种营养保健品的重要原料,深受消费者喜爱。猕猴桃收获后,采用气调保鲜储藏技术,可延长货架期150~180天,能够满足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市场消费需求,并能显著提高猕猴桃的附加值。一、储前准备1.消毒预冷采收前半个月,清除库内酒等有刺激性的物品,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晚熟荔枝也将采收完毕,由于挂果较多,消耗了树体大量养分,为及时恢复树势,确保明年荔枝再获丰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采后管理工作。一、采后修剪及清理今年采后修剪正遇高温高湿天气,果树修剪后萌芽快,生长迅速,若重剪更新树冠后易因暴晒而致裂皮,故须注意正确的修剪时间、修剪对象和修剪方法。修剪是为让枝条的生长分布更加均匀,直接提升透气性和采光性,能够集中更多的养分促进秋梢的抽发,应尽量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溃疡病田间分布型分析-以“徐香”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经典的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以探明该病害的田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计算结果为C>1,I>0,m*/m>1,CA>0,K>0,说明猕猴桃溃疡病病株在大田呈聚集分布,分布的的基本形式为个体群。根据Iwao抽样模型,获得不同病情等级情形下猕猴桃溃疡病大田抽样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大田抽样数量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而递减。“徐香”猕猴桃大田溃疡病的序贯抽样模型为,并由此确定了该病害抽样的最佳样方大小。上述研究可有效提高调查抽样的效率,为提高该病害的田间调查的准确性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针对新疆南疆富士系苹果幼树越冬后常出现枝条缩皮干裂、失水干枯的抽条现象,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外界气候因素、树体内在因素、人为管理因素、土壤因素,从而提出树体保护、肥水管理、修剪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