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一年又过去了,看着那些同行们为了要账东奔西跑,吃饭的心情都没有,内心突然涌出来一阵悲伤,笔者忍不住想问:做农资,到底是做的什么?写过一些关于不赊销的文章,很多农户看到后就不乐意了,说,你不赊别人赊,离了你难道还就用不上农资了?难道你种地依靠的就只是农资?你以为赊销给你农资的那些人都是慈善家?他们赊出去的钱是不要利息的?笔者不建议农民去喜欢赊销的门店买农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既然把农资赊销给你,一定会把利息计算进去,民间借贷的利息大家都知道,差不多是两分钱,所以到最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名农资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闫老板对如今的种植大户是深有感触。对农资销售者来讲,遇见种植大户前来购买农资,就意味着销售量直线上升。毕竟他们需求的农资比较多,所以,以前看到有种植大户找上门来,就像财神爷进了门一样,又是沏茶、又是递烟、又是请吃饭的,生怕哪一点做得不好,就把种植大户给得罪了,不用你的农资了。既然是种植大户,资金投入都比较大,购买农资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过去的农资界很是盛行赊销,普通老农民都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农资零售商都表示,现在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如今的农资产品销量不高,越来越不好卖,客户赊账的情况严重,而且每年的货品赊账很难回收,收益越来越不可观。这样的现状似乎与大市场的发展趋势相悖,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相对宽松,有规模的种粮大户得到大力扶持,小户、散户减少,田地集中度增加,作为农资商只需要把握住农田大户,应该就能保证销量,为什么会有生意不好做的反馈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市场发展和信息发展的步伐。从前信息技术落后,农户对农资产品的需求主要靠本地农资店来满足,随  相似文献   

4.
正听朋友讲了一个事:他推荐产品给老客户,客户不愿意做。于是他又找了另外的客户,人家卖得还不错,赚了一点钱,这下原来的客户不干了,又是指责又是质问,好像他做错了什么一样。唉,这完全是被惯坏的客户,自己不做还不让别人做。农资人,别惯坏了你的客户!之前一直是赊销,还要把赊销的肥料给人送到地头,等着人家丰收了,卖粮了心情好了再给现金。今年生意不好做,不想继续投入太多,于是决定不赊  相似文献   

5.
<正>许多农资经销商都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特别是基层零售商,更是觉得生意每况愈下,举步维艰。如果还把今天市场的混乱归罪于窜货、赊销等原因是不对的,这些只是表面现象,非根本原因。市场现阶段表现出来的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最后必会淘汰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弱者,从事农资经营的人要有危机感。大户增多近几年农村种植模式最直观的变  相似文献   

6.
<正>在很多人看来,农资店就是卖农资的地方。那么,每家农资店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其实客观上来讲没有多大区别,农资店里的农资大都是"你有我有人人有",价格也相差无几。那么,为什么生意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呢?笔者以为,文化差异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农资店的文化营销做得好,效果就会不一样。所谓"文化营销",就是嫁接文化氛围,开展针对性的文化营销。农资店应充分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光阴荏苒,2016年眨眼已过半年。生意难做,门店难开,在基层农资经销实体店"左也难、右亦难"的窘境中,如果给你出一道选择题:"店主,你会‘卖’吗?"你会觉得可笑吗?这道选择题来自前些日子几位农资实体店老板的聚会。在老板们的互相交流之中,无不是论及生意经的话题。"买卖生意"之间,他们不约不同地提到"卖"。那些生意做得好的、盈利可观的实体店主做活了"卖"这道题。而对于营销滞后、生意清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有零售商跟笔者反映,有些供货商直接跑到他们的地界来卖货了!年还没过完,但市场却快没了,重点是,来抢市场的人还是自己上流供货的农资商。除了这种直接来抢市场的,还有拖款不结算的,只为了能够一直经销下去。当然,还有压货……如果这样下去,农资生意该怎么做呢?如果哪一天和你长期合作的供货商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合作人,不和你合作了,你又该怎么办?是不是想想都很可怕。所以,一定要打造个人IP,也就是个人的品牌形象,而不是让种植户只留  相似文献   

9.
正一最近,有个朋友向笔者抱怨现在生意很难做。他现在做的是统防统治,他把什么产品卖火了,他的邻居就窜什么货,而且他的邻居还销售一些价格非常便宜的产品。对此,他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从生意的角度讲,笔者认为他的邻居并没有做出很过分的事。说实话,只要对方不强买强卖,不动用武力搅乱你的生意,其他的都可以去做,因为做生意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笔者有一个做农资生意的朋友,刚开始的时候,十里八乡都知道他是"窜  相似文献   

10.
正近些年大家都在感慨农资生意不好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上演,经销商产品利润越来越低,赊销现象依然存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农资零售商也觉得农资生意真的没法做了,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压力却很大,比以前投入的精力都要多,真的是在赚辛苦钱!那么,农资零售商还能走多远,路在何方,未来是否会消失?大浪淘沙,我们知道竞争的结果必然会淘汰部分门店,这是市场竞争的必  相似文献   

11.
正经常有人问笔者,做农资有没有什么秘籍?这里有几个故事,是笔者以前亲身经历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一、懂技术,腿勤快笔者有一个朋友在山东寿光做农资零售,生意做得不错。笔者当时问他,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他憨厚地说:腿脚勤快点就好了。农户地里有了问题立即出现去解决,如果是一些自己搞定不了的问题就赶快找人帮忙解决。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自己诚心诚意给他们干事,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相信自己的。加上他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人在哪儿,生意就在哪儿。目前,微信活跃用户近4亿,难免让各行各业的朋友都垂涎三尺,想过来分杯羹。那么,农资行业适不适合做微营销呢?请业内的朋友认真思考和调查一下:你的用户有没有开始玩微信?这些玩微信的用户,有没有开始通过微信来获取农资行业的相关信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赶快去做吧,用户今天通过微信获取信息,明天就有可能通过微信进行购买;如果是否定的,也赶快去做吧,至少你还能占领先机,得到行业先期的用户红利。  相似文献   

13.
<正>"你们这里的农资怎么卖这么贵啊?""这是品牌连锁店你不知道吗?""刚才我经过一个农资店铺像类似这种抗倒伏的麦种一斤卖2块多,贵店要3块多元?""是的,你说的没错。""能再便宜些卖吗?""哪里便宜你就去哪里买吧,想便宜今后就不要到我们这样的品牌店里来!""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真噎人!""我说的都是实话啊……"导购还没有解释完,顾客却咕噜着嘴生气地离开了农资连锁店。这是某品牌农资连锁店销  相似文献   

14.
正前几天笔者和几个包地的朋友聊天,他们说我:你们搞农资零售的,不就是倒腾农药化肥种子的吗?为了赚钱,啥赚钱卖啥!倒腾农药化肥种子的?你们都是这样认为我们农资零售商的吗?那我告诉你:你可能遇到了假的农资零售商!什么是真正的农资零售商?他们会因为你一个电话,饭都来不及吃,就把货给你送到家里;当你说地里有病叶子了,他们会跑得比你还快。什么是真正的农资零售商?他们会  相似文献   

15.
正欠账这个东西,看你如何对待。用好了,可以快速抢占市场,用不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不想欠账,绝对不是张嘴说不欠就可以不欠的,是需要付出很多艰辛的。今天,笔者便给大家讲述一则励志不欠账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刚开始回去做农资的时候没有客户,为了把生意做起来,就是靠赊销;因为赊销得太多,没有控制风险,以至于有一年烂账很多。他一生气,决定做到不赊销。为了不做赊销,他制订了以下改变:(1)产品降价;(2)提高技术整体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知道赊销一直是农资界的普遍现象,但是对于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宝泉岭农场农资零售商洪水猛兽般的赊销现象还是感到触目惊心!走访了这两个地方20多家零售店后,笔者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赊销就意味着下滑甚至关门。少的一年赊上百万,多的上千万,而且没有一个保证能百分之百要回来欠款,没有一家能保证没有"坏账",更没有一个人敢说坚决不赊。每个零售店对赊销都是深恶痛绝,可是陷入了这  相似文献   

17.
<正>赊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农资市场,作为一种争夺客户的策略,曾让许多经销商趋之若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经营日趋规模化、农资经销模式被逼转型的大背景下,赊销还能被视作农资经营的"商战宝典"吗?现状:"馅饼"乎?"陷阱"乎?"2003年之前,我们本来是不赊销的。后来,一是看有些经销商和农户确实资金困难,心里又舍不得丢掉这批客户,就开始赊销给他们了。竞争这么激烈,为了多点客户,不赊销难做成生意。"湖北南障县种子大厅负责人陈芬谈起赊销,又爱又恨。  相似文献   

18.
正每当你面对堆积如山的货物时,或许会扪心自问:"客户为什么不卖我的货,是我的货不好吗,是我的货价格太高吗,是我的推广存在问题吗?"种种疑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笔者分析,客户不卖你的货,或许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一、因为他对你不了解客户为什么要卖你的产品?因为你的产品好吗?别人的也不差。因为你的产品赚钱吗?难道别人的就不赚钱?在竞争激烈的农资市场中,我们去推广碰  相似文献   

19.
<正>赊销,这在当前的农资销售中是普遍现象,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从农民到乡村级零售商、县级省级经销商、大的代理商一直到厂家都被裹挟在其中,形成一个挣不脱甩不掉的循环链条,斩不断理还乱。业界只要一提起赊销,更是讨伐声一片,但实际销售中大多数人还是在不停地赊销,为什么表里不一呢?笔者试从零售商和农民的角度来做以简要分析。农资零售商不得不赊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越来越多的厂家,感觉货铺不动了!当下,农民种地的热情不大了,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感觉货卖不动了!农资人的每一年都好像是特别煎熬的一年,也是特别迷茫的一年,很多人都在思考,农资这行还能干多久?还能活多久?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农资经销商究竟该怎么做呢?1.产品多而全不如抓住几个盈利单品现在农资市场并不缺少产品,同类产品一抓一大把,但大部分都是毫无竞争力的大路货,想要农资生意做稳做大,除了质量要有保证之外,还要经营自己的特色产品,然后把它当做重点盈利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