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承德市中草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面积已超过50多万亩,黄芪种植面积以达到15万亩左右,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降低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影响了黄芪种植产业的发展。因此,摸清为害黄芪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为害程度,有效地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发生,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种植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蒙古黄芪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蒙古黄芪的大规模种植,规范种植技术,提高蒙古黄芪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团队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蒙古黄芪人工种植经验,总结黄芪野生到种植的发展历程及其适宜种植区域,系统的介绍蒙古黄芪人工种植技术:种子的处理技术、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技术;同时总结仿野生栽培技术及制定种子质量标准。指出目前黄芪种植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繁育体系,种植水平参差不齐及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应加快黄芪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破解制约黄芪种植业发展的难题,为黄芪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黄芪野生资源接近枯竭,人工种植雇佣人员工资的不断上涨导致利润下降,种植过程中提高机械使用比例,是降低种植成本、增加药农收益的有效途径,机械化种植黄芪的机械研制与技术配套现已基本成熟,实现黄芪种植机械化可增加黄芪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渭源县黄芪根腐病发病特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源县种植黄芪的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不断地扩大。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扩大,黄芪根腐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黄芪的生长影响极其严重。因此,有效防治黄芪根腐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黄芪根腐病的发病症状、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芪进行种植密度试验,选择出黄芪最佳种植密度,为我县黄芪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芪种植与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黄芪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影响。渭源县是一个传统农业种植县,黄芪种植区域广阔,本文以渭源县为例,就黄芪栽培的农业气象条件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为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按黄芪商品规格研究不同直径规格、种植年限、部位的黄芪切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黄芪[含量测定]测定方法进行.[结果]不同直径规格、种植年限、不同部位的黄芪切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变化差异显著.在种植方式、种植年限、采收时间基本一致的前提下,2年生黄芪统货切圆片的直径在0.4~1.2 cm,黄芪甲苷含量与其切片直径大小显著相关,随着切片直径增大含量显著降低;种植2年的黄芪甲苷含量明显较种植3年的含量低;黄芪芦头黄芪甲苷含量较主根低.[结论]该研究为保证黄芪药效和中药精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芪是康乐县近年来新兴种植的中药材,黄芪的地膜覆盖栽培发展较快,特别是采用幅宽120 cm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增产效果好,深受种植户欢迎。为探讨适宜覆膜黄芪的最佳种植密度,设置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康乐县黄芪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条件下,种植黄芪密度以株距19 cm(栽种密度219 405株/hm~2)产量较高,产值最高,收益最好。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的地理形势多样,中药材资源丰富,部分药材通过人工种植获得一定的数量,用于生产药品等方面,黄芪是其中一种中药药材,在不同的地区所生产的黄芪有着区别,黄芪的种植也在不同的地区分布,通过种植收获的黄芪可以通过销售获得利润,同时这种药材的用途非常广泛,所以具有很好地发展前景,但是黄芪的种植和销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使黄芪的利用率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以甘肃地区种植为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干旱半干旱的二阴地区黄芪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包括黄芪生产机械化情况、黄芪机械化生产的效益、黄芪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等,为干旱半干旱的二阴地区黄芪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芪是“十大陇药”之一,在陇西及周边地区均有较大种植面积,而大规模种植和连作等使黄芪种植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对目前陇药黄芪的种植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以根入药。近2年,木垒县开展黄芪人工移栽栽培试验示范,每667米~2产量达600千克。黄芪移栽种植管理技术简单,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采用规范化种植技术后种植效益较高。本文总结黄芪育苗移栽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为今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阴山北部黄芪种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业气候相似原理,通过对黄芪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在阴山北部地区推广黄芪种植的可行性。并结合引种对比、小区田间试验,对在阴山北部地区推广黄芪种植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阴山北部地区属黄芪适宜种植区,最佳播种期为早春或晚秋。阴山北部地域辽阔,多坡梁地,在该地区种植价值较高的黄芪草药,可起到固土护坡、防止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作用。建议扩大种植规模,加快发展山区经济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年限黄芪的耐盐性及抑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年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Bge.)种植土壤中盐离子的测定,研究了黄芪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的裸地相比黄芪对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种植黄芪后,0~80 cm土层除K+外,Na+、Ca2+、Mg2+、SO42-、Cl-等盐离子浓度和pH值都明显降低;种植黄芪可提高土壤的K+/Na+,使盐碱地得以改良.黄芪耐盐试验显示:有害盐分离子Cl-、Na+主要存在于两年生黄芪的根和茎中;Na+主要存在于一年生黄芪的叶中,而Cl-主要存在于根和茎中;且盐碱地黄芪叶片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高于较非盐碱地种植的黄芪.  相似文献   

15.
黄芪大棚育苗地膜栽培试验是对传统种植模式的创新,即用当年产种子当年秋季塑料大棚育苗,来年春季起苗地膜栽培,从而缩短黄芪生产周期1年,打破了传统种植模式,短期见效,效益明显,为黄芪种植探索出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黄芪大棚育苗地膜栽培试验是对传统种植模式的创新,即用当年产种子当年秋季塑料大棚育苗,来年春季起苗地膜栽培,从而缩短黄芪生产周期1年,打破了传统种植模式,短期见效,效益明显,为黄芪种植探索出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近年来临洮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中药材已经成为临洮县的优势特色产业,临洮黄芪每年种植面积在446.70hm^2左右,产值4.80万元/hm^2,总产值达2 144万元左右。随着市场行情的转变,黄芪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高产优质黄芪,总结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是黄芪栽培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长春地区北部目前以种植玉米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种植成本较高,效益逐年下降。黄芪生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适度发展黄芪的生产,能够产生明显的高效益,是切实可行的种植项目。文章介绍了全国黄芪的产地及特点,分析了长春的地理特点及适种黄芹的条件,详细介绍了黄芪的栽培过程,希望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民转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正>黄芪是一种中药材,草本,主根长而粗壮。黄芪在种植生产中以种子为主,其种子硬实率高,如何打破黄芪种皮硬实性,提高黄芪种子发芽率是黄芪种植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实践,总结出适宜当地条件的黄芪黑色地膜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砂壤耕地。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土质黏紧,低洼易涝的黏土或土质瘠薄的砂砾土,均不宜种植黄芪。前茬以麦类作物、马铃薯、油菜等作物为宜,不宜选择豆类作物茬口及重  相似文献   

20.
黄芪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人工种植黄芪是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途径。本文根据多年种植经验,从育苗技术、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黄芪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