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海英  彭光浩 《土壤》2007,39(6):896-899
以生菜和青菜作为供试材料,在液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N素对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同时观测了叶面喷施两种低硝酸化剂的化控技术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素形态对生菜的生长和硝酸盐的积累影响显著,而对青菜的影响不显著;相同形态N素供应时,青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生菜中的含量,硝酸盐的积累取决于不同蔬菜品种的遗传特性.青菜和生菜叶面喷施两种低硝酸化剂对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生菜在TiO_2/ZnO纳米材料处理下LsAMT1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克隆LsAMT1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LsAMT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为54.36 k D,具有编码了一组植物的高亲和铵转运蛋白AMT1家族的保守特征序列:DFAGSGVVHMVGGIAGLWGALIEGPR,与菊科的刺苞菜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3%。LsAMT1仅在生菜根部表达,在生菜的全生长期,LsAMT1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生长中后期,纳米材料处理的生菜根部中LsAMT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与纳米材料的处理有一定的关联。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TiO_2/ZnO纳米材料影响生菜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生菜对全生长期连续光照的响应及品种差异性,在密闭式植物工厂内,以LED红蓝光为光源研究了水培条件下常规光照(12h/12h,NL)与连续光照(24h/0h,CL)对5种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光照(NL)处理相比,连续光照(CL)处理显著提高了除“大卫”外其它4种生菜的地上部鲜重,其中“绿罗”生菜增加幅度最高。生长初期连续光照(CL)处理下5种生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光照(NL)处理,但在生长后期,5种生菜两个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与常规光照处理相比,连续光照处理显著提高了5种生菜可溶性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以及其中2种紫叶生菜的花青素含量。除“绿罗”外,其它4个品种连续光照处理下的抗坏血酸总量均略有或显著升高,其中主要提高了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对脱氢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总之,全生长期连续光照能显著提高生菜的产量,促进可溶性糖和抗氧化物质合成;5个品种生菜对连续光照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其中“绿罗”的适应性最强;全生长期连续光照运用于植物工厂生菜生产对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珍珠岩、煤渣、河沙混合物为培养基质,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新型复合肥即生物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全有机复合肥对生菜产量、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产量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复合肥>对照(无机营养液)>全有机复合肥,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生菜硝酸盐含量为1375~3935mg/kg,以无机营养液最高,有机无机复合肥最低,3种新型复合肥较对照生菜硝酸盐含量降低37.9%~72.5%。生菜中Hg、Pb、Cr含量,除全有机复合肥处理Hg含量(0.0101mg/kg)和对照处理Pb含量(0.235mg/kg)略超标外,其余各处理3种重金属含量低于限量值且较对照降低20.8%~83.1%。复合肥各处理生菜中的Hg、Pb、Cr累积量分别占肥料总量的11.1%~63.0%、38.2%~78.7%和10.9%~53.5%。施用复合肥明显提高生菜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氨基酸螯合钙对结球生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最佳用量,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不同喷施浓度(0.05%、0.1%、0.3%、0.5% 和1%)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螯合钙均提高了结球生菜产量,0.5% 浓度产量最高,较对照处理增产16.27%;0.3% 和0.5% 浓度均提高了结球生菜维生素C 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喷施氨基酸螯合钙均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结球生菜全钙含量,提高范围为9.73% ~ 40.02%,0.3% 和0.5% 浓度提高了植株对磷、钾的吸收;喷施浓度0.5% 处理的结球生菜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显著增加了农民收益。综合比较,氨基酸螯合钙最佳喷施浓度为0.3% ~ 0.5%,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蔬菜体系中残留和滋生的多种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已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较严重的隐患,因此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十分迫切。生物质炭阻控与农业噬菌体疗法联用靶向灭活土壤–蔬菜体系中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为解决此类污染土壤问题提供了全新途径。本研究以自主制备的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携带四环素抗性基因tet W的大肠杆菌K12,携带氯霉素抗性基因amp C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污染农田土壤为盆栽用土,开展生菜土培试验60d。设置单独或同时添加生物质炭和接种广宿主型噬菌体(YSZ 5K)的不同处理,以土壤–生菜体系中K12、PAO1数量变化及tet W、amp C丰度消减程度表征联合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针对土壤–生菜体系中残留K12、PAO1和tet W、amp C消减程度变化,判断不同处理效果,依次为:BP(生物质炭与噬菌体联用) B(单独施用生物质炭)P(单独接种噬菌体)CK(对照),其中BP处理条件下,K12与PAO1在土壤和生菜叶片中数量较之对照处理下降了2.1~3.1个数量级,tet W和amp C丰度较之对照处理下降了2.2~3.3个数量级。此外,在BP处理条件下,生菜收获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和稳定性指数也得到显著提升,证明该联合治理方式是一种较为环境友好的修复技术。本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土壤–蔬菜体系中抗性致病细菌的残留风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管控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正式启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将试点构建30个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综合体,制修订相关标准200项,遴选命名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300个,按标生产培训5万人次,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协同推进机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全产业链的建设与优化将显著提高农业产业运作效率,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融合,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浙江省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浙江省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来构建浙江省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就如何将标准体系运用于蔬菜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蔬菜产业发展中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间作对气雾培生菜生长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生菜与樱桃萝卜间作和生菜单作模式下气雾培生菜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营养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生菜与樱桃萝卜间作模式下生菜地上部分硝酸盐积累的主因素。结果表明:生菜与樱桃萝卜间作有利于提高生菜地上部分鲜质量,促进生菜叶片的展开以及生菜植株根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等植株根系形态学参数的增大;生菜与樱桃萝卜间作增加了生菜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而对胞间CO2浓度无明显规律性影响;生菜与樱桃萝卜间作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生菜硝酸盐含量,随着气雾培时间的推进,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生菜与樱桃萝卜间作模式下生菜硝酸盐含量降低主要是由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增加导致的,并且营养液中硝态氮消耗量、铵硝比和锰消耗量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762和0.851。研究结果揭示了生菜与樱桃萝卜间作模式对气雾培生菜生长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并探究了该模式下生菜硝酸盐积累的主因素,为生菜与樱桃萝卜间作模式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辐照处理对鲜切圆生菜减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60Co-γ辐照技术引入到圆生菜的鲜切加工过程,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对圆生菜减菌效果及其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达到延长鲜切圆生菜贮藏期的目的.结果表明:辐照对鲜切圆生菜具有显著的减菌效果.辐照剂量≥0.68 kGy的处理对圆生菜细菌、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均有显著的杀灭效果.辐照剂量≤2.32kGy的处理,圆生菜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在5%水平上无显著影响;对圆生菜在贮藏期间Vc含量的下降起延缓作用,对其色泽、气味、质地和滋味、组织状态等感官方面总体可接受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0.68 ~ 2.32kGy剂量范围内的辐照可有效控制鲜切圆生菜中的微生物而不影响其食用和感官品质,货架期可达6d.本文探索了辐照保鲜在鲜切菜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可行性,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对生菜农药残留快速无损定性鉴别的可行性,该文通过采集180个生菜样品(3个浓度农药残留生菜,每个浓度农残生菜样本数为60,其中农药与水配比为1:500、1:1000、1:1200,即重度超标、轻微超标、标准农残)的荧光发射光谱,结合Savitzky-Golay(SG)、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ble,SNV)、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结合去趋势(standard normalized variable detrending,SNV detrending)、SG与SNV算法组合(SG-SNV)、SG与SNV detrending算法组合(SG-SNV detrending)对提取的荧光光谱进行预处理,基于全光谱、荧光特征峰值、小波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模型。其中,小波特征通过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以及预处理后光谱进行特征选择获取,分别采用 db4、db6、sym5、sym7作为小波基函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特征、荧光特征峰值建立的 SVM 模型预测集识别率要高于基于全光谱建立的 SVM 模型。以 sym5作为小波基函数,基于 SG-SNV detrending预处理光谱选择的小波特征建立的SVM模型取得最优的预测集识别率93.33%,最佳小波分解层数为4。结果表明应用荧光光谱技术对生菜农药残留鉴别是可行的,为生菜农药残留快速、无损检测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弱光条件下光质和光周期对水培生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光条件的人工光植物生长室中,设置两种不同红蓝光比例光质和两种不同光周期,水培盆栽红叶生菜(R)、绿叶生菜(G)和紫叶生菜(P),采收后测定3种生菜的生物量指标以及抗氧化物、可溶性糖等营养品质指标,以研究弱光条件下光质和光周期对3种叶色水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菜产量主要受光周期影响,营养品质指标受光质和光周期的综合影响。光照时间延长显著增加了3种生菜叶面积。绿叶生菜和红叶生菜单位叶面积鲜重在不同光质及光周期下无显著差异。紫叶生菜单位叶面积鲜重对光周期变化的反应则因光质环境而异。延长光周期使3种叶色生菜地上部鲜重提高一倍多,但3种生菜地上部鲜重受光质影响不显著。(2)延长光照时长对3种生菜营养品质的影响因光质而异。在红蓝1:2光质下,延长光照时长降低了绿叶生菜总酚和类黄酮相对含量以及抗坏血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红叶生菜花青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但降低了抗坏血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紫叶生菜总酚相对含量得到提高,但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在红蓝2:1光质下,延长光照时长显著提高了绿叶生菜总酚和类黄酮相对含量,抗坏血酸含量有所降低,红叶生菜总酚和类黄酮相对含量、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紫叶生菜总酚含量显著提高。说明在弱光条件下延长光照时长可以显著提高3种不同叶色生菜产量。在红蓝1:2光质下,延长光照时长使红叶生菜的花青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在红蓝2:1光质下,延长光照时长可以提高绿叶生菜和紫叶生菜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
温室植物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可为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为开发实时监测中的机器视觉技术,该文选定生菜为研究对象,从单株和群体两个角度构建生菜生长势图像检测法。采集自然光条件下生菜整个生命周期俯视及侧视两类序列图像样本,并同步人工实测生菜生长势的动态数据样本,探讨生长势的图像检测指标与人工实测综合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单株生菜,通过CCD相机获取其投影图像及水平面两垂直方向侧视图像。就投影图像分割,为提高算法运行效率,将图像由RGB模型转换到HSI模型并提取H分量图像,再运用自动阈值法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可测得单株生菜的投影面积。由于侧视图像背景较复杂,故联合使用K-means彩色图像分割法及伪彩色图像处理方法,获得生菜株高值。同时手工测量表达单株生菜生长势的叶片数、株高、x轴和y轴方向生菜植株的最大宽度、生菜植株某选定叶片的长和宽等6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中提取出总生长势信息。将该值作为因变量,图像测得的投影面积和株高值作为自变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概率均小于0.0001,除第4株生菜外,其余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80,说明模型极显著且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对于群体生菜,预试验发现其侧视图像难以准确表达群体生菜生长势信息,故只考虑投影图像,其分割方法与单株生菜侧视图像相同。从中可计算得到群体生菜覆盖指数,再手工测量并算得群体生菜体积指数,以体积指数为因变量,以覆盖指数为自变量建模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显著性检验概率均小于0.0001,且决定系数均大于0.89,覆盖指数较好地表达了群体生菜生长势信息。故用图像检测获得的生菜投影面积、株高、群体覆盖指数等三项指标表征生菜生长势一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植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其图像分割方法和数据统计方法也可为植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等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叶绿素荧光光谱的生菜硝酸盐含量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寻求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该文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叶片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研究。对比及分析500~550、650~715和715~800 nm 3个波段的叶绿素荧光光谱特征参数与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关系,得出650~715 nm波段的叶绿素荧光光谱特征参数与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决定系数R2为0.816,标准误差为0.147,以此建立的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光谱特征参数的关系;将同批进行试验的30个样本作为回归方程的校验集,进行模型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决定系数R2为0.752,表明回归模型对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为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内以水培奶油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运用光质及光强可调节的LED植物生长灯,以8:00-24:00照射强度为200μmol·m-2·s-1的白光为基础光(对照W),依次以强度为50(WG50)、100(WG100)、150μmol·m?2·s?1(WG150)的绿光取代相等强度的白光照射生菜,并测定生菜叶片生物量、形态、叶片数以及叶绿素、硝态氮、维生素C、可溶性糖、粗纤维和淀粉的含量,以探究绿光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LED绿光的供光策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50μmol·m-2·s-1的绿光处理下,生菜地上部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地上部干重较对照提高3.69%。(2)随着绿光强度的增加和基础白光强度的减弱,生菜地上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者均在WG50处理下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在WG150处理下达到最低,并显著低于对照(P<0.05)。(3)与对照相比,绿光处理均降低了生菜叶片中淀粉、粗纤维以及硝酸盐的含量,其中硝酸盐含量在WG50处理下达到最低。说明50μmol·m-2·s-1强度的绿光有促进生菜干物质积累以及提升生菜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都市农业灌溉用水,城市雨水对农产品食品安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深受关注。论文收集自然雨水(T1)、屋顶雨水(T2)和路面雨水(T3),静置沉淀后配置营养液进行水培生菜种植,测量生物产量、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营养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硝酸盐)和元素含量(Ca、Fe、Mg、Zn、As、Cd、Pb),结果表明:城市雨水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可以作为农业灌溉用水;雨水栽培生菜比自来水栽培生菜长势弱、产量低,路面雨水栽培生菜产量最低,单株干质量仅为3.57 g;雨水降低了生菜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了生菜根系活力,屋顶雨水生菜和路面雨水生菜根系活力分别为3.17和4.08 mg/(g·h),雨水栽培生菜的根冠比大于自来水生菜;雨水栽培生菜蛋白质、糖类和Vc含量不比自来水栽培生菜低,自然雨水生菜蛋白质质量分数4.97 mg/g,路面雨水生菜可溶性糖含量1.00%,路面雨水生菜Vc含量1.52 mg/g,分别为各项指标的最高值;供试生菜硝酸盐含量分别为5.62、5.48、6.04和7.04 mg/g,都超过了国家标准3.00 mg/g,这与试验采用1倍剂量营养液和采用硝酸调节p H值有关;雨水生菜有益元素Ca、Mg含量高于自来水生菜,Fe含量低于自来水生菜,雨水生菜总体品质略好于自来水生菜;自来水、自然雨水、屋顶雨水和路面雨水栽培生菜含As量分别为5.83、4.10、4.53和4.60μg/kg,含Cd量分别为0.76、0.78、2.59和1.37μg/kg,含Pb量分别为102.37、118.63、151.53和123.37μg/kg,远小于国家限量值,满足食品安全要求。总之,利用城市雨水作为都市农业灌溉用水,作物长势弱,产量低,但营养品质略好,食品安全,将城市雨水作为都市农业灌溉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选取9个不同叶色和叶形的生菜品种,以红蓝光比为7︰1的复合光(RBL)为光源,在植物工厂内对比白光(WL)进行试验,以探究红蓝复合光(RBL)对不同品种生菜(Lactuca sativa L.)的响应差异性及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白光(WL)处理,红蓝光(RBL)促进了绿色散叶生菜品种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P<0.05),但是抑制了其长势过旺;降低了紫色生菜品种后期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半结球和散叶生菜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P<0.05);抑制了所有品种生菜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提高了散叶生菜品种的ETR值(P<0.05);提高了半结球生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P<0.05);提高了绿色散生生菜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产量和干物率(P<0.05)。总之,红蓝光(RBL)对不同品种生菜生长发育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差异性主要与叶片离散程度相关,对绿色生菜品种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效果普遍优于紫色生菜品种。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以稻米品牌建设为中心,于2019年组织稻米全产业链涉及的加工企业、种粮大户、农资供应企业、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农技推广机构五个方面的主体共同参与,开展优质稻谷订单生产,并规范农资使用、技术应用、可追溯管理等过程.优质稻谷"五位一体"全产业链订单模式,是一种新型订单模式.金坛区稻谷订单生产取得的成效主要...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叶面硒肥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镉胁迫的改善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个镉污染浓度(1 mg/kg,Cd1;3 mg/kg,Cd3)和3个叶面硒肥浓度(0 mg/L,Se0;1 mg/L,Se1;3 mg/L,Se3),研究了不同浓度叶面硒肥对生菜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面硒肥的喷施可不同程度降低生菜对镉的吸收积累,较之Cd1+Se0处理,Cd1+Se1处理可显著降低生菜叶镉含量,降幅为26.29%;较之Cd3+Se0处理,Cd3+Se3处理下生菜叶镉含量显著降低49.05%。②喷施适宜浓度的叶面硒肥可不同程度提升生菜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Cd1+Se1处理下,生菜的CAT、SOD活性分别显著高于Cd1+Se0处理40.38%、68.71%,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44.48%;Cd3+Se3处理下,生菜的CAT、SOD活性较Cd3+Se0处理分别显著提升77.48%、51.70%,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48.90%。因此,喷施适量的叶面硒肥可明显提升生菜抗逆特性,进而有效阻控生菜对镉的吸收,其中土壤镉含量为1 mg/kg(Cd1)时,叶面硒肥喷施浓度以 1 mg/L效果最佳,土壤镉含量为3 mg/kg(Cd3)时,叶面硒肥喷施浓度以 3 mg/L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20.
用K-means图像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监测生菜生长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温室植物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可为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为开发实时监测中的机器视觉技术,该文选定生菜为研究对象,从单株和群体两个角度构建生菜生长势图像检测法.采集自然光条件下生菜整个生命周期俯视及侧视两类序列图像样本,并同步人工实测生菜生长势的动态数据样本,探讨生长势的图像检测指标与人工实测综合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单株生菜,通过CCD相机获取其投影图像及水平面两垂直方向侧视图像.就投影图像分割,为提高算法运行效率,将图像由RGB模型转换到HSI模型并提取H分量图像,再运用自动阈值法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可测得单株生菜的投影面积.由于侧视图像背景较复杂,故联合使用K-means彩色图像分割法及伪彩色图像处理方法,获得生菜株高值.同时手工测量表达单株生菜生长势的叶片数、株高、x轴和y轴方向生菜植株的最大宽度、生菜植株某选定叶片的长和宽等6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中提取出总生长势信息.将该值作为因变量,图像测得的投影面积和株高值作为自变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概率均小于0.0001,除第4株生菜外,其余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80,说明模型极显著且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对于群体生菜,预试验发现其侧视图像难以准确表达群体生菜生长势信息,故只考虑投影图像,其分割方法与单株生菜侧视图像相同.从中可计算得到群体生菜覆盖指数,再手工测量并算得群体生菜体积指数,以体积指数为因变量,以覆盖指数为自变量建模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显著性检验概率均小于0.0001,且决定系数均大于0.89,覆盖指数较好地表达了群体生菜生长势信息.故用图像检测获得的生菜投影面积、株高、群体覆盖指数等三项指标表征生菜生长势一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植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其图像分割方法和数据统计方法也可为植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等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