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需要,遵循有机食品发展规律和规划编制方法,系统探讨了区域有机食品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期限和目标的确定原则,研究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探讨了有机食品发展模式及其应包含的内容,提出了规划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规划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同时对规划的效益量化分析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绿色食品“十三五”主攻方向及推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充分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工作成效及经验,研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三五"我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以及2016年工作重点及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黑龙江-北京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暨年货大集"(简称"年货大集")于2018年1月25-29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3号馆隆重举行。2012年12月,黑龙江省在北京成功举办"黑龙江绿色食品展销周"活动后,为回应北京市民旺盛的消费需求,按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地是绿色食品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制定基地发展战略,对于确保绿色食品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黑龙江省情、农情和"绿情",在分析"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发展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及灰色预测模型,对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按目前的模式和速度发展,如不对畜禽排泄物进行任何处理,预测至2015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至警戒值以下;如果将70%的畜禽排泄物转化为能源、饲料、肥料等,预测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至警戒值以下的年份为2017年.因此,畜禽排泄物污染问题对于黑龙江省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畜牧大省仍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食品追溯体系以其特殊功能正逐渐成为各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重要内容。为强化我国有机食品的质量控制,本文基于相关的研究,并以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构建有机食品防伪追溯系统为例,阐述了我国有机食品防伪追溯管理的历程,并指出了我国有机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2013年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主要成效,提出了2014年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思路,以及确保绿色食品质量、维护品牌公信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巩固和保持有机食品竞争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及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开发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简要地阐述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概念及主要区别,同时对南京市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现状和 前景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近期发展成效与推进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2012年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主要成效,在分析目前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2013年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证后监管、产品认证和基地建设、品牌宣传与市场建设、体系队伍建设以及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统筹发展等方面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介了有机农业的起源、内涵和国外有机食品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阐述了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的战略意义,并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基于原子光谱的分析技术作为有机食品的确证手段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目前基于原子光谱技术的多元素及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在有机产品鉴定中的应用,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局限性,并建议以分析技术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更好地推动有机食品鉴别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该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和评估有机食品基地生态环境和风险源的方法体系。为有机食品基地的审核、复核,以及常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首先,构建有机食品基地及其缓冲区内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由于有机食品基地内与有机食品基地缓冲区的监管目标不同,因此,构建了有机食品基地内外差别化的分类体系,分别描述有机食品基地内的结构及功能分区,以及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与风险源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机食品基地遥感监管指标体系,并建立有机食品基地风险评估模型。最后,以吉林某有机食品基地为示范区,应用本研究的方法体系对该有机食品基地的生态环境和风险源进行了遥感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有机食品基地总面积为462.17 hm2,基地规模满足考核管理规定要求。其中,种植区面积461.16 hm2,占有机食品基地总面积的99.78%。种植区中,农膜种植区面积16.22 hm2,占有机食品基地总面积的3.51%,为进一步监管农膜回收提供数据支持。此外,该有机食品基地周边1 km缓冲区内发现风险源1处,为小型工矿企业,面积为1.95 hm2,经计算,该有机食品基地的生态环境风险指数(organic food bases risk index:OFBRI)为0.26,风险源面积与有机食品基地面积比值为0.42%,因此,风险等级为五级,风险程度较小。经应用示范,证明该研究方法是对有机食品基地进行监管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概念,全球有机食品的发展情况,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推动市场与销售,执行标准与法规,有机食品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有机食品体现了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保护的全新理念。当前,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有机食品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未来食品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随着有机食品的兴起,其质量安全管理及认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认证是保障有机食品安全,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针对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及认证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2014年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推进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2015年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思路,以及2015年在标志许可、证后监管、品牌宣传、产业发展、体系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及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有机食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现状,污染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及面对国际上的“绿色壁垒”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是现实的必要选择,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我国发展有机食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简述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并分析了该省实施的“畜 沼 果 渔”、“果 草 牧 菌 沼”、“南方庭院经济”、“有机食品开发生态工程”和“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利用”5种典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特点与效益 ,并提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环境 的恶化和资源的短缺,人们 对工业污染物及药物残留通 过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 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绿 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已经成为 人们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 都在推出有各自特色的生态 食品、自然食品、健康食品、 有机食品等所谓安全食品, 我国也相继推出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等既 兼顾中国国情又与世界经济 接轨的国家认证食品。同时 我国政府也把发展绿色无公 害食品,列为"十五"期间的 重点工程,并于2001年在北  相似文献   

19.
《南方农业》2011,(5):63
秀山县打造重庆市高端猕猴桃基地取得重要突破。一是种植基地达到3.7万亩,其中种苗基地100亩、科技示范园100亩。二是通过土地入股模式组建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30个,带动5600余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基地务工实现万元增收。三是全市首个1.8万吨猕猴桃冷藏库项目即将投用,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建设顺利。四是成功开发第三代高端猕猴桃,2000亩核心基地取得国家有机食品基地认证和猕猴桃产品有机食品认证,"信祥"牌红阳猕猴桃被授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对"藕-鱼"、"菱-鱼"共生种养结合模式下莲藕、南湖菱生长发育、品质及食品安全性的比较,研究了不同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生蔬菜的生长发育、品质等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洼田湿地农业"藕-鱼"共生种养结合模式莲藕的生长发育、产品商品性较单种藕对照有所提高,"莲藕-鲫鱼、黄颡"、"莲藕-黄颡、泥鳅"和"莲藕-乌鳢"3种种养模式较单种对照莲藕叶片长增加1.2%~38.2%,叶片宽增加-8.6%~30.9%,叶柄长增加10.1%~33.2%;莲藕的产品商品性较单种对照明显提高,全藕重较单种对照增加19.0%~77.8%,最大藕节重增加22.0%~77.5%;营养品质中,3种模式种养结合后莲藕产品淀粉含量较单种藕对照增加23.3%~34.0%,"莲藕-鲫鱼、黄颡"和"莲藕-黄颡、泥鳅"两种模式中粗蛋白含量分别较单种对照提高5.4%和47.3%,氨基酸总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1.3%和48.7%,但"莲藕-乌鳢"模式中,莲藕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较单种对照略有降低。"菱-鳖"种养结合模式中,虽然南湖菱的营养品质较鱼塘单种菱对照略有下降,但南湖菱的生长发育性状和商品性均有提高,"菱-乌鳢"种养结合对南湖菱生长发育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产品商品性、营养品质较对照也均有所提升。"植-鱼"共生种养结合,对莲藕和南湖菱的食品安全性指标包括农药残留以及有毒重金属含量等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