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干旱半干旱的二阴地区黄芪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包括黄芪生产机械化情况、黄芪机械化生产的效益、黄芪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等,为干旱半干旱的二阴地区黄芪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和硕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籽用西葫芦。近年来,随着和硕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籽用西葫芦因其易管理,产品收购价格高,逐渐成为当地农民争相种植的一种作物。经过探索总结,目前和硕县籽用葫芦的种植技术不断成熟,产量逐步提高。现将和硕县籽用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播前准备1.土壤选择籽用西葫芦耐旱怕涝,喜酸性土壤,可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力中等、p H值7.0~8.5的砂壤土、  相似文献   

3.
新疆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籽用西葫芦,根据籽用西葫芦生物学特性,选择中等肥力的砂质土壤,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田间管理技术措施,配套机械采收脱粒,实现籽用西葫芦规模化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4.
籽用西葫芦耐旱怕涝,喜通风通光,适合在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且籽用西葫芦喜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生长,生长期100d左右。籽用西葫芦瓜籽热量较高,蛋白质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B、C和E等微量元素和钙、镁、铁和锌等,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年需求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籽用西葫芦种植投入成本低,田间管理简单,瓜籽市场前景好,产量高,效益好,是凉州区沿沙区发展节水高效种植业优先选择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产籽专用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敦化市属于冷凉气候区,种植籽用西葫芦出苗生长受自然条件制约,保苗壮苗是高产前提.栽培措施必须采用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综合高产技术模式.实现籽用西葫芦高产最基本的要求是严格遵循技术标准操作,注意每个生产环节,充分挖掘现有籽用西葫芦品种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籽用西葫芦具有生长期短、见效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特点,在阜康市种植已有多年,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本文总结出籽用西葫芦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西葫芦是博州地区近两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后种植的特色作物之一。各县市、乡镇根据地域特点,引导农民依托资源和市场优势,加大种植特色农作物,精心打造若干个优势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以精河县茫丁乡、博乐市小营盘及温泉县呼场为主的籽用西葫芦生产基地,特色农作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即增加农民收入,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籽用西葫芦是一种以收获籽粒为主的葫芦科作物,瓜子的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0个籽用西葫芦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调查籽用西葫芦的生育期、坐果数、籽粒性状等指标,筛选出适宜第6师105团种植的籽用西葫芦品种2个,分别为晋西葫芦6号和三禾819,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昌吉市自然条件适合种植籽用西葫芦。近年来,该市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种植优良籽用西葫芦新品种,促进农民增收。2014年,全市籽用西葫芦种植面积达到2 000余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200千克左右,按照市场收购价20元/千克计算,667米2平均收入4 000元,纯收入近2 000元。在西葫芦生产中,昌吉市农机部门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研究推广农机化生产技  相似文献   

10.
籽用西葫芦是良好的保健食品,特别适合在吉林省白城市大面积种植,白城市具有发展籽用西葫芦的自然资源优势。本文介绍了白城市籽用西葫芦的发展优势,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查苗补苗及铲趟、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白城市籽用西葫芦栽培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模式试验是针对当地农民试用的不同旱作玉米种植模式进行了集成并实地验证,通过其综合产量、农艺性状、增温蓄墒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项切实可行的实用增产技术,尤其是配合秋季、顶凌覆膜,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春旱、夏伏旱问题,为当地农业生产发挥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正籽用西葫芦属于葫芦科南瓜属作物,种子长圆形,皮色乳白,种仁深绿色。近年来,随着葫芦籽营养价值逐步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兵团第6师各团场籽用西葫芦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种植户种植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现将籽用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柠条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固沙的先锋树种,一些地区通过种植柠条挡住了风沙、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种植柠条过程中,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值得探讨,以便为今后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柠条提供帮助,提高造林成活率,降  相似文献   

14.
正棉花是精河县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棉花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植棉效益下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势在必行。2014年,精河县引进示范种植籽用西葫芦80公顷,平均每667米~2产量120千克,667米~2收入达到640元。2015年,籽用西葫芦在精河县推广种植面积达2 867公顷,平均每667米~2产量120千克左右,葫芦籽单价按15元/千克计算,667米~2收入可达到1 800元。随着当前市场对籽用西葫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籽用西葫芦的市  相似文献   

15.
少耕穴灌聚肥节水种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在长治县北张村进行了穴灌施肥覆膜播种;施肥覆膜播种;人工穴灌施肥覆膜播种;施肥播种;常规播种等五种节水模式的种植试验,筛选出少耕穴灌聚肥节水种植技术,是集节水、节肥、高效、低耗的一种机械化种植模式,可以在山西省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的张掖、酒泉地区,籽用西葫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随着种植面积和种植茬数的增多,西葫芦的病害也逐年增加,其中主要发生的病害为白粉病。本文就打籽西葫芦白粉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特征、侵染规律、发病因素的基础上,主要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无公害防治方面探讨了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土壤贫瘠等现象造成树木很难生长,为了改善当地恶劣的环境,利用人工造林改善环境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方法。基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帮助林木成活率增高的目的,本文主要对造林技术进行分析,通过选树、整地、壮苗、培育等方面提出科学的造林技术,通过抗旱造林技术的使用,以期增加树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成活率,从而达到对干旱地区地质环境进行改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旱地作物,在自东北向西南的玉米种植带中,有70%的玉米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区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玉米品种的多样性。辽西是辽宁省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市,玉米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粗浅地阐释了辽西地区玉米制种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北疆砾石戈壁土地面积大,水资源缺乏,昼夜温差极大,土壤保水保肥性差,在普通灌溉条件下难以获得高产。籽用西葫芦耐旱怕涝,耐瘠薄,喜温性差;全生育期需≥10℃有效积温2300°C以上,全生育期100~110天。北疆大部分地区的砾石戈壁土地和气温条件都能满足其种植条件。本文总结砾石戈壁地籽用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对充分挖掘北疆砾石戈壁地的利用潜力及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籽用西葫芦形态特征1.根系籽用西葫芦根系发达,主要根群深达10~30厘米,侧根主要以水平生长为主,吸水吸肥能力较强,耐旱怕涝,耐瘠薄,易获高产。  相似文献   

20.
种植籽用西葫芦具有生长期短、见效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特点,为确保籽用西葫芦高产稳产,在栽培管理中必须抓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工作。在正常水肥条件下,籽用西葫芦单株结瓜3~4个,高肥水条件下可结瓜6个以上,667米~2产瓜籽150~180千克,667米2纯收入达640~7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