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的微生物农药研究起步较晚,但产业发展很迅速。如今,随着农药零增长和绿色发展计划的推行,绿色防控产品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国家对生物农药研发、市场准入、农药残留标准、化学农药使用限制、政府财政补贴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积极政策,以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坚持生物农药创新、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企业会更容易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微生物农药研究起步较晚,但产业发展很迅速。如今,随着农药零增长和绿色发展计划的推行,绿色防控产品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国家对生物农药研发、市场准入、农药残留标准、化学农药使用限制、政府财政补贴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积极政策,以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坚持生物农药创新、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企业会更容易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11月5日,第二届生物农药理论探索及产业化技术创新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周普国、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王凯学、广西大学副校长马少健出席会议。周普国肯定了广西近年来采取的农药减量控害和绿色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指明了今后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农业部办公厅印发《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指出,农业系统要扩大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范围,创新推进绿色防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大力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利好政策出台让生物农药企业为之一振,期望借此扭转生物农药长期以来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构建"生物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建设资源节约性和环境有好型社会的需求,也是生物农药产业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的一个平台。为此,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农药检定所等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全省重点农药企业等单位筹备组建江苏省"生物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7月7~9日,2017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种植企业、农药生产及植保机械等单位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大会以"绿色防控、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快我国生物防治技术和产品与有机绿色种植用户的对接,促进国内生物农药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日前发布公告,公开征集2015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农药与药械产品。一、征集范围及申报主体1.征集范围:适用于北京市主要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的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以及高效、低量、精准的植保器械。2.申报主体:国内外合法的农药或药械生产企业。二、产品遴选标准1.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和产品执行标准证三证齐全(进口农药无须提供生产许可证),药械已通过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青海省采取多种方式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和加强农药管理。如加强对农民规范合理使用农药培训;购置绿色防控所需的生物农药、粘虫板、杀虫灯等产品,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等新技术进行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安排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严格审查报送登记农药产品药效、残留等。据了解,长期以来,农民使用农药形成了一种习惯,觉得一种农药药效好,就会使用很长时间,导致的后果就是病、虫产生了很强耐药性,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2月7日,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发布公告,公开征集本市2016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农药与药械推荐产品。一、征集范围及申报主体征集范围:适用于该市主要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的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高效、低量、精准的植保器械以及理化诱控产品。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虽然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还不能完全脱离农药产品的帮助,但我国一直在想方设法减少农药使用,寻找化学农药替代品,生物农药以其安全无毒性正在快速发展,近日陕西生物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陕西省生物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杨凌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上格之路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等25家科技企业、研究机构自愿组成的联盟组织,旨在促进交流合作,提升扶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由北京植物病理学会、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社,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该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承办的"生物农药及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本次研讨会围绕生物农药开发、微生物资源发掘、植物病害综合绿色防控的方法与关键技术等热点问题作了深入讨论。此次研讨会特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庄文颖院士、中国农科院植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从四川省植保站获悉,为推进各地科学掌握、规范使用有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绿色防控效果和扩大应用面积,促进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该站于6月1719日在眉山市彭山县举办了"四川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由该站封传红副站长主持。培训班邀请了7位专家针对生态调控技术、害虫诱杀技术、天敌释放技术、植物免疫诱抗技术、生物农药控害技术、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13.
市场资讯     
农资发展生物农药要借势而起生物农药是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型药剂,是农药行业适应全社会绿色诉求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虽然近几年生物农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离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国务院近日通过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在2013—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要达到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农贸网)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论述了发展生物农药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农药,详细介绍了简明识别生物农药的方法和如何科学使用生物农药。提出了促进生物农药发展的建议……为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农药是农  相似文献   

15.
<正>为切实做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推进全省蔬菜生物农药补贴项目,日前江苏省植物保护站制定下发了《2014年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方案》,决定大力推广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努力实现全省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亿亩次以上。《方案》明确,2014年省级蔬菜生物农药补贴项目落实资金1500万,用于以生物农药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防控物资补贴。《方案》指出,紧紧围绕蔬菜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以实施省级蔬菜生物农药补贴项目为契机,开展以抗病品种选用、植株健身栽培等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近年来,我国土地流转步伐加快,消费者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监管法规对化学农药限制力度不断加大,新型种植主体大量涌现,生态有机种养植区、出口农产品企业、新型生态农庄和国家绿色防控基地等纷纷寻求生物农药解决方案,对生物农药和综合生物防治技术均存有在巨大且迫切的需求,生物农药备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登记生物农药有效成分50余种,从事生物农药原药生产的企业有161家,制剂厂家多达2489家。然而我国生物农药行业仍面临主导品种偏少、制剂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国家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7.
<正>要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农药使用零增长目标,好农药、好种子、好机械等三大要素一个都不能少。好农药减量控害的源泉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徐汉虹指出,农药减量控害首先是要把农药的使用量减下来,在减量的基础上又要把有害生物控制住,就必须要有好药。因此,要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的研发力度,要大力发展绿色农药产业。首先,要鼓励发展生物农药。由于生物农药具有用量小、防治效率高、安全环保等特点,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4月27日,从2015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上传出好消息,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总体上生物农药优势明显、势头强劲,市场前景光明。为鼓励发展生物农药,农业部门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并加大了扶持力度。首先,对生物农药的登记资料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减免,减少生物农药的登记成本,简化登记审批流程,鼓励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给予生物农药登记更多鼓励政策。微生物农药登记在残留试  相似文献   

19.
<正>近10年来,由于人们越来越注意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因化学农药的毒副作用及筛选新农药成本的不断增高,使得企业和研究人员开始注意研究开发具有高效、良好环境相容性和对人畜安全等优势特点的生物农药,使生物农药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但目前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敬请关注2015年第12期参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速效性、争夺市场,有些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不按产品标准生产,违法添加化学农药。还有一些农资经销商打着生物农药的幌子,盗用农药生产企业"三证",铤而走险生产销售假冒生物农药牟利。此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不仅侵犯了种植业者的合法权益,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也给生物农药产业带来严重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