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金焰绣线菊光合特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淹12 d时,金焰绣线菊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表现为Fv/Fm、Fv'/Fm'、ETR、qP和净光合速率降低,18 d时植物死亡;18 d以内的轻度干旱胁迫促进植物生长,表现为Fv/Fm、Fv'/Fm'、ETR、qP、叶绿素含量上升,但是33 d时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的生长,而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植物生长,导致植物死亡,表现为Fv'/Fm'、Fv/Fm、ETR、qP和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水淹处理对植物影响最显著,轻度干旱胁迫对植物影响不大,30 d以上的干旱严重抑制金焰绣线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植物干旱适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生长季节经常受到各种环境的胁迫,其中干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干旱诱发植物产生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从而改变作物的产量。笔者从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能力、渗透调节、信号传导和活性氧代谢等方面论述了植物对干旱适应的策略和反应。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日本荚蒾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日本荚蒾(Viburnum japonicum)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和对策,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水分梯度,测定了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SOD、POD)活性、生物量分配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日本荚蒾幼苗叶片RWC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重度干旱下质膜损伤最为严重。正常供水、轻度、中度干旱下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SOD、POD活性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逐渐上升,但重度干旱处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60d比中度干旱有多降低,SOD活性从胁迫30d起逐渐下降,POD活性在胁迫30、45d大幅升高,60d又显著(P0.05)降低。总生物量积累随胁迫加重逐渐降低,根冠比、根生物量比则逐渐上升,轻度干旱处理叶生物量比有明显(P0.05)上升。说明日本荚蒾幼苗对轻中度干旱条件有一定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但长期重度干旱下叶片失水严重,代谢紊乱,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台湾鱼木在不同干旱条件下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台湾鱼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初期,丙二醛(MDA)浓度上升,植物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随之可溶性糖(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阻止或减少羟基自由基的形成,抵御活性氧伤害膜保护系统。在干旱中期,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表明植物细胞启动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系统避免干旱胁迫对植物细胞产生损伤。在干旱后期,丙二醛(MDA)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由峰值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初期增加,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抗氧化酶系统超过了调节极限,植物细胞受到了严重损伤。结论:台湾鱼木通过渗透调节和启动抗氧化酶系统,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耐受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7.78%时,达到耐受极限。台湾鱼木作为乡土树种之一,可以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城市园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当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首先会引起植物脱水,导致细胞和组织的水势降低,叶绿体受伤,气孔开闭、光合作用、激素和酶活性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等其它过程。另一方面,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可通过自身调节适应环境,也可借助外部条件的作用对干旱胁迫作出反应。这个过程包括:蛋白酶分解植物体内多余的蛋白,解聚液泡中储存的多肽,为抗旱相关酶的合成提供氨基酸;糖类合成酶活跃表达,促进糖的合成,稳定细胞中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东北山樱幼苗呼吸等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东北山樱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为评价其资源特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持续干旱和淹水处理,测定根系呼吸途径和相关酶活性、呼吸底物、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过程,比较分析东北山樱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响应特征的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持续干旱和淹水胁迫对东北山樱幼苗根系呼吸等生理代谢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胁迫1 d后根系活力即受到严重抑制,而淹水胁迫在3 d后表现为迅速降低;干旱胁迫后根系呼吸速率先升高,第5 天时达到峰值后迅速降低,而淹水胁迫前5 d无明显变化,之后也迅速降低。水分胁迫1 d时根系呼吸各生化途径和电子传递途径比例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后三羧酸循环(TCA)、细胞色素途径(CP)比例迅速降低,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交替途径(AP)成为主要方式,第7 天后各途径所占比例均大幅降低,根系呼吸代谢被严重抑制;轻度干旱和淹水胁迫使根系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等TCA关键酶活性降低,而诱导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等PPP关键酶活性的表达;胁迫第7 天后超过幼苗耐受阈值,各关键酶活性大幅降低,严重削弱了其酶促调控作用;根系中的呼吸底物可溶性糖、淀粉及呼吸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含量在水分胁迫期间均表现为先上升后迅速降低,而柠檬酸含量持续下降;持续干旱和淹水胁迫也造成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植物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下降。【结论】水分胁迫初期东北山樱幼苗通过调节SDH等呼吸关键酶活性、改变PPP、AP等呼吸途径比例的方式,调整呼吸底物的消耗及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形成,以适应不良外界环境,且幼苗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滞后于干旱胁迫。持续干旱与淹水胁迫对幼苗根系呼吸、叶片光合等生理代谢造成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与菜心叶片活性氧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干旱胁迫导致菜心叶片清除活性氧的平衡体系受到破坏,叶片SOD活性和ASA含量逐渐下降.轻度胁迫引起叶片CAT活性上升,而高度胁迫CAT活性下降.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AP、POD活性逐渐上升,MDA含量不断增加,自动氧化速率逐步提高,特别是在干旱胁迫的第6d开始,膜脂过氧化加剧,明显地抑制了菜心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干旱对苹果属植物砧木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抗旱能力较强的八棱海棠和抗旱性较弱的平邑甜茶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培养幼苗,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这2种幼苗根系进行处理。[结果]在干旱胁迫下,2个苹果属植物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的Yield、ETR、Fv/Fm、qP均下降,且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降低越明显,F0上升,qN先上升后下降,但八棱海棠F0上升幅度比平邑甜茶小,而qN上升幅度比平邑甜茶大,说明八棱海棠PSⅡ抵御干旱的能力比平邑甜茶强。[结论]干旱胁迫不仅直接引发苹果属植物光合结构的变化,而且也影响光合电子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是植物生长周期中极易遭受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了解植物如何响应干旱逆境及其调控途径,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随着转录组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从基因层面了解在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信号转导及其相关的网络调控机制。本文主要查阅近年来RNA-Sep技术在植物干旱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植物受到干旱胁迫后,从膜上信号感受器,到细胞内信号转导,以及主要的植物激素代谢调控途径等方面的调控机制,展望了未来转录组学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干旱与外源ABA交互作用对水曲柳苗木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曲柳3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研究外源ABA对干旱胁迫下水曲柳光舍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自然干旱过程中,当其含水率为32.67%-46.70%时,ABA对水曲柳光合参数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含水率在21.07%~30.14%时,ABA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含水率为15%-20%时,外源ABA对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丧失。当土壤含水率达到10%左右的重度干旱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又被抑制。从不同水分条件下水曲柳光合参数对ABA的快速反应中发现,干旱胁迫下,水曲柳叶片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净光合速率(Pn)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大。正常供水条件下,ABA在喷施9h后才出现对净光合速率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ABA在降低植物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同时,并没有大幅度地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水曲柳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栽植桑树既有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又具有增加农民收入的多种经济效益。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南蚕北移”工程的实施,栽桑业逐渐由湿润区域向干旱地区转移。干旱胁迫对于桑树光系统Ⅱ(PSⅡ)活性影响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干旱胁迫对桑树叶片PSⅡ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叶片光系统Ⅱ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桑树叶片光反应中心潜在活性(Fv/Fo)和以光吸收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均显著低于对照,但干旱协迫对桑树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不显著。干旱处理的桑树叶片PSⅡ电子受体侧的电子由QA向QB传递受阻,同时PQ库和QB的电子接受能力下降,进而增加了Q-A的积累量;同时PSⅡ电子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的活性下降,导致PSⅡ活性受到抑制。由此可知,重度干旱抑制桑树PSⅡ光化学活性的生理机制可能是降低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能力,同时桑树叶片OEC活性也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花色苷提高植物耐旱性的可能生理机制。干旱胁迫可诱导植物细胞合成和积累花色苷。花色苷的光化学性质、亚细胞积累位点及其在植物器官、组织中的空间分布决定了花色苷能强化植物的耐旱性,其生理机制可能涉及3个方面,即:花色苷本身及其螯合的金属离子可直接通过充当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物质而优化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恰当空间定位的花色苷能减轻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光抑制、花色苷可有效维持并强化植物细胞在干旱条件下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其中,花色苷提高植物细胞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花色苷强化植物耐旱性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具花色苷合成和积累能力植物的抗旱机理探究和抗旱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4种灌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然干旱方式,对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伞房决明Cassiacorymbosa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等4种灌木进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的过程中,美丽胡枝子和马棘的SOD活性初期变化较小,后期迅速上升.复水后有所下降。伞房决明和紫穗槐则是初期上升至最大值后下降,复水后小幅上升:POD活性总体上均呈先升后降复水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植物的POD活性大小存在一定差异:MDA质量摩尔浓度在胁迫初期下降,随胁迫程度的加剧,逐渐上升,复水后又下降;Pro质量分数在胁迫期间上升、复水后下降.美丽胡枝子变化幅度最大,伞房决明变幅最小。干旱胁迫引起了美丽胡枝子等4种灌木植物体内生理生化物质含量的变化.但不同植物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受植物体内物质的综合调控,其抗旱机制存在一定差异.相比之下伞房决明的抗旱能力较强。图5参10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花色苷提高植物耐旱性的可能生理机制。干旱胁迫可诱导植物细胞合成和积累花色苷。花色苷的光化学性质、亚细胞积累位点及其在植物器官、组织中的空间分布决定了花色苷能强化植物的耐旱性,其生理机制可能涉及3个方面,即:花色苷本身及其螯合的金属离子可直接通过充当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物质而优化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恰当空间定位的花色苷能减轻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光抑制、花色苷可有效维持并强化植物细胞在干旱条件下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其中,花色苷提高植物细胞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花色苷强化植物耐旱性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具花色苷合成和积累能力植物的抗旱机理探究和抗旱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外源硅提高酸枣抗旱性的相关生理机制,确定最佳外源硅使用质量浓度。本试验以酸枣品种南枣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用PEG6000(聚乙二醇6000,渗透势约为-0.15 MPa)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硅对酸枣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酸枣幼苗叶片造成了氧化胁迫和渗透胁迫,降低了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抑制了酸枣的生物量积累。不同质量浓度的硅对酸枣所受干旱胁迫作用的缓解程度不同,硅质量浓度为0.5~1. 5 mmol/L缓解效果较好,过多施硅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在干旱胁迫下,随着施硅质量浓度的增加,水分利用率呈增加趋势,抗氧化酶活性、生物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无机离子含量逐渐降低。说明施硅可以使酸枣光合作用加强,通过调控植物体的营养状况、自身新陈代谢,提高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改善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帮助植物抵御干旱胁迫,其中1. 5 mmol/L硅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植株的的保护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顶果木生理特性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用Win Rhizo根系分析软件,分析不同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a Wight ex Arn.)根系生长和生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顶果木叶片CAT活性及MDA含量,升高了SOD、POD活性,这些生理变化能有效降低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提高了顶果木抗干旱胁迫的能力。并且根半径在逐渐降低,根系皮层和维管束厚度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总体趋势在变薄,这有利于水分与营养物质的输送。说明顶果木具备一定的抗旱能力,可在广西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植物干旱诱导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诱导蛋白是指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类蛋白。干旱诱导蛋白的差异表达不仅与植物的种类有关,还与干旱胁迫强度、时间及发育阶段等有关。文章从干旱胁迫强度、时间及发育阶段等方面,综述了干旱诱导蛋白的差异表达;介绍了多数干旱诱导蛋白表现出高度的亲水性、很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可以被诱导的共同特性;归纳了LEA蛋白、渗调蛋白、水孔蛋白以及抗氧化酶几种主要的植物干旱诱导蛋白的功能特点与研究概况,为对干旱诱导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8.
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生产人类所需的有机物,提高植物整体光合能力一直是促进作物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发生,植物光合能力受到干旱等逆境的严重胁迫,人类食物来源受到严重威胁。麦类作物在全世界扮演着重要的粮食和饲料角色,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植物种类之一。已有研究发现,麦类作物穗部器官具有较高效的光合作用,并且在干旱等逆境下比叶片更加稳定,对麦类作物籽实营养物质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麦类作物穗部器官光合贡献能力、光合途径类型、呼吸CO2再固定和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麦类作物穗部器官光合作用的深入研究与发掘利用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穗部器官是麦类作物重要的光合作用器官,对维持其在干旱等逆境胁迫下的整体光合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回顾和总结关于麦类作物穗部器官光合固碳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充分挖掘穗部器官光合潜力、培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干旱停水法,探究当年生朝鲜婆婆纳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停止浇水后土壤含水量降低,朝鲜婆婆纳株高增长量逐渐减小,叶片相对含水量先增加后显著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OD活性、SOD活性先升后降,表明朝鲜婆婆纳的耐旱能力弱,如需推广应加强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20.
海藻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抑制酶活性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通过诱导气孔关闭、调节渗透压、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机制增强植物抗低温、高温、干旱、盐渍、水淹、过量光、紫外线辐射、矿质营养亏缺及氧气缺乏等非生物胁迫的能力,还可以降低重金属、农药、臭氧、二氧化硫等造成的空气、土壤或水体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海藻活性物质通过刺激植物体内非特异性活性因子的产生、调节植物生长平衡等作用机制,可以诱导植物抗生物胁迫,提高植物抗病性,具有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功效,在保护植物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