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媛 《种子世界》2013,(9):38-39
1播种期播种期防治重点是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g拌种100kg,可有效预防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80:800-1000的比例拌匀,堆闷2~3h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50~100):(500—1000)的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吸浆虫重发区,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30.45kg/hm2拌沙或煤渣375kg/hm2制成毒土,在犁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人土中。  相似文献   

2.
正地蛆是危害莲藕的主要害虫食根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发生盛期可以使用触杀性强的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如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等喷雾,直接杀灭害虫,但仍需用药防治幼虫。早春荷藕发芽前,幼虫出蛰始盛期至高峰期,排除田间积水,适当翻耕,用辛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使用“扫虫光”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探讨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安全性,以辣椒品种‘苗丰三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就“扫虫光”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处理前后辣椒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势、移栽后辣椒株高、主茎粗、叶宽、分枝茎长、花蕾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辣椒苗移栽时用“扫虫光”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浇灌植株或30 kg/hm2、45 kg/hm2、60 kg/hm2处理土壤对地下害虫均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处理过的植株生长正常,且处理后30天均未发现存活的地老虎、蛴螬和蝼蛄等地下害虫及其为害;移栽时用“扫虫光”500倍液浇灌植株,虽然对地下害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植株生长畸形;移栽时用“扫虫光”2500倍液、3000倍液浇灌植株或15 kg/hm2处理土壤均不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为害。综合考虑经济、高效和简便等因素,移栽时用“扫虫光”1000~2000倍液浇灌植株或30 kg/hm2处理土壤可广泛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受近期气温偏高、土壤墒情适宜等因素影响,今年小麦苗期条锈病、白粉病、地下害虫等在全国部分麦区有偏重发生态势。针对幼虫的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阿维菌素乳油、阿维·杀单微乳剂,对成虫的防治可用敌敌畏乳油、辛硫磷、甲基异柳磷。为了帮助  相似文献   

5.
洋葱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主要虫害:(一)地下害虫(地蛆、蛴螬)1.危害特点:地蛆、蛴螬常危害洋葱根及根茎部,常使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2.防治方法:实行2~3年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洋葱定植缓苗后用2000倍液辛硫磷药液或40%毒死蜱药液1000~1500倍液灌根以防止地蛆危害,撒毒饵防止蛴螬危害。  相似文献   

6.
蔬菜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蔬菜地下害虫危害严重,难以防治,造成了蔬菜缺苗、伤根、死苗,以至缺苗断垄的现象,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包括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根蛆、根结线虫、根蚜、根象甲、根叶甲、根天牛、蟋蟀等。其寄主种类复杂,多在春秋两季为害,主要为害作物的种子、地下部及近地面的根茎部。现结合本地实际,将蔬菜地下害虫的种类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超 《科学种养》2014,(1):33-33
<正>胡萝卜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常造成胡萝卜死苗断垄,还能增加畸形根的数量。现介绍其科学防治方法如下:1.播前土壤处理①耕翻耙耱。播前进行机耕,深翻耙耱,机械杀死部分土壤害虫,减少虫源;及时清除田间和地边杂草,消灭害虫滋生地。  相似文献   

8.
<正>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幼虫在土中危害根系,成虫啃食叶片并借助较强的跳跃能力迁移危害,严重的咬坏生长点,常对苗期蔬菜造成毁灭性危害。长期以来,对黄曲条跳甲主要依赖化学防治,采取地上地下相结合,叶面喷雾与灌根或撒颗粒剂相结合的办法。黄曲条跳甲世代重叠严重,地上部喷雾可以防治成虫,但无法兼顾土中幼虫、蛹和卵,过了药剂持效期,成虫会不断羽化出土危害。防治黄曲条跳甲幼虫等地下害虫的常用药有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毒死蜱对生态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设施菜地施用石灰氮对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通过设施蔬菜大棚休闲期撒施石灰氮防治根结线虫后,研究了其对芹菜土壤pH及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后,石灰氮处理芹菜根际土壤的pH高于对照处理,但均显著低于相应非根际土壤的pH;在对照和石灰氮处理中除石灰氮处理的真菌数外,其余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高于非根际土壤,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施用石灰氮后,芹菜根际土壤的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根际土壤增加了100%和65%,同时根际土壤的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A/F)和细菌数量/真菌数量(B/F)值显著增加。对照处理根际土壤的B/F,A/F值较非根际土壤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石灰氮处理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高于对照处理根际土,差异达显著水平。两个处理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也显著多于非根际土;施用石灰氮后,芹菜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较非根际土壤、对照处理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分别高出18.5%、49.2%、25.4%;芹菜的根系活力较对照高出了104%,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芹菜的产量,增产达到22.7%。结果证实了施用石灰氮能够改善感染根结线虫根际土壤的生化性状。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土传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所以一般选择药剂灌根和拌土两种防治方法。灌根处理灌根是将农药药液施于土壤表面或浅层,通过渗漏到达一定的土层深处后发挥药效。不过,由于灌根浓度梯度的存在,在最需要药剂发挥效力的深度,药剂含量则较少,而对病害控制起次要作用的表层,药剂含量却较多,并且表层还会有药剂沉积,使药效不能有效发挥。此外,灌根一般在根基部的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一、草害防治1.栽前土壤处理。在大蒜栽种前,每亩可选用48%氟乐灵(特福力)乳油100~125毫升、48%地乐胺(仲丁灵)乳油200~250毫升、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200~300毫升,对水均匀处理畦面。2.芽前土壤处理。在大蒜栽种后出芽前,每亩可选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50毫升、44%戊·氧·乙草胺乳油  相似文献   

12.
<正>中药材在种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因药田地下害虫蛴螬、小地老虎、金针虫、蝼蛄、根天牛类、根叶甲类、根蝽类等的危害,尤其是根及根茎类药材,因受其危害,造成药材植株严重生长不良,使得药材品质变坏,产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中药材地下害虫,是保证药苗生长健壮,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一、农业防治1.深翻土壤。在蛴螬大量发生地块,一般应抓住冬初翻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11.潜叶蝇类害虫:主要有豆叶东潜蝇(图15)危害大豆,美洲斑潜蝇危害丝瓜、菜豆等。防治方法:防治成虫,可选用5%氟虫脲乳油2000倍液。防治幼虫,在低龄幼虫始盛期,掌握在2龄幼虫期前,选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8000倍液,或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40%阿维·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  相似文献   

14.
甜瓜叶螨(红蜘蛛)是危害甜瓜的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出合适的防治药剂,特设不同的试验处理。本试验采用22.4%的螺虫乙酯(亩旺特)和阿维菌素乳油防治甜瓜红蜘蛛,结果表明:5%的阿维菌素乳油在药后第2天对红蜘蛛的防效就可以达到61.54%,而螺虫乙酯在药后第5天的防效达到72.73%。药后5 d起,螺虫乙酯对红蜘蛛的防效均高于5%的阿维菌素乳油,由此可知,阿维菌素防治甜瓜红蜘蛛具有速效性,而螺虫乙酯防治甜瓜红蜘蛛持效期较长,因此在生产中将螺虫乙酯与阿维菌素乳油复配使用,既可提高农药的速效性,又可延长药剂的持效期,有效防治甜瓜红蜘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主要抓住三个关键时期:整地播种期,主要通过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控制地下害虫和种传、土传病害;早春麦苗返青期,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和药剂,重点控制麦田杂草、麦蜘蛛及纹枯病的危害:小麦中后期主要针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麦穗蚜、吸浆虫等,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稻草还田对晚稻土有机氮素转化生物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秸秆还田量用于早稻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减少环境的污染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进行了0%、33%、67%、100%早稻秸秆覆盖翻耕对当年晚稻土壤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及氨化作用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年晚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大体上都呈一直下降的变化趋势;土壤脲酶活性呈前期增加、中期减少、后期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土壤氨化作用强度一直呈下降态势。经过分析评价发现,在晚稻栽培时,以早稻秸秆2500~5000kg/hm2翻耕还田较为适宜。经过稻草翻耕还田后,稻田土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实验来看,33%和67%稻草还田较0%和100%稻草还田更能改善稻田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灌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药液灌入植株根区的一种施药方法。可使用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等,按照使用要求将药剂对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装入喷雾器内(去掉喷头)或水壶内,再往植株根部浇(喷)灌。适宜防治地下害虫、根部病害(包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甘草根腐病1.症状。甘草根腐病主要危害根和根颈部,受害后地上部茎叶逐渐黄枯,根茎部成黄褐色至黑褐色凹陷溃烂。2.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几种镰刀菌。病菌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长期腐生,病菌借水流、耕作传播,通过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叉根分枝裂缝及老化幼苗茎基部裂口处侵入。地下害虫、线虫为害造成伤虫口利于病菌侵入。管理粗放、通风不良、湿气滞留地块易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一、草害防治1.播前土壤处理。在地膜西瓜播种前,每亩可选用50%萘氧丙草胺(大惠利)可湿性粉剂200~300克、48%双丁乐灵(地乐胺)乳油150~200毫升、72%异丙甲草胺(都尔)乳油100~175毫升,对水30升,均匀喷于土表,覆盖地膜后再播种。2.苗前土壤处理。在西瓜播种后出苗前,可选用50%杀草丹(草达灭)乳油135~165毫升、60%丁草胺(去草胺)乳油80~115毫升、20%豆科威(草灭平)水剂500毫升、72%都尔  相似文献   

20.
<正>北方某省农业厅在近期印发的《2013年全省小麦秋种技术意见》中,对认真搞好种子处理这一项的要求是:"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2%戊唑醇(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三唑酮(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