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蚜虫在西瓜田发生加重,主要以成虫及若虫群集在西瓜嫩叶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瓜苗生长停滞,苗期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枯死,同时还能传播病毒引发病毒病,导致植株出现花叶、畸形、矮化、早衰等症状。为有效防治西瓜田蚜虫,笔者选取  相似文献   

2.
<正>1.四棱豆病毒病病毒病是四棱豆的常见病害,分布较广,发生亦普遍,严重影响四棱豆的产量和质量。常见有花叶型病毒病,感病植株嫩叶皱缩,感病前已长成定型的叶片,不表现症状。发病与蚜虫的发生相伴而至。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正是露天西瓜伸蔓、开花期,近日持续的连阴下雨,对西瓜授粉和坐果不利,加上天气温度变化较大,西瓜病虫害发生比较普遍。因此,加强对当前西瓜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尤为重要。露天西瓜在20~25℃温度条件下,约经20~25天,节间伸长,植株匍匐生长,标志植株旺盛生长。此期生长点是生长中心,主蔓、侧蔓间尚无养分的转移,病毒病很容易发生。此期重点做好蚜虫、蓟马和病毒病的预防。防治病毒病可用病毒A或克毒宝  相似文献   

4.
1.蚜虫俗名腻虫。种类繁多,常见为害花卉的主要有棉蚜、桃蚜、菊蚜、蔷薇蚜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许多种花卉。蚜虫在嫩叶、嫩梢及花蕾上,刺吸组织内养分,引起叶片变色、萎缩、卷曲,严重时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图1)。蚜虫排泄的蜜露,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同时蜜露又是霉菌的培养基,易诱发煤污病等病害。此外,桃蚜又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毒昆虫。蚜虫危害较大,须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一、病毒病病毒病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叶色黄绿相间或发生畸形。蚜虫是重要传播媒介。田间管理粗放,高温干旱,蚜虫、跳甲发生量大或植株长势弱发病较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使用1.5%的植病灵500倍液或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喷2~3次。同时注意防止高温、干旱,苗期还应注意防治蚜虫和黄条跳甲。二、霜霉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先从外叶开始,叶面出现淡绿色至  相似文献   

6.
正苋菜生长健壮,病虫害较少,偶有病毒病、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和蚜虫、甜菜夜蛾等的发生,在农业措施上,可选用优良抗病品种,提高作物自身抗病能力,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实施轮作,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高温、干旱季节,覆盖遮阳网降温促生长,并在发病初期即采收上市。苋菜病毒病:注意防治蚜虫。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促植株早生快发,减轻危害。发病后,可选用  相似文献   

7.
<正>黄秋葵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生产中常受到病虫危害。在河北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蚂蚁、棉铃虫等。病毒病是黄秋葵生产上主要病害,成株期比苗期发病重。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细嫩叶片十分明显,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会使植株变矮、结实少或不结实。防治办法:不从病田留种、选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8.
<正>水芋病毒病水芋病毒病主要危害水芋叶片。主要由蚜虫传播,长江以南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病叶沿叶脉呈现出褪绿黄斑或条斑,扩展后呈黄绿相间花叶,严重的植株明显矮化,新生叶还常出现羽毛状黄绿色斑纹或叶片扭曲畸形。严重的植株有时维管束呈淡褐色,分蘖少,球茎退化变小。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施叶面营养剂(如叶面宝或0.1%~0.2%磷酸二氢钾等)加0.05%~0.1%黑皂或肥皂,或5%菌毒  相似文献   

9.
<正>油菜田害虫主要是蚜虫和小菜蛾,应注意及时查治。蚜虫长江流域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油菜叶背心叶、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危害。叶片受害后出现褪绿斑点,严重的使叶片卷曲萎缩,幼苗生长迟缓。嫩茎、花轴受害后畸形,角果受害后发育不良。适温、干旱会导致蚜虫大发生,连续阴雨天气不利于蚜虫繁殖。蚜虫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0.
<正>蚜虫是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俗称腻虫。危害草莓的蚜虫有多种,主要是桃蚜(烟蚜)、棉蚜(瓜蚜)和马铃薯长管蚜等。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其传播的草莓病毒病造成的危害甚至大于其直接为害。对于草莓蚜虫的防治,除了农业措施、物理措施、释放捕食或寄生性天敌等以外,药剂防治也不可替代。一、目前我国批准登记的草莓蚜虫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1.
<正>病毒病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对于病毒病,要加强对蚜虫、叶蝉等传播媒介的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同时拔除病株,对未发病的植株使用低毒的对口农药防病。目前防治病毒病的新型药剂有:  相似文献   

12.
(一)茶黄螨发生与危害茶黄螨虫体很小,肉眼看不见,但繁殖很快,在28 ̄32℃时,4 ̄5天繁殖1代,在18 ̄20℃时,7 ̄10天1代,一年可发生25代左右。主要在大棚温室内繁殖危害,其危害部位为植株顶部嫩叶,当嫩叶变老时,即由老叶转向新的嫩叶,因此又称为“嫩叶螨”。叶片被害后,背面变褐色  相似文献   

13.
1 为害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以成虫和若虫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顶叶嫩叶及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幼叶也被为害,造成叶片卷缩,发黄,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分枝及结荚的数量减少,百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4.
绿豆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发生危害情况 驻马店市绿豆病虫害较多,主要有叶斑病、根腐病、病毒病、豆野螟、蚜虫、豆荚螟、豆杆黑潜蝇、豆天峨、金龟子等10多种。近几年以绿豆叶斑病、根腐病、豆野螟、蚜虫对绿豆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5.
大豆蚜虫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黑河市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2000年的247万hm2,上升到2004年的593万hm2。大豆病虫害加剧,特别是大豆蚜虫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发生面积由2000年的41万hm2 上升到2004年的133万hm2。在大发生时,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 ~30%,重则减产50%以上,并且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1 田间症状豆叶被蚜虫侵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圆形斑,并不断扩大,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苗期发生严重时可使整株死亡。2 发生时间延长近几年来大豆蚜虫危害期出现明显延长现象,较常年……  相似文献   

16.
<正> 病毒病病毒病能通过种薯传播,是马铃薯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病毒为害主要有两种:一是皱宿花叶,由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混合浸染所造成。二是卷叶,由马铃薯卷叶病毒引起,病株下部小叶向上卷曲,病叶又厚又脆,变黄,植株矮化。马铃薯X病毒通过汁液擦伤传播,Y病毒通过蚜虫和汁液擦伤均可传播,卷叶病毒通过蚜虫传播。温度高时,病毒病发生较重。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及进行脱毒处理。选用无病毒种薯,田间  相似文献   

17.
首先应注意环境和盆内的清洁,不使其成为越冬蚜虫的栖生地。如发生少量蚜虫,可用毛笔蘸水刷掉,但不要损伤嫩梢、嫩叶。刷下的蚜虫要立即处理掉,防止蔓延。危害严重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乐果或马拉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  相似文献   

18.
 以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和其轮回亲本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顶部嫩叶的几个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叶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部嫩叶氮代谢受到一定破坏,引起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这对叶片成熟后光合作用是不利的。棉花顶部嫩叶受危害后,缩合单宁含量提高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LA)活性增强,表明棉花植株抵御盲蝽危害能力提高,但转Bt基因棉品系顶部嫩叶缩合单宁含量和PLA活性低于非转Bt基因棉品种;即使是绿盲蝽危害后的顶部嫩叶也均未达到非转Bt基因棉品种正常水平,这可能是导致转Bt基因棉盲蝽危害加重的原因之一。棉花顶部嫩叶受害后,非转Bt基因棉泗棉3号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升高;非转Bt基因棉品种受绿盲蝽危害后顶部嫩叶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不利于绿盲蝽的发生,而转Bt基因棉品系受危害后顶部嫩叶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不利于对绿盲蝽的危害控制,这可能是转Bt基因棉绿盲蝽危害重于非转Bt基因棉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油菜在冬季苗期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潜叶蝇、猿叶甲、黄曲条跳跳甲、蟋蟀等多种。蚜虫不仅吸食油菜汁液,还可传播病毒病,使油菜生产受阻,发黄或畸形,尤以暖冬年份蚜虫发生重,应严把防治关,可以减少由蚜虫传毒的油菜病毒病的危害。菜青虫、小菜蛾、猿叶甲、蟋蟀等啃食油菜嫩苗或叶片,造成缺苗,因此,抓好油菜冬期害虫防治是夺取油菜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棚栽嫁接西瓜地耕作层土壤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带毒情况,以棚栽嫁接西瓜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病株根部为中心按向边膜和相邻植株2 个不同方向分别采集植株根部以及距植株根部40、80 cm的表土(0~5 cm)、深土(与表土取样点相对应,距表土23~27 cm深),及取病地不同耕作方式后的土壤,进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LSA)检测以确定土壤的带毒性。结果发现:根围土壤带毒率检测中,健康株与隐症带毒株均不带毒,显症病株中,根部、边膜方向距根部40 cm和80 cm、相邻植株方向距根部40 cm和80 cm,5 个取样点的带毒率表土依次为100%、80%、70%、40%、20%,深土依次为80%、50%、50%、40%、30%;病地不同耕作方式后的土壤带毒检测中,西瓜—水稻—芋头未检测到病毒,西瓜2 年连作与3 年连作带毒率均高于90%,表土自然消解1 年、西瓜—水稻—西瓜、西瓜—蔬菜—西瓜、西瓜—蔬菜—春玉米、西瓜—蔬菜—水稻、西瓜—甘蔗—水稻的带毒率则依次为50%、42.86%、35%、30%、24%、20%。说明病株表土带毒率高于深土,离病株根部越近,或者病株藤蔓覆盖越茂盛,土壤带毒率越高;轮作对病地土壤中的病毒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