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十三五"以来中国生猪市场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市场特点,同时对后期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十三五"以来,受生猪生长周期性变化及环保政策影响,中国生猪存栏量降至历史低位,但规模化程度和养殖水平均有所提高,生猪出栏量及猪肉产量有增无减,加上猪肉进口保持高位,国内猪肉供给逐渐由偏紧趋于平衡。猪肉需求有所回暖,但增幅不明显,主要以季节性波动为主,并呈现结构性变化。受供给变化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生猪养殖利润逐年缩减, 2018年甚至出现连续亏损。预计"十三五"后期中国生猪供需格局较为宽松,生猪及猪肉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禽肉生产和消费稳步增长,肉鸡作为主要家禽品种,养殖规模不断提高,远高于其他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鸡肉对猪肉的替代效应增强,价格创历史新高,进口量也呈大幅增长态势。在分析近年来全球及国内鸡肉生产、贸易、消费的基础上,阐述现阶段中国肉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种源、疫病、环保、药残、品牌建设等方面,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展望未来,中国肉鸡产业将加强转型升级,企业着力于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力度,肉鸡产业链整合加速,一体化发展加快,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看,洋猪肉大量进口一方面将倒逼国内生猪产业从小、散、乱向规模化集中演进,另一方面有望真正通过规模和技术的普及压低生猪成本。"分析师冯永辉认为,"短期看,较高的进口量及预期将对生猪走势带来压力,并且美国也在增加屠宰场,养殖量和屠宰量都要上去了。"冯永辉分析称:"对于赚取差价的囤货者而言,价差就体现在进口猪肉产品含税后到岸价与国内猪肉产品的差别,而根据种类,如肋排、后臀尖等不同部位,价差也会  相似文献   

4.
《云南农业》2012,(2):61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的限制发展。猪肉价格的涨幅趋势,都影响着未来生猪养殖业和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受成本增加、环保约束、疫病频发等因素的制约,未来生猪供给将受影响,而猪肉消费需求势头不会减弱,未来猪价中长期将呈  相似文献   

5.
乔金亮 《农家参谋》2014,(11):26-26
近来随着猪肉价格上涨,网络上有人撰文预警美国猪肉将"兵临城下"。其实,各国猪肉出口的难度都较大,我国猪肉产品进口绝大多数是猪杂。我国猪肉自给率接近99%,进口猪肉数量对我国猪肉供需平衡影响很小。中美两国生猪养殖成本究竟如何?我国是否会大规模进口猪肉?我国生猪产业如何提高竞争力?我国猪肉生产成本确实高于美国。据测算,我国生猪养殖成本约为每千克12元,而美国养殖成本则为每千克8元至9元。  相似文献   

6.
2015年上半年,广东省生猪市场行情总体上呈先抑后扬的运行走势。生产方面,生猪产业保持平稳发展,但增速缓慢;市场方面,猪肉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小幅提高,6月份猪粮比稳定在绿色正常区域运行。受猪价上涨的带动,上半年生猪养殖效益实现扭亏为盈。深入剖析了生猪养殖成本效益及后期市场走势,针对面临的养殖成本过高、猪周期缩短、疫病多发态势等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广东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品之一,其消费量一直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猪肉质量及安全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猪肉品质及安全性,养猪行业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养殖模式。生猪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化养殖可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养殖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规模会导致成本的大量提高,从而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文章主要对养猪行业中的生猪适度养殖模式进行探讨,以此来推动养猪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1985—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存出栏量、猪肉产量、生产布局及规模养殖场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近30年来江苏省养猪业生产结构与发展变迁特征。30年间,全省生猪养殖量呈曲折上升态势、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其中年出栏500~2 999头的养殖场出栏比重逐步增加;养殖区域化态势明显,苏北主产区地位确立。利用成本收益数据,比较了近10年来江苏省养猪业的成本构成、成本和利润变化情况、不同规模养猪场的成本与收益情况,结果表明: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例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猪肉的价格、产值、利润波动明显;不同规模养殖场中,小规模养殖场成本最高、利润最低,中规模养殖场利润最平稳。因此应充分挖掘全省不同经济区域的地区优势,优化生猪的产业化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的规模养殖,鼓励和扶持产供销、养殖-加工一体化、组织化生产;建立完善产业监测预警体系,保障养猪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品之一,其消费量一直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猪肉质量及安全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猪肉品质及安全性,养猪行业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养殖模式。生猪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化养殖可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养殖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规模会导致成本的大量提高,从而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文章主要对养猪行业中的生猪适度养殖模式进行探讨,以此来推动养猪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猪肉进口量急剧上升,可能会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调查我国猪肉进口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猪肉进口增加的原因,并重点分析了猪肉进口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提出了鼓励适度进口,提高生猪养殖水平以及加强对猪肉质量安全监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猪肉畜牧产品在我国肉产品消费中长期占有优势地位,是广大消费者所青睐的肉产品种类。猪肉消费量的提高也使得生猪养殖产业获得迅速发展,生猪养殖逐渐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进步,但由于生猪养殖密度和养殖数量的不断提高,疾病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通过对生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和症状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猪养殖中细菌性疾病的良好防治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在青海省的生猪产业发展中,随着各种生猪产业优势区域扶持政策的落实,优势区原有的资源优势、生产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和加工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优势区域在稳定青海省生猪产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也凸显出一系列问题: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经营效率偏低;猪肉加工技术装备水平落后,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农发行出台《关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未来3年,全行计划安排500亿元信贷规模和资金,集中用于支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意见》提出,要全力支持猪肉中央及省级储备,有效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场供应;大力支持生猪养殖,支持猪饲料生产,夯实生猪养殖基础,降低企业养殖成本,大力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顺应生猪养殖发展趋势,有效解决环保、疫病防控问题,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深刻把握山东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优化路径对于推动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山东省的生猪出栏量、养猪业产值、规模化程度均呈稳定上升趋势,生产格局特征呈现"·—S"型,价格波动特征明显,人均猪肉占有量呈阶梯式发展,养殖利润与风险并行,外向型特征明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政策效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应从加强宣传培训、鼓励扩大规模、开展市场需求调研以及完善政策监督等方面优化山东省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最大的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国,猪肉产量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广东在经济快 速发展的同时,生猪养殖规模也稳居全国前列。但广东的生猪生产不足以满足本省猪肉需求,每年还需要从广西、 湖南、海南、福建及江西等临近省份调进生猪。了解广东生猪生产变化,将有利于调整广东生猪生产模式、提 高生猪产量。对《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的生猪生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的生猪产能从改革开放前 期的快速增长阶段到“十一五”之后趋于平稳;生猪产能正从经济快速发展的珠三角地区逐渐向粤西、粤北地 区转移;生猪养殖效率不断提高,养殖规模正从最初的“小、散、乱”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当前广东生猪 产业面临用地难、环保压力加大、疫病持续、养殖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重大疫病防控、打造 安全生产环境,加强养殖设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合理规划生猪养殖、推进生态化养殖,优化政策、 提高养殖户养殖意愿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广东省生猪产业向高效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猪肉是我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蛋白质来源。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到消费者的饮食安全。近些年,随着规模化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猪疫病的发生流行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并且很多疾病发生十分复杂,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腹泻疾病是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发生流行率较高的一类常发病和高发病,会严重威胁到养殖场的综合效益。作为饲养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猪腹泻疾病发生的具体原因和传播途径,然后探讨该种疾病的防治策略,旨在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饲料博览》2005,(4):49-49
2004年我国生猪生产稳步增长,猪肉消费普遍上升,肉价上扬,养猪效益提高,生猪产品出口量增加,贸易顺差扩大,生猪市场总体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2005年我国生猪市场又将发生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价格走势、养殖效益、规模化水平、消费与进出口等方面的深入剖析,该文认为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整体充足,能繁母猪存栏量回调不及预期,全年猪价低位运行,但波动幅度有所趋缓。猪价的持续低迷使得生猪养殖行业全面亏损,经历了“史上最长亏损期”。与此同时,猪肉消费量重新恢复到非洲猪瘟前的水平,生猪产业素质也不断增强,进出口回到正常水平。展望2024年,随着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预计生猪产能窄幅波动。排除异常因素影响,预计一季度猪价或继续保持相对低迷态势,二季度开始将逐步好转,下半年行情总体会好于上半年,但受国际形势、政策调整、消费者信心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仍存在不确定性。为应对潜在风险与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毫不松懈非洲猪瘟等重大疾病防控、多措并举拉动猪肉消费增长、提升行业预警能力和稳定市场不安情绪、优化库存管理和拓展冻品库存销售渠道、加大力度落实产能调减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猪肉作为中国国民食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人们的餐桌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作为猪肉消费大国国内猪肉供不应求需要进口猪肉供人们消费。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的发展水平落后于国际领先者,企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资金不足,生猪养殖户的融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这种状况有望得到解决。回顾了中国生猪养殖户传统的融资方式,说明其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融资难题,指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当前最适合生猪养殖户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稳定生猪产量,保障猪肉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是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SCP范式,深入剖析了山东省生猪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提出了发展规模养殖、打造猪肉品牌、提高行业壁垒和加强政府引导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