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景电灌区节水制度建设情况,对灌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和农业、工业、城市等供(用)水结构方面的效益及灌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景电灌区的管理及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侯晓娴  肖生祯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23-124,126
通过进行景电灌区枸杞引种、丰产栽培等技术试验,总结出了景电灌区枸杞栽培的相关技术,并通过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景电二期工程是90年代初建成并全部投入运行的高杨程大流量的大型电力提灌工程,景电二期灌区面积50万亩,由景泰和古浪两个灌区组成.景泰灌区自上水受益以来,取得了显者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景电灌区用水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景电灌区水量管理系统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景电灌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景电灌区今后防护林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景辉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7):122-124+128
景电灌区的建设为当地农业灌溉工作提供了可靠支持,有助于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局限性问题,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景电灌区发展也面临较多的挑战,为解决发展难题景电罐区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体现景电灌区的价值,解决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本文将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在景电灌区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探索信息技术在景电灌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策略,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众多,因此粮食安全和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谓的节水型生态灌区,就是将水生态文明融入到灌区的建设中,以此为基础进行灌区建设的探索,并最终建设出自然、社会、经济和人和谐相处的复合型系统。笔者根据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情况分析,对其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技术方面对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节水型生态灌区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并对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灌溉用水管理是灌溉管理的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灌溉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农业产量的提高.在景电工程供水能力有限、灌溉面积逐年增加、需水供不应求、景电灌区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灌区的供需水矛盾,达到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是用水管理的关键问题.作者从分析灌区的主要矛盾入手,认为实施“六控制、二协调”措施,这是促进景电灌区用水管理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建伟 《新农业》2022,(7):83-84
本文以景电灌区为例,通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下沿黄灌区发展的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景电灌区是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提水灌区。灌区灌水计划的制定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景电灌区的基本概况、阐述了灌水计划的编制现状与水量调度管理情况,总结了目前景电灌区灌水计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量统一调度、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引大灌区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生态文明与水文化建设、现代管理与优质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灌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甘肃省景电灌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景电工程是一座大Ⅱ型水利电力提灌工程,有泵站43座,总装机25.97万KW,控制面积6.67万hm2,安置移民32万人,解决灌区4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与10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景电灌区水利用系数的现状为综合渠系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对景电灌区农业灌溉的影响,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本文在分析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对景电灌区灌溉面积、水价、水费结算、水费缴纳、水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在景电灌区的实施对策。结果表明,健全农业水价形成的机制、建立完善的用水补贴以及节水奖励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经济效益,为景电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灌区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是一项多梯级、高扬程、大流量的电力提水灌溉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其内容繁多,结构复杂,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笔者就景电灌区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实施策略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景电灌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骨干工程欠账较多,输水效率偏低;灌区配套不完善,信息化程度较低;灌区用水集中,调蓄能力偏低;土地规模化程度较低,田间高效节水潜力大;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亟待加强生态灌区建设;水价制度不合理,用水效益需提高;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现代化管理需求等问题,旨在为后期改造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景电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利用黄河水进行农作物灌溉,但近年来黄河水的断水期越来越长,该地区不得不重新规划灌溉方案,因此提出了景电灌区大水漫灌与滴灌转换的调整思路。本文阐述了景电灌区的灌溉现状,并指出景电灌区大水漫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景电灌区用水现状及实施水量分配的必要性,根据现状提出了分配方案和相关建议,旨在进一步推进景电灌区水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罗玉瑞 《甘肃农业》2011,(12):75-75,77
阐述了景电灌区管理的做法,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景电灌区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景电灌区用水管理中存在的种植结构比例失调,用水方式单一,节水措施不到位,实际灌水定额与设计灌溉定额严重超出,部分工程年久失修老化等问题,提出了景电灌区农业用水管理的相关措施,对于促进景电灌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