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全区沙化最集中和严重的地区,占全区沙化土地面积的30.9%。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沿线山体沙化区处于"一江两河"的拉萨河重要区段,是拉萨市的窗口和门户区,也是藏民居住与活动的密集区域与重点区域。通过调查该区域沙化土地现状、成因和危害,分析沙化土地治理条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地沙化严重威胁全球民生安全,严重制约全球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分析了辽宁省近几年来沙化土地治理对策及成效,望为其他地区沙化土地治理及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闫平  曹雁 《吉林农业》2010,(12):62-63
榆林地区土地沙化仍然未得到彻底的治理。目前沙化土地面积累计达2.44万km2,占榆林风沙源区土地面积的56%。针对土地沙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分析了土地沙化的扩展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最后通过总结建国以来治理风沙的方式和所取成效,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防沙治沙必须从导致沙漠化的源头抓起综合治理,在充分考虑沙区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加强领导体制,深化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和执法力度,加快产业化建设等。坚持保护优先,以防为主,遏制土地沙化,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分析2017—2020年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治理措施以及治理后沙化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动态变化,对宁夏沙化土地治理情况作了简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7—2020年,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及治理率逐年增加;各项治理措施中,采用生物措施治理的面积占治理总面积的90.05%,工程措施治理面积次之,农艺措施治理面积最小;经过治理,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类型整体正向转化,土地沙化程度呈现从极重度、重度、中度到轻度的变化趋势,治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实施沙化土地的整治利用既是落实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举措,也是践行到2020年治理50%以上、2050年治理全部可治理沙化土地国家计划的具体行动。为此,实施沙地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阻止土地沙化,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环境健康发展,同时,增大耕地面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是土地、环境以及生态学家肩负的艰巨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风沙土的利用与改良的措施,提出了土壤沙化防治建议,以期为我国沙化土地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针对川西北藏区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地区降雨量少、水源含沙量大,无法满足沙化治理用水需求的问题,进行了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阿坝州红原县瓦切乡的沙化生态修复中,介绍其具体系统方案,以期为破解沙化治理用水难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宁夏盐池土地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宁夏盐池县土地沙化变化,基于NDVI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选取1989、1999和2003年8月的TM遥感影像3景,通过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阈值划分沙化等级,得到沙化土地等级图.通过对3时段不同类型的土地沙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县土地沙化变化趋势明显,尤其是流动沙地和非沙化土地,2003年较1989年变化分别为-64.64﹪和303﹪.同时,这种变化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盐池土地沙化在此时段内出现了逆转;这主要归功于荒漠化治理措施(包括退耕还林、禁牧封育等)以及降水增加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原有固定沙地和非沙化土地发生退化,因此,今后的治理工作应该加大对固定沙地和非沙化土地地区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到目前为止,大庆市仍有46万hm2的沙化土地需要治理。沙化、盐碱化和频繁的风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然因素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大庆市土地沙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土地沙化治理原则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据相关资料显示,吉林省是中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防沙治沙重点地区。20世纪90年代,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以每年1.4%的速度扩展,一度成为东北亚地区主要风沙源之一。吉林省土地沙化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在林业局营林科的工作经验,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土地沙化的成因,进一步提出了治理吉林省土地沙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期准确掌握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化土地的现状以及动态变化,开展了第六次沙化监测,为上级制定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本文采用ArcGIS软件和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系统开展了内业图斑区划和外业实地调查,形成了2019年本期成果数据;介绍了本期沙化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沙化治理程度等现状,并通过前期数据与本期数据进行比对,进一步分析了监测区内各类土地的动态变化以及引起相应变化的原因,即与前期相比,本期全区流动沙地和极重度沙地面积都明显减少,沙化程度显著降低;最后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安徽省2009年和2014年沙化土地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结合安徽省沙化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安徽省防治土地沙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沙化土地治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钟瑞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79-5581,5685
江西省境内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水资源存有地区,江河湖水系地区自然就成了江西省沙化土地集中发生的区域,针对区域土地沙化成因和变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江河湖水系区域特定地区防治土地沙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北坝上地区土地荒漠化现状及生物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坝上地区属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脆弱生态环境的典型地区,沙化面积年递增率已达4.5,是我国土地沙漠化发展最快的地区.通过实地考察,对该区土地荒漠化现状的分析,指出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治理思路,并从生物治理的角度,提出了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临泽县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通过对全县沙漠分布现状和土地沙化形成原因及沙漠治理现状、治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机械固沙、生物复合模式治沙的治理措施,并对沙漠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土地沙化防治路径及沙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不同地区土地沙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相应提出了土地沙化的防治路径,并指出应如何发展沙产业来防治土地沙化。  相似文献   

16.
生物活性保水剂对模拟沙化土地治理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搞清生物活性保水剂对沙化土地治理效果,将植物秸秆制成具有强吸水功能的植物纤维素。同时,引用固氮菌、纤维素降解霉等多种微生物,制成活性保水剂,并将活性保水剂与常规树脂保水剂对模拟沙化土地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的结果是:活性保水剂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土壤微生物的生育率提高17.0%,土壤密度降低了2.9%,具有治理沙化土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沙化是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振兴吉林地区的工业有重要影响,分析双辽市治理沙化土地取得的成效,指出开展治沙过程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改善当地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清朝时期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推行"蒙地垦荒、移民实边"政策,对赤峰地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量汉民为了生计来到赤峰地区开发了赤峰地区的土地资源,促进了赤峰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过度的垦荒和占地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导致人民财产的流失和生活的不便。  相似文献   

19.
以乌拉盖严重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沙化程度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经过两年的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对治理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治理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从治理效果发现治理沙化草地效果显著,可在乌拉盖沙化草地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沙漠分布较多的一个地区。气候干旱,风大沙多,再加以人畜增加,草场过牧,土地沙化严重。据阿拉善盟环境监测资料分析.阿拉善地区土地沙漠化扩展、区内沙漠有逐步合拢的趋势,生态严重恶化,治理形势紧迫。建议从实际条件出发。加大对阿拉善地区沙漠化的治理,遏制沙漠的扩大和合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