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和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垄侧栽培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中,已成为日光温室栽培中节水、省肥、省工、提高产量、增加品质的一项实用新型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日光温室人参果垄侧栽培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震  谢飞 《新农业》2006,(4):25-26
近年来,沈阳市东陵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迅猛发展,已成为沈阳市冬季蔬菜供应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在日光温室内安装滴灌系统与传统的畦灌相比可节水60%以上,室内空气湿度小,病害轻;土壤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提高地温,作物根系发达,其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提高。温室滴灌还能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供水供肥,节省劳力,有利农户发展规模温室生产。  相似文献   

3.
膜下滴灌技术是按照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根据土壤墒情和养分状况,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施肥方法。随着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及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滴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古浪县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中。近年来,古浪县大力推广日光温室番茄越冬一大茬栽培,采用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和施肥标准新模式,取得显著效果。应用效果表明:温室番茄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不仅省水、省肥、省工、省力、灌溉均匀,而且可以改善温室小气候,减轻病虫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1日光温室番茄滴灌灌水技术 根据古浪县日光温室番茄滴灌灌溉试验,总结出了日光温室一大茬番茄的灌水次数、间隔时间、灌水量,确定了温室番茄灌溉制度。农户应根据当地气候、土质、作物品种等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使用或按照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4.
陈志勇 《河北农业》2006,(12):13-14
秸杆反应堆技术是主要针对冬季日光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足、地温低和土壤板结等制约温室生产的不利因素而研发的,应用该技术要消耗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变废为宝,起到清洁环境的作用。该技术投入生产以来,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秦皇岛市冬季日光温室生产面积较大,自2004年引进该技术,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该技术后,冬季日光温室生产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6-10倍,地温可提高2-4℃,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地温变化规律与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冬季薄膜日光温室10厘米最低地温与盖苫前的基础地温的定量关系,可按不同天气类型用数学模型表示,据此可对温室最低地温合理地进行调控。文中还提出了温室最低地温与最低气温的定量关系以及进行调控的定量指标等。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盆地节能日光温室地温变化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连续几年的节能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试验,较系统的观测分析了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等环境气候因子的变化情况,认为吐鲁番盆地冬季节能日光温室内当日最低地温与前日盖被前的基础地温存在定量关系,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可表示这种关系的数学模型,据此可对温室地温合理地进行调节和控制.提出了温室最低地温与温室外最低气温的定量关系,以及在实际应用时的定量指标和应注意的问题等.还提出了使温室10 cm最低地温保持在作物根系活动温度以上时,温室内最低气温的调节下限.  相似文献   

7.
通过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溉方式的对比试验,从生育期灌溉量、温室环境、病虫害、产量、品质、成熟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可减少灌溉量、节本增效、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是保障温室蔬菜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今后应在本地区设施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也实现了创新与升级发展。针对传统农业灌溉技术控制度不够精确、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农业技术人员开发研制了滴灌技术,该技术是传统灌溉技术的改良版,能够有效解决能源,同时还能够提高水肥管理效率。节能日光温室也是当前比较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反季节的农作物,实现增产增效,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再加上我国栽培作物不断丰富,传统的浇灌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其种植要求,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滴灌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出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全部效用,不仅能够实现节约用水,同时还能够降低温室空气湿度,有效预防病虫害,为农作物种植栽培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将从滴灌技术的应用原理、滴灌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优势、阿瓦提县日光温室滴灌技术应用总结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元月武威市遭受了据气象记载有史以来70年不遇的连阴雪冻害天气,给武威市日光温室蔬菜遭受的巨大损失。针对日光温室建造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实地调查、走访群众的同时,结合武威市具体气候条件,积极消化吸收国内日光温室生产先进地区的科研成果,对原有普通型二代日光温室化设计参数进行了改进,并增设了滴灌和机械卷帘设施,制定了"武威市优化型二代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标准,为武威市日光温室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元月武威市遭受了据气象记载有史以来70年不遇的连阴雪冻害天气,给武威市日光温室蔬菜遭受的巨大损失。针对日光温室建造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实地调查、走访群众的同时,结合武威市具体气候条件,积极消化吸收国内日光温室生产先进地区的科研成果,对原有普通型二代日光温室化设计参数进行了改进,并增设了滴灌和机械卷帘设施,制定了"武威市优化型二代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标准,为武威市日光温室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型日光温室冬季黄瓜栽培试验中,通过生物酿热加温、沼气增温补充CO2、防寒材料保温等相应的配套技术手段,可使室温保持在12℃以上,地温保持在16℃以上,温室中CO2浓度维持在600mg*kg-1以上,辅之以嫁接、覆膜、滴灌等先进的黄瓜栽培管理技术,在人工调控所形成的条件下,黄瓜可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优质丰产,对于蔬菜的返季节生产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人参果是武威市近年来引进的新果类品种 ,作者根据试验栽培实践介绍了日光温室人参果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扦插育苗、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和采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夜间日光温室前屋面的热量损失,提高雨雪天气温室保温高于对照效果,以日光温室为对象,在2015年冬季采用保温被外覆无接缝PE黑膜的方法测试温室内温度变化,分析对温室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设PE黑膜对冬季日光温室的增温效果明显,温室气温、0.05 m处地温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晴天与阴天夜间,处理温室最低气温分别较对照提高0.9、0.5℃,最低地温提高0.7℃;晴天效果优于阴天。雪天夜间最低棚温较对照高2.2℃,最低地温提高1.3℃,且雪后1周处理温室降温幅度明显小于对照温室。试验期间处理温室旬平均气温均高于对照温室,节能效果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苏南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冬季1月份,运用HOBO U12系列数据记录仪,对日光温室冬季生产进行气温、地温和相对湿度的连续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温室内外温差较大;温室内地温总体维持在一个水平,变化较小;温室内相对湿度大多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小气候自动监测设备观测厚墙体日光温室内气温、地温和相对湿度,结合室外同期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分析冬季连续阴天条件下日光温室的小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季连续阴天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地温逐渐降低,室内外气温和地温差逐渐减小;温室内相对湿度呈现周期性变化,且维持在较高水平,温室内外相对湿度逐渐趋于一致。连续阴天,在生产管理上要围绕保温增温、补充光照、增强作物抗逆能力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农业生产需要辅助加温的问题,设计了太阳能温室辅助加温系统以保证冬季进温室作物的正常生长,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通过温室内茄子地块分区种植试验,利用PVC水管不同埋深对比,测出地温及茄子生长数据,提出加温系统的设计参数,为研究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一、日光温室滴灌系统是一种最适合日光温室灌溉、省时、省工的灌溉系统,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它的优点有:1.可节约水肥60%~70%。2.此套系统可降低温室内空气温度,提高地温,从而有效降低作物的发病率,节省农药投入并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3.可按需供给作物  相似文献   

18.
人参果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大陆的一种果、菜兼用型茄科植物,目前在甘肃武威市已形成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栽培模式并形成一定的规模,面积达到540nm^2。由于人参果在栽培中易染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加之在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栽培中,普遍采用扦插繁殖方式和放秧压蔓连续生产方法,极易造成病毒病的蔓延,从而导致种性退化、品质下降、产量降低。采用室内茎尖培养、高温脱毒培育脱毒苗,并在隔离网室内扩繁后应用于生产,这是目前控制人参果病毒病较为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武威市已经在当地人参果主产区大力推广这一技术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设施蔬菜中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膜下沟灌、膜下滴灌、膜下渗灌,后两者属微灌范畴。试验表明,这些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能、省工、增产和提高产品品质的优点。例如一个种植面积为667米的日光温室,每茬蔬菜用水约200立方米,使用滴灌系统后可节水60%左右;温室内湿度降低20%左右,地温可提高2℃,病害发生减少,农药投入减少30%,提高产品品质,温室内蔬菜增产20%,可提高收入20%。若滴灌结合施肥,可减少肥料淋溶损失,同时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倍,因此利用微滴灌结合施肥,可减少肥料的施用量50%左右,可以说是“一节多效”。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种植人参果的技术已经成熟,但要在冬季生产出优质高产的人参果,还需要一些与当地土壤、气候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文章是作者在生产过程中总结的技术要点,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