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布灯蛾(Camptoloma interiorate Walker),属于鳞翅目灯蛾科(Aratiidae Clitho-srdae),又称头栎毛虫、花布丽灯蛾。一、分布及危害花布灯蛾分布在辽宁省的沈阳、东沟县、庄河县及盖县等地,是柞蚕场春季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危害轻的柞树发叶量少,危害重的整株不能发叶,有的发了叶也被全部吃光,严重地影响春蚕生产。  相似文献   

2.
花布灯蛾是危害柞树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本文对此虫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布灯蛾在吉林省1年发生1代,该虫具有繁殖力强、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是柞树主要食叶害虫。采用人工防治、灯光诱杀、毒绳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花布灯蛾越冬虫苞在柞树林内的空间分布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均呈均匀分布型,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通过序贯抽样的研究,对花布灯蛾越冬虫苞编制序贯抽样表,为防治花布灯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白蛾俗称网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观赏树和木果树,喜食的树种有100多种,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经济林、园林树木、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见树吃树、见草吃草,典型的多食性害虫。美国白蛾喜爱温暖、潮湿的气候,尤以春季雨水多的年份,危害特别严重。在吉林、辽宁等地1年繁殖3代,结茧化蛹越冬,5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中旬进入危害盛期,初孵幼虫吐白丝结网,  相似文献   

6.
向日葵苗期常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如下:1草地螟又叫黄绿条螟,甜菜网螟、俗称扑灯蛾。它是一种暴发性害虫,以幼虫危害向日葵等多种作物,可将叶片吃光,使幼苗枯死。6月中旬左右为幼虫发生盛期;幼虫开始在草原或荒地格子上危害灰菜、蒿类等,以后迁移到农田危害幼苗。草地螟幼虫期为10-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苗期常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草地螟:又叫绿条螟、甜菜网螟,俗称扑灯蛾。是一种爆发性害虫,以幼虫危害向日葵等多种作物,可将叶片吃光,使幼苗枯死。6月中旬左右为幼虫发生盛期,幼虫开始在草原或荒地上危害灰菜、蒿类等,以后迁移到农田危害幼苗。草地螟幼  相似文献   

8.
人纹污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Walker)是吉林省近年来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灯蛾类害虫的优势种之一。该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表土下越冬。第一代幼虫在苗期严重危害多种作物,第二代幼虫在盛夏至初秋主要危害秋菜和经济作物。幼虫一般7龄,低龄幼虫群集取食,后期分散为害。幼虫寄主广,食量大,龄期多,危害期长,抗药性较强,爬行迅速,有明显的假死性。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当前生产上常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之适当的农业防治和人工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9.
眩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又名毛毛虫,是山区草场的主要害虫。早年可迁入农田危害,喜食油菜、甜菜、黄豆、玉米等作物,是山区农作物上的重要害虫。2006年兵团莫索湾垦区荒漠与农田交错带发现此害虫,幼虫前期主要取食梭梭、红柳、沙拐枣、枇杷柴、茵陈蒿等荒漠植被的幼嫩组织,5月份开始迁入农田,危害黄豆、油葵、棉花等作物。  相似文献   

10.
眩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又名毛毛虫,是山区草场的主要害虫。早年可迁入农田危害,喜食油菜、甜菜、黄豆、玉米等作物,是山区农作物上的重要害虫。2006年兵团莫索湾垦区荒漠与农田交错带发现此害虫,幼虫前期主要取食梭梭、红柳、沙拐枣、枇杷柴、茵陈蒿等荒漠植被的幼嫩组织,5月份开始迁入农田,危害黄豆、油葵、棉花等作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抚顺陡岭地区应用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多年连续对花布灯蛾观测数据,初步掌握该虫种发生规律,为有效监测花布灯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灰拟花尺蛾是尺蛾类危害多种阔叶树木的食叶害虫,尤其是对天然林桦树林危害最为严重。此虫在青海湟源县1a发生一代,以卵在树皮裂缝中越冬,以蛹在土茧内越夏,幼虫出现于5月中旬,成虫出现于10月初。建议加强该虫的防治和检疫。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阐述了花布灯蛾人工和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为本市此虫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生产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宜彬 《农家致富》2006,(11):37-37
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俗名弓腰虫,食叶害虫,幼虫主要食害杨树嫩叶。该虫爆发性强,危害时间短。虫口密度大时,能在1周左右将杨树叶片食尽,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白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又名秋幕毛虫、美国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一、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形态特征1.发生特点在香河县1年发生3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枯枝落叶杂草、墙缝、树皮缝、砖瓦堆中越冬。在第二年4月越冬蛹开始羽化,羽化期可延续到5月下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发生期,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下旬。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约在8月开始,可同时发现幼虫、卵、蛹、成虫。8月下旬至10下旬为第三代幼虫  相似文献   

16.
文安县地处京、津、保三角中心地带,自2003年8月开始,我县开始出现美国白蛾,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极大的破坏性。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寄主有桑、榆、法桐、海棠等300余种,喜食的树种有100多种,寄主广泛,幼虫食树叶,且具暴食性,经常把整株树叶全部吃光,危害极大,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  相似文献   

17.
臭椿沟眶象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树种 主要危害臭椿、千头椿,也危害苦楝、桑、杨、柳、榆等树木。 危害特征 主要以幼虫蛀食枝、干和根部韧皮部及木质部。初孵幼虫先咬食皮层,稍长大后蛀入木质部危害.成虫取食叶柄、叶片及小枝皮层补充营养,造成树木枯枝或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8.
褐点粉灯蛾 Alphaea phasma(Leech)又名粉白灯蛾。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主要为害桃、李、萍果、梓树、滇楸、女贞及其它许多经济林木、粮食作物、药用植物、蔬菜及观赏树种等。在云南昆明每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产卵。6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7龄,10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幼虫为害期较长。大发生时树叶被害光脱,严重影响树木生长。有时果实被啃食成缺刻状。1981年及1983年该虫在昆明地区曾猖獗为害,每年6~10月份不断出现大量幼虫自然罹病死亡,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属鳞翅目,灯蛾科,又名秋幕毛虫,目前在驻马店市传播速度极快,严重威胁树木的生长和生态环境。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其危害,现对美国白蛾在驻马店地区的发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对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榆掌舟蛾又叫黄掌舟蛾、榆天社蛾。主要危害榆树,以幼虫食害叶片,发生严重时,可将树叶吃光。根据调查去年吴桥县发生相当严重,个别村庄的榆树叶片被吃光,形成夏树冬景的现象,同时严重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为搞好该虫防治,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多年的防治经验,就该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