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物安全隔离区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提出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新模式,主要阐述了凯里市的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应用情况,以期为山地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2012年将在首农集团启动建设首个家禽生物安全隔离区,共建设17个生产单元,包括华都肉鸡6个生产单元、峪口禽业5个生产单元和金星鸭业6个生产单元。生物安全隔离区一旦建成,可实现区域内畜牧生产、疫病控制和养殖环境标准化管理,发生人畜共患病疫情时,生物安全隔离区便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3.
生物安全隔离区划管理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疫病管理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本文探索在肉鸡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中,如何以风险分析结果为依据,科学合理控制风险控制点,合理布置肉鸡养殖单元的各功能区,标准化建设生物安全的基础设施,以满足生物安全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2003年OIE提出了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新模式"生物安全隔离区划"。在2005年6月关于"生物安全隔离区划"条款的修订获得通过,并载入了2005年《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与传统的地区区划不同,生物安全隔离区划是以动物生产企业为核心和基础的,即通过建立共同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采取严格生物安全措施和良好饲养操作等手段,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虽然生物安全隔离区划的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但作为一种新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泰国率先在本国肉禽养殖业中实施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宁夏区域区划及生物安全隔离区划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中国持续流行,H7N9病毒感染人类出现新的疫情特征,需要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针对疫情点多面广、H9亚型泛滥重组和交叉感染带毒等特点,应做到依法处置疫情,加强家禽企业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谨慎使用疫苗,完善监测系统和兽医管理体制。结合禽流感最新疫情流行特征,对中国禽流感防控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定义及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必要性。通过从微生物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2实验室)环境设计,内部质量控制即检验人员的素质、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控制、标准菌株的保藏,外部质量评估3个方面对食品中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依据的标准及技术规范进行归纳、整理、解读,以期能对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植物检疫实验室实际具体工作,阐述了国内外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与管理现状、国内外植物检疫实验室建设现状、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针对目前国内植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及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建设单位技术基础、建设内容、监管程序和检测技术流程、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等方面论述了在上海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规模养殖场和无疫小区生物安全体系,该文对规模养殖场和无疫小区的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施建设、生物安全计划、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等关键因素进行探讨,针对性提出建议和策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安全体系建立方案,以期为规模养殖场和无疫小区的动物疫病净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高速发展的转基因技术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作为从事转基因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做好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列举了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依据,从切实提高三大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加强转基因试验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机构体系运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机构体系是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系统回顾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机构在布局、条件建设、质量认证、运行模式、检测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全面总结了检测机构在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监管、安全评价、标准研制、风险交流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深入剖析了检测机构在地域分布、质量法律意识、运转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从完善机构布局、提升质量法律意识、提高运转效率、构建网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传染病防治、生物入侵等生物安全相关研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为实验人员免受病原感染和防止病原泄露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依据生物质的致病性、毒性大小、感染源范围、传染性、传输性、稳定性、诱导过敏性等危害程度的不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等级共计分为4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为三级和四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被称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用于开展高致病性、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研究,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诊断、监测及防治技术研发,潜在烈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储备性先期研究,以及专门人才的培养培训等,其中的移动式高等级(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还可用于应对突发生物安全威胁事件;此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美欧等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军事研究等方面,包括"大健康"计划、生物两用技术的研究以及烈性传染病实验室应急救治专业技能培训等,发挥了战略作用。在当今传染病传入风险高发及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作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以及科学研究支撑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平台,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我国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管理、设施装备研发等方面都亟待加强。本文简略介绍了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就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高发的大背景下国内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生物安全领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目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传染病防治、生物入侵等生物安全相关研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为实验人员免受病原感染和防止病原泄露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依据生物质的致病性、毒性大小、感染源范围、传染性、传输性、稳定性、诱导过敏性等危害程度的不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等级共计分为4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为三级和四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被称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用于开展高致病性、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研究,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诊断、监测及防治技术研发,潜在烈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储备性先期研究,以及专门人才的培养培训等,其中的移动式高等级(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还可用于应对突发生物安全威胁事件;此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美欧等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军事研究等方面,包括“大健康”计划、生物两用技术的研究以及烈性传染病实验室应急救治专业技能培训等,发挥了战略作用。在当今传染病传入风险高发及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作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以及科学研究支撑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平台,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我国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管理、设施装备研发等方面都亟待加强。本文简略介绍了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就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高发的大背景下国内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生物安全领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目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41(12):2642-2647
生物安全事件是诱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隐患,加强生态生物安全管理,提升法治化水平,是应对环境生物安全的关键。我国环境生物安全法治化建设起步较早,外来入侵物种等领域法治化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法治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与标准化建设,提高技术应对能力,并将成熟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上升为法律制度。应系统梳理分散在各部门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修改完善,编撰生物安全法典,将环境生物安全法治化推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规模猪场的烈性传染病是养猪产业的大敌,为了提供预防、控制规模猪场的烈性传染病的关键办法,杜绝烈性传染病在猪场的发生、传播和流行,笔者从生物安全防护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探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与规模猪场安全养殖的关系的课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保护我国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作为禽肉生产和出口大省,有黄羽鸡占最大比重、水禽和乳鸽产量高的产业结构特点,出口量每年都有小幅增长,占全国出口量的20%~30%。广东禽肉出口面临着出口市场狭窄,冰鲜冷冻禽肉全部只能出口到港澳地区;出口产品结构单一,深加工制品占比只有15%左右,远低于全国50%左右的水平;水禽及其产品和乳鸽出口数量少,没有占据应有的份额;出口受疫情疫病的困扰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广东省业界和相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扩大产品类型,丰富产品结构,成立行业协会,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养鸡场的生物安全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总结了养鸡场生物安全内容,包括鸡场环境控制和设施建设、检疫与隔离、加强消毒净化环境、加强饲料和垫料的管理、无害化处理、实施群体预防、防止应激、科学免疫接种、做好灭蚊蝇灭甲虫灭老鼠和防野鸟措施、建立各项生物安全制度等方面,以期为养鸡场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播前准备1.1严把隔离区关彩糯玉米由隐性基因控制,如果和普通玉米或其它玉米串粉,就会变成普通玉米。隔离区严格控制在东西800m、南北500m的范围,避免因隔离区不安全而与同类作物发生生物学混杂。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家畜疫病流行情况,从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家畜流通环节的生物安全风险以及跨区域疫病控制机制3个角度,分析造成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提出如何建立生物安全网络体系,并从疫病防控及其净化2个方面探讨生物安全网络对于推动畜牧业良性发展所具有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