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农资人。我是企业老总,现在手下几百员工,他们对我十分尊敬,我也和他们打成一片。我和他们一起在淡季里游山玩水,感受团结友爱,我给他们每个人可以发展的空间。以前起步阶段,也做过一些不合规的产品,但是现在,我明白赚钱不是目的,我每年都开发新产品,质量可靠,货真价实,和客户的关系也从生意变成了朋友。  相似文献   

2.
<正>一、太多人,已经丧失了耐心我收到了一条留言:刚从上家公司离职,找工作找了七八份都没有满意的,焦虑。于是我回复:如果有人告诉你找七八份都没有满意的是正常的,你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好了,我告诉你,这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反倒那些每次没找几个就确定了的才危险。如今我创业,招人筛简历,有一种人我基本会直接pass,不会约面试。这种人通常连续好几份工作都做不满一年,有的只有四五个月。甚至,有的人给我投简历的同时,他也才刚进现在的公司几个月。因为这种情况通常说明:很可能他是个极其没有耐心,极其容易厌倦的人。  相似文献   

3.
<正>职场上,有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有人生怕别人舒服,尽量让别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还有一类人生怕别人不舒服,尽量让别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网上有个做猎头职业的人说,我们猎聘的老总有几十万年薪的,也有几百万的,甚至有过千万级年薪的老总。有人问这些老总有什么本质感觉上的不同,我的回答是,越是高薪的老总在与其交往中他会越让你感觉到舒服。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我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  相似文献   

4.
打工,就是让老板替你交创业的学费"给"永远比"拿"受欢迎有一个叫格林的人,爱财如命,从来不会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一点。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游玩,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一个朋友立刻伸手救他,并对他说:"格林,把你的手给我,我拉你上岸。"听到朋友的话,格林紧紧地把手缩到背后,宁可在河里挣扎,也不愿把手伸给那  相似文献   

5.
<正>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说的人生之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为什么有的人走得好,有的人却是一团糟?按说,每个人的走法都不同,一个人就是一条路。近日想得有些眉目了,归一下大类,其实只有四种走法。第一条就像吕布走的。我坚信一点,无德之人,绝对是无谋之辈。这人反复无常,有奶就是娘。在逃亡期间,袁术不肯收他,还是刘皇叔纳了他,却趁人家去攻打袁术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据说,184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出现后,大批人涌向矿区,有个人也去淘金,但他不加入人潮,而是在人们必经的一条河上摆渡,也“淘”得了大量金子。中国花卉种植热出现时千军万马搞生产,也有部分人做起了“摆渡生意”,发了财。他们就是大大小小的个体花商。这批人曾经是花卉流通的主力,现在也在发挥重大作用,那么他们现在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正>你会说话吗?如果你被问及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会说话吗?"如果你扪心自问这样一个看似"俗不可耐"的问题时,你对自己的信心又有几许?说话,真的是太过重要了!其实这是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一方面,自己在人前争相告白"我,会说话!"一方面,又在嫉妒别人的口才与才思敏捷,常常脱口而出:"他,真会说话"!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职场人士都有过这几个疑问:为什么我做了很久却没有升职?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却没有加薪?为什么别人跳槽工资翻倍,我却老是在同一个水平跳来跳去?答案其实很简单,你碰上了效能天花板:你的个人价值被你的工作效率给限制了,顺便也挡住了你逆袭翻盘的道路。效能天花板的高低,决定着你职业前景的好坏。来对照看看你还有哪些职场天花板需要突破吧。一、时间效能:你需要一点专注力时间的利用率低是拉低效能的第一大  相似文献   

9.
平时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疏忽的小东西,其实也一样蕴藏着美丽。关键在于你是否将它当作美丽的事物来看待。以前常常有文章介绍利用白菜心、胡萝卜制作小型盆栽点缀。但具体实施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那些玩意儿太寻常了,不容易带给我们新奇的感觉。如果利用的是平时看不到实际生长形态的那些植物进行同样的实验,我想最终带给我们的就会有一点儿完全不同的异国情调,起码是异乡情凋。看到别人利用吃完柚子后留下的柚子籽粒,种植出绿意盎然的小巧盆栽,我就大彻大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走进公园、花园、植物园,欣赏繁多的花木和优美的景致时,也许从未想过专业化和距离感的问题。但是,奥地利人注意到了,“不要太专业化”,成了他们造园的一个原则。这是记者在奥地利馆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何谓不要太专业化?他们解释说,就是造园时不惟园林而园林,不刻意采用复杂的设计,不给人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感觉。而是充分考虑到园林的使用者——人的感受和需要,追求一种自然、简单与和谐,提高园林与人的亲和力。也就是说,让园林成为人们身边随意点缀、见缝插针的绿色使者,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并且功能多样化,使老百姓看了之后有一种亲近感,能在自家房前屋后模仿。这样,用不着过多宣传,种花养草  相似文献   

11.
纸上的交流     
两位美国人正在西班牙旅游。一天,他们走进一家小餐馆去吃午餐。两个人都不会说西班牙语,餐馆的服务员也不会说英语。他们想使服务员懂得,他们  相似文献   

12.
酒中别意     
<正>聚众喝酒,难免比比酒量。能喝的人自然是风华绝代,淡定从容。万瓶丛中过,片醉不沾身。不能喝的人,就只能酒肉穿肠过,乙醛血中留了。当然喝酒图的就是一个痛快,坐在那里旁观别人喝酒,实际上是非常无聊的事情。我曾有一次因故不能喝酒,看着六七个兄弟喝得热火朝天,说着一些看似聪明绝顶其实毫无逻辑的话,自己却在那里旁观,根本无法融入其中。三五个小时下来,身心疲惫,还不如放开喝一场。有了这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惨痛教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为什么总是想着不可能?其中的原因在于第一是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缺乏自信。第二是不愿意面对失败的结果。第三是害怕别人不认同。很多人认定的不可能的事,其实都不是胡编乱造,绝无可能的,因为大多数认定的"不可能的事"根本就没达到"异想天开"的水平,他们甚至对于自己能做到的事,也不敢想象。想法是行动的最佳驱动力,它能给你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思维支撑点。  相似文献   

14.
<正>读过一个故事。有两只饥饿的狼经过一片肥美的草地,一只狼大喜,而另一只却嘲笑道:"你能吃草吗?""不能。""那你高兴啥?""我可以告诉羊啊!"这个故事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启发,很多平凡的人怨天尤人,责怪上天不公,怨恨别人不给自己机会。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只看见眼前看似无用的"草",却看不到隐藏在"草"背后的的"羊",机会往往与我们擦肩而过。20多年前,有一个农村孩子,高考落榜后他和几个老乡来到南方一个大城市打工。打工的这家工厂是私人企业,老板为人和气,脏活累活总是与工人抢着干,但工人的工资与同行相比很低。他的老乡纷  相似文献   

15.
<正>照片上的盆栽杏树,是我前年年底栽种的,从画面上谁都难以看出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对我来说,其背后却有一个较长的话题。我的家乡种杏树比较多,我从小就喜欢种杏树,时不时见到杏树幼苗就挖回去种在院子里或空地上,有时也把杏核种在地里,春天就长出了幼苗,不几年就可以吃到自己种的杏子了,觉得很有趣。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一直在军队工作,多年来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很少,总是东奔西走,南征北战,仅住过的城市就  相似文献   

16.
炎炎盛夏,假如你的阳台上有一盆开着青蓝色花的蓝雪花,你烦躁的心际会不会因那清新纯净的蓝色,而拂过一丝清风?2008年,我与蓝雪花在某花卉论坛有过一面之缘。炎热的夏季,它的淡青蓝色花给了我一丝清爽的凉意,让我念念不忘(图1)。喜欢蓝雪花简洁的造型,明快的色彩,成簇而生的绚烂。从2009年起,我就开始播种蓝雪花。到今年,它来我家已有3个年头了,我对蓝雪花的认识也在逐日加深。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正牙科医生牙科医生约翰每次给病人动手术前总要同他们谈一会儿话,尽可能解除他们的紧张感。有一次他同一位当警察的病人谈了几句后,便问他是否有什么问题。"我只有一个问题,"警察不安地说:"我从没给过你罚款单吧,是不是?"鸡毛掸子老师:"有一种东西,浑身长满漂  相似文献   

18.
炎炎夏日步步逼近,饮料市场也展开了激烈竞争.对饮料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来说,不开发新产品就等于坐以待毙,而新产品抉择失误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实,人们夏季选饮料是很讲究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冰"一下,而是以解渴和清凉解暑为主,并给机体补充一定的营养和电解质.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作者随文附来的照片要么图象模糊,要么背景杂乱,要么亮度不够,要么色彩失真,一旦请他们重拍,所得到的又大多是“不会拍照”的答复。何况很多植物的最佳观赏期一年只有一次,失败了很难补救,因而造成许多遗憾。为此,我们决定从本期起开设《镜头看花》一栏。为什么不称之为“花卉摄影”呢?因为我们想淡化摄影的色彩。作为一本园艺刊物,我们大量需要的是能真实反映植物风貌的写实照片,而不是艺术摄影照片。因此我们不是要教大家多么多的摄影技巧,让大家拍出多么艺术的纯粹摄影作品。而是想使一些根本不会拍照的朋友,学会拍下他们养过或看到的花儿,并且能达到清晰、完整、色彩逼真的效果。也就是说,普及一点实用摄影基础知识和经验。同时希望大家能从此养成经常给花卉拍照的习惯。我们先推出一篇连续性的文章,由北京有丰富摄影经验的段东泰先生撰稿。大家看过之后有什么具体问题,欢迎来信告诉我们,我们将在文章连载结束以后,另外请有关专家解答。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有位诗人,她笔下的月亮能牵动半个夜的冷冷清光,有一种"冰冰"的声音。大陆有位文学泰斗,他笔下的月亮也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这些都不是我心中喜欢的月亮,我喜欢的是正月十五闹花灯时的月亮。在彩灯的映衬下,那喧闹的气氛,使月色有了一种娇美而温暖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