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作物,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不耐贮藏.传统的保鲜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耐贮藏新品种,已经成为我们解决香蕉保鲜问题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利用果实特异性ACC合成酶基因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海南主栽的巴西香蕉及红香蕉,并比较了不同转化方法及不同栽培品种的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法好于基因枪法,在农杆菌侵染方法中,对红香蕉的转化效果好于巴西香蕉.经PCR检测获得了9株转化植株,进一步采用Southern blot分析的方法,其中4株杂交信号较强,确认ACC合成酶反义基因已经整合进香蕉基因组中.本研究为香蕉的转基因研究和耐储藏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诱导及其对香蕉组织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以5 种不同碳源诱导香蕉枯萎病菌4 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race4,FOC-R4)产生细胞壁降解酶(CWDEs)。结果表明,以麸皮和果胶为碳源,可在活体外诱导FOC-R4高产纤维素酶(包括内切葡萄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和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测定表明这两种酶对不同香蕉品种假茎组织均具有降解破坏作用,其中果胶酶的降解能力比纤维素酶的强。感病香蕉品种经果胶酶液处理24 h后释放的还原糖量约为抗病品种释放的1.82倍,反映了不同抗、感香蕉品种对FOC-R4的敏感性和抵御能力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从商务部获悉,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约旦列入受香蕉黄叶病(也称巴拿马香蕉病)影响的国家名单,并称该疾病已袭击了东南亚数万公顷香蕉林,严重威胁全球香蕉生产和出口。据统计,香蕉列全球粮农作物第8位,列不发达国家粮农作物第4位。全球香蕉年产值约50亿美元,年贸易  相似文献   

4.
豆粕发酵液对香蕉幼苗枯萎病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豆粕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使用从发酵菌液中分离得到的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有拮抗效果与促生效果(即非抑制效果但对香蕉植株有促生作用)的菌液及混合菌液,分别对香蕉幼苗进行伤根淋菌、未伤根淋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对香蕉枯萎病均有不同程度地防效。其中,使用混合发酵液对未伤根的香蕉幼苗进行淋菌处理,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降低MDA值,对香蕉枯萎病防效达到94.3%。  相似文献   

5.
以香蕉粉为原料制作香蕉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香蕉粉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香蕉粉添加量4%,白砂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14%,复合凝胶剂(卡拉胶∶魔芋胶的复配比5∶5)添加量1.2%时,产品综合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6.
香蕉枯萎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机制和香蕉抗病机制等多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枯萎病菌的4号小种对中国香蕉生产影响最大,果胶酶和毒素是引起香蕉致病的主要毒力因子,此外,还有一些小分子的成分和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阐述了香蕉枯萎病的防治现状。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香蕉抗风育种的可行性,本综述分别对植物抗倒伏的机理、植物木质素的合成代谢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植物茎秆4-香豆酸:Co A连接酶基因的表达量、茎秆木质素含量与茎秆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香蕉抗风育种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4-香豆酸:Co A连接酶位于木质素单体合成代谢的入口处,过量表达4-香豆酸:Co A连接酶基因很可能能够大幅提高香蕉假茎的木质素含量,进而增强香蕉假茎的抗风能力。香蕉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热带水果。台风每年给中国香蕉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分析香蕉抗风育种的可行性,进行抗风育种对于发展中国香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4-香豆酸:Co A连接酶基因的表达量,增加香蕉假茎的木质素含量,进而增强香蕉假茎的抗风能力,培育香蕉抗风新品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西香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在研究广西香蕉生产现状和生态适宜性基础上,密切结合广西香蕉生产实际,筛选出广西香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运用广西90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1:250000地形数据,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按1 km×1 k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采用GIS技术和权重法,在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平台上,将广西香蕉进行了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大区域。在此基础上,对照广西香蕉生产现状,进行农业生产上科学布局与生产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研究,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野生香蕉居群分布与居群内植物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香蕉有生长势和抗寒能力等优良特性,是香蕉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来源。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野生香蕉的遗传多样性,是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调查研究了海南省野生香蕉的居群分布与居群内植物组成。海南岛野生香蕉(Musa itinerans)主要分布在北纬18°45′~19°19′,东经109°22′~109°56′之间, 年均降水量1800mm等值线以内的中部山区及其东部的丘陵地带,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和空间距离等因素,划分为黎母岭、阜龙乡、南高岭、鹦哥岭、百花岭、阿佗岭、大本山和吊罗山等八个分布区域。根据野生香蕉生物学特性的调查,认为海南岛这种大面积分布的野生香蕉为阿宽蕉(Musa itinerans),基因型为AB型。阜龙乡野生香蕉居群内主要植物28种,其中乔本植物4种、灌木植物5种、草本植物8种、藤本植物4种和蕨类植物7种,野生香蕉为明显的单优群落,但也存在植物间的共生性和生长的竞争性。人工压力和生态胁迫是造成野生香蕉遗传资源流失的主要因素,周围自然环境的恶化,也破坏了野生香蕉居群内各动植物的协同进化,建议从维护原生境来保护野生香蕉种质资源,并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和野外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综述了20多年来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概况;对影响香蕉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因素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增加香蕉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归纳了香蕉加工产品现状,主要包括干燥、焙烤、饮料、罐装等香蕉加工制品,综述了干燥新技术、澄清技术、发酵技术、护色技术和稳定性工艺等香蕉加工技术及其功能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香蕉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但国内对香蕉活性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多酚等方面,对儿茶酚胺方面研究罕见,如多巴胺提取技术几乎未见报道。本研究可为香蕉加工和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脆炸香蕉     
《新疆农垦科技》2012,(9):61-61
材料:香蕉、鸡蛋、面包糠、面粉。做法:1.鸡蛋放入盘中打散,淀粉、面包糠分别放入两个盘中。2.香蕉去皮,从中间切断。3.香蕉先蘸蛋液,再蘸淀粉,再一次蘸蛋液,最后裹上面包糠。4.锅内放油,烧至6成热,将香蕉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即可。  相似文献   

13.
棉花EST-SSRs在香蕉中的通用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香蕉SSR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有限,通过对棉花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的通用性研究.用1343对棉花EST-SSR引物对贡蕉(AA)和野蕉(BB)两个材料进行转移扩增,得到226对有效扩增的引物.进一步用该226对引物对20个香蕉品种和4个野蕉材料扩增,得到了157对多态性引物.15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到1188个条带,平均7.6个;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范围在0.58~0.91之间.依据获得的SSR数据,应用非加权类平均聚类方法,在相似系数0.60水平上,将24个品种分为两大类群,类群Ⅰ是以A基因组为主的品种群,类群Ⅱ是以B基因组和A基因组与B基因组杂交的品种群,证明了棉花EST-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不同种植周期香蕉风害风险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可揭示不同种植周期香蕉风害风险差异,为香蕉种植选择合理种植周期、风害风险评估、制定防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香蕉主产区代表站点的逐日极大风速数据,根据香蕉种植周期及风害指标,采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对春植和秋植香蕉风害日数、概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禺、高州、徐闻3个地区平均大风日数分别为1.9、3.7、3.9 天,番禺、徐闻的大风日数变化不显著,高州大风日数则以3.7 d/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平均91%的大风日发生于4—10月,涵盖了秋植香蕉抽蕾—收获期的4—8月;秋植香蕉中度风害概率为:番禺0.33、高州0.73、徐闻0.73,重度风害概率:番禺0、高州0.47、徐闻0.20,秋植香蕉风害概率高于春植香蕉,主要原因是秋植香蕉抽蕾—收获期风害较多。总体秋植香蕉风害风险高于春植香蕉,主产区风害风险大小是:高州>徐闻>番禺。  相似文献   

15.
《保鲜与加工》2012,(3):23-23
正1.品种耐藏性。不同品种的香蕉其耐藏性不同,春芽蕉、短把、油蕉三个品系的香蕉耐贮藏。用于贮藏的香蕉应在七八成熟时采收,成熟度过高不耐贮运,成熟度低品质差。香蕉适宜的贮藏条件为11~13℃,相对湿度为90%~95%。气调贮藏香蕉的气体成分指标是:氧气为2%~8%,二氧化碳为香蕉在贮藏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大  相似文献   

16.
巴西香蕉根际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巴西香蕉不同生长期根际营养特性,用剥离法分别采集巴西香蕉营养生长期、花芽分化期、抽蕾期和果实成熟期根际0-4mm、4-8mm、8-12mm土壤,测定其中各层次pH、有机质含量及速效N、P、K、Ca、Mg等养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1)在巴西香蕉各生长期,距根面越近的土壤,pH越低、有机质含量越高。2)在巴西香蕉各生长期,距根面不同距离的三个土壤层次土壤速效N、P、K、Ca、Mg含量呈规律分布。除钙素外,巴西香蕉在各生长期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高于根外有效养分含量。3)在巴西香蕉花芽分化期和抽蕾期,P、K容易在根际4-8mm层次出现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对亏缺,而Ca则在整个生长期都在根际4-8mm层次出现相对积累。该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室内模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对热带作物根际营养理论行了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云南香蕉、芒果及花卉大面积种植、种苗的大量引进及香蕉穿孔线虫的适生性研究结果等方面,阐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传入云南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这种风险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香蕉炭疽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炭疽病是香蕉采后一种重要病害,生物防治香蕉炭疽病成为研究的热点。此文介绍了香蕉炭疽病的主要症状及概述了两种不同方式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其一,利用生防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链霉菌等)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生防菌主要是对香蕉炭疽菌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附着孢的形成有影响。其二,从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对香蕉炭疽病进行生物防治,其中艾蒿、大茴香、丁香、花椒、桂圆等植物的活性物质对香蕉炭疽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后,提出生物防治香蕉炭疽病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功能基因组与生物工程研究组香蕉病害研究团队在香蕉枯萎病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其最新研究中,利用GFP标记和电镜技术,明确了枯萎病菌4号小种侵染香蕉的关键步骤是根部直接侵入和球茎维管束定殖。通过转录组(含lncR NA测序)、蛋白组和代谢组分析发  相似文献   

20.
香蕉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香蕉果实采后生理与病理变化及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香蕉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