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核鲜食葡萄是消费者喜爱的商品。为了改良植物结果和营养生长的各个方面,在葡萄中已广泛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GA3)是在葡萄浆果发育期间影响细胞分裂和增长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已在葡萄栽培中广泛应用。内源赤霉酸会促进无核葡萄浆果的早期发育。目前普遍担心环境污染,并且农化产品使用的安全标准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绿施达和3.8%苄氨·赤霉酸EC配制药液对烟草幼苗进行灌浇处理,2个月后测定其幼苗的叶绿素、MDA、可溶性蛋白、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和CAT、POD、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3.8%苄氨·赤霉酸EC与绿施达对烟草幼苗叶片内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PO D和CAT等生化指标都有积极作用,其中绿施达与3.8%苄氨·赤霉酸EC在浓度分别为1 400 mg/L、20 mg/L处理时效果相对更好,另外在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上的结果有些不理想,但总体来说,绿施达与3.8%苄氨·赤霉酸EC能够有效地促进烟草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九二○”(赤霉酸)是杂交水稻制繁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不育系穗颈伸长,解除包颈一提高柱头外露率、增强柱头活力等功效,可大幅度提高制、繁种产量。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制、繁种面积和“九二○”用量的增加,“九二○”供应较为紧张,并且价格昂贵,增加了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苦荞麦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红燕  王安虎  华劲松  杨坪 《种子》2006,25(9):24-26,29
苦荞麦种子经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浓度的溶液浸种,对出苗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用低浓度(1~100mg/L)的α-萘乙酸液浸种能促进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浓度过高(500mg/L)有抑制作用;较高浓度(100~500mg/L)的赤霉酸会降低出苗率,但能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干物质的增加;N6-苄基腺嘌呤降低出苗率,但能促进根叶生长;多效唑抑制幼苗生长的同时却能增加叶绿素含量,但低浓度(1 mg/L)多效唑液表现出促进幼苗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夏黑’葡萄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避雨栽培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和浓度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促进葡萄果实的膨大,而CPPU和TDZ对果实单粒重和纵横径的增大效果明显好于GA3。此外,使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降低。相较于GA3,CPPU和TDZ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更大。综合来看,‘夏黑’葡萄比较适宜在生产上采取2次GA3处理模式,建议在盛花末期施用25 mg/L GA3,10天后施用50 mg/L GA3进行蘸穗处理。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一类化学物质,一般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植物生长抑制剂3类。笔者总结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上的应用,归纳为促进生长发育、矮化植株并提高抗逆性、增加中药材产量、提高有效成分含量4个方面,进而简要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不当可能降低中药材活性成分含量、导致残留危害、影响中药材栽培环境等问题。并提出,从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检测方法与技术的开发、使用规范和残留限量标准的完善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为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依据,为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中药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农业部近期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份关于加强农产品添加剂管理的建议的答复中重申,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不大。农业部指出,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功能是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在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农药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只有取得农药登记证和生产许可后,方可进行生产经营,并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用药时期、用药剂量、施用方法、使用范围和安全间隔期。当前,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存在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许多企业开始尝试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的复配生产。而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使用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肥效,也能更好发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利用植物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试管开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银河 《种子》2013,32(2):16-18,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铁皮石斛的花期调控试验结果表明,不经低温诱导或者其他方法处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铁皮石斛开花。植物生长抑制剂PP 333能够促进花芽的起始和开花,但最高开花率仅为20.0%。本研究采用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6-BA)结合植物生长抑制剂(PP 333)来剌激铁皮石斛提前开花,以期为铁皮石斛花期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是受到各类激素调节和控制的,其中赤霉素的作用又是最为重要的。笔者在此一一简述如下: 促进植物生长赤霉素主要促进植物生长区细胞的分裂与伸长,而对分化完全的细胞没有什么影响或影响极小。例如:用10毫克/升浓度的GA3(赤霉素的一种,即赤霉酸)喷施苗圃中的杨树,结果其顶端一天能长高10厘米,比正常生长速度快5倍。草莓在采收前喷赤霉索,可使果实增大,特别是能使叶柄明显伸长,便于采收。同时切花生产也可利用赤霉素,刺激花束的伸  相似文献   

11.
<正>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合物。近年来,我国常用于苹果树辅助修剪的生长调节剂为发枝素、乙烯利、多效唑等。  相似文献   

12.
以黄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冠梨果实糖、酸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处理果实中糖、酸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一致。在花后60~70 d,IAA和GA4+7处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但果实成熟时,没有显著性差异。GA3和GA4+7处理蔗糖含量从花后100~110 d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成熟时,GA3处理果实苹果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NAA、IAA和GA4+7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中莽草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生长素在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主要包括: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及生长;促进细胞分裂、伸展和分化进而促进植物茎的伸长;促进花芽萌发及影响花的形态建成和衰老;促进果实的发育和单性结实,影响果实增大和果实成熟;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影响种子胚的形成等。除此之外还对生长素运输的生理特点、运输机制和信号转导机制等进行了梳理,了解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顶端优势、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向性反应、形态建成等方面。同时还提出了生长素在网络信号调控和各器官量的分配方面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毒,对人畜无害,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是使用成本最为低廉的一种。冬季由于气温低,昆虫活动基本停止,因此不利于大棚内蔬菜的传粉授精。而使用2,4-D则可有效防止大棚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作物落花落果。冬季温室及春播西红柿应用2,4-D,还可以提早10-15天采摘上市,改善茄果品质和风味,增加果实中的糖和维生素含量。2,4-D还可用于蔬菜的保鲜。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媒体和消费者比较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问题。为此,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陕西省植保学会常务理事、农艺师陈琳。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较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物质,又称为植物外源激素,一般通过人工合成或微生物发酵等方  相似文献   

16.
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及技术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和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夏大豆增产效果试验,夏大豆增产216~486kg/hm2,平均增产幅度为15.6%。三十烷醇、亚硫酸氢钠、784-1和ABT生根粉5号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其中又以三十烷醇的增产幅度最大,达21.1%。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的生理生态效应有:减轻单株空荚发生率;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增强大豆根部酶的活性,提高固氮量;促进大豆光合作用;减轻迎茬的危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适宜浓度分别为:三十烷醇0.5mg/kg、784-1200mg/kg和ABT生根粉5号5mg/kg。于播前拌种或在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洒,均是夏大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山东省威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研究人员近期成功建立了豆芽中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根据近几年全国各地监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查处的"问题豆芽"中通常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成分,即俗称"无根豆芽素""AB粉"的物质,主要成分为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等。用于豆芽发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生长促进剂,对豆芽的作用是促进豆芽茎部生长,而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多数是有机合成、微量分析、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以及现代农林园艺栽培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生产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80年代已有加速发展的趋势。从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据海外市场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全球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6-苄氨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土人参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土人参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其影响也不同.与ck对比,6-BA促进土人参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为2 mg/L; IAA、NAA和IBA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0、100、50 mg/L.其中,2 mg/L的6-BA对土人参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最好;50 mg/L的IAA促进土人参幼苗生长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通过化学合成或发酵等方法生产的、与天然植物激素有类似生理和生化效应的物质称之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国1997年颁布实施的《农药管理条例》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药而进行统一管理。目前世界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共有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