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7,(7):89-93
由于水稻直播栽培具有省工、省力、低成本的技术特点,使其得以在我国迅速推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直播水稻生产发展现状,以及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直播稻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直播水稻发展很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及机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详细介绍了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体系和机具,并对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直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旱直播水稻(Oryza Satita)的种植研究的进展。研究表明旱直播节水、省时、省工,并具有增产潜力。同时也阐述了旱直播水稻高产的生理原因及相关主要种植技术,为今后从事旱直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旱直播水稻(Oryza Sativa)的种植研究的进展.研究表明旱直播节水、省时、省工,并具有增产潜力.同时也阐述了旱直播水稻高产的生理原因及相关主要种植技术,为今后从事旱直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安全生产关乎我国粮食的安全供应。水稻种植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极为成熟,其种植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直播技术、移栽技术等,每种种植方式都会对水稻的产量、质量等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具体阐述了直播水稻技术的特点及栽培要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安全生产关乎我国粮食的安全供应。水稻种植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极为成熟,其种植方式有很多种,如直播技术、移栽技术等,不同种植方式会对水稻的产量、质量等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水稻直播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整地做畦、种子处理、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直播对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生产。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旱直播水稻及种植机械化的研究进展,以成都平原为例,概述水稻旱机直播的关键生产技术,以期为水稻旱机直播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水稻直播的优势,同时就仪陇县水稻高产直播栽培技术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水稻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的20%,总产量为世界的34%,居世界第一;单产高于世界单产水平(3648kg/hm2)居第6位(6024kg/hm2).水稻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种植机械化程度很低.乘坐式水稻直播机的研究成功,进一步推动了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步伐,对提高水稻产量、节约水资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水稻种植,主要适应于气候适宜的水稻种植地区,简化了栽培程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新型栽培方法.它适应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水平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水稻单季稻种植面积上升,水稻生产规模化提高,以及直播稻栽培除草技术逐渐成熟,适合直播的高产、抗倒伏、矮壮品种的选育成功,因此,直播机的研制成功及配套直播技术发展,为发展水稻机械直播提供了成熟条件.2BDZ-10型乘坐式水稻直播机具有作业效率高,节本省工,操作简便等优点.在适应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市场需求十分广泛,且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洪泽县直播水稻发展现状,通过对直播水稻与机插水稻、手工移栽水稻等不同稻作方式产量、效益的比较,在有效控制直播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提出了直播水稻风险防范技术,以期为洪泽县及其他直播水稻种植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市水稻的种植方式有移栽和直播两种,移栽主要是手工插秧;直播是以人工撒播为主,主要在红旗镇、大致坡等乡镇。主要介绍了当地水稻种植中所应用的抛秧技术,机械摆栽,机械直播,机械点播,机械插秧等栽插技术,可有效减轻劳动输出,提供生产效率。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机械直播技术与机械插秧技术的推广,并建立工厂化育秧,实现育秧商品化,为水稻的高淳稳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直播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播种效率高的水稻栽培技术,虽然目前在我国有些地方已经采用了这项水稻种植技术,但大部分地方还是采用的人工播种的方式,效率比较低,且耗费劳动力。本文论述了水稻直播技术的特点,阐述了水稻机直播技术的优点,对水稻机直播技术的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以期为推广水稻直播机更好地应用、加快我国机械化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直播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一直以来我国水稻以育秧移栽淹水种植为主,水资源不足成为限制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该问题,水稻旱直播迅速发展起来。为促进我国水稻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综述了水稻旱直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水、节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栽培模式。同时也阐述了水稻旱直播关键技术,分析了水稻旱直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为今后水稻旱直播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直播技术推广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作为一项高效、便捷的栽培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已有超过3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但绝大多数仍采取人工撒播的方式。为推进我国水稻直播的机械化,降低水稻生产的成本,同时解决人工撒播存在的问题,提升水稻种植的质量与效益,文章针对水稻机直播技术推广当中关键的技术性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推广工作提出建议。1水稻机直播技术推广中的关键问题水稻机直播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发挥明显的节约成本以及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省五河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有着良好的水稻种植气候环境,进行大量的水稻种植。近些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务工,农业生产中出现缺少劳动力的现象,因此,需要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生产的效率。然而,目前在安徽省五河县的水稻种植中,主要以直播和手工插秧的方式进行水稻种植,影响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进展。文章主要以五河县为例,分析目前水稻种植的现状与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人工直播技术在中国南方大量采用带来的效果,基于中国南方4省420个农户574个水稻生产周期的投入产出数据,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技术效率3个角度,多维度考察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播技术采用显著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2)直播技术采用对水稻土地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3)直播技术采用降低水稻技术效率,但是在区分农户种植规模情况下,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增加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该影响变得不显著。因此,水稻直播技术采用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背景下的重要应对策略,该技术变化是中国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重要体现。另外,种植规模小的农户为了节约劳动力,可以承担一定程度的产量损失,表明水稻生产方式已经从集约式完全转变为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为发挥人工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应挖掘该技术的优势和潜力,着重完善其配套设施和条件,如平整土地和土地互换,并进一步推动直播技术在达到一定水稻种植规模的农户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江苏淮安楚州区直播水稻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稻直播方式,可省去育秧与插(抛)秧生产环节,具有节省用工和秧田、减轻劳动强度等优势。为促进直播稻种植技术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高楚州区水稻种植水平,在总结直播水稻生育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围绕提高水稻生产种植效益,在引进精量穴直播技术的基础上,开展试验研究,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本文阐述了勉县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引进的背景,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示范产生的效应,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水稻机直播技术在浦东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探讨了浦东新区水稻机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重点从主要种植方式、运用机直播技术的条件、机直播种植模式、机直播推广区域以及推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市郊推广机直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直播是指水稻不经过催芽、育秧和移栽环节,直接把种子播种在大田的一种简约栽培方法。它是水稻种植史上最早应用,目前各水稻种植还均有应用并逐渐扩大应用的一种水稻生产技术。根据大田整地和水分管理,水稻直播可分为水直播、旱直播、半旱直播和旱播旱管四个类型。水直播是固始县目前应用较普遍的直播方式,产量水平与常规生产相当,每667m2产生经济效益120元。20世纪90年代,固始县农技人员在分水乡进行小面积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积累了一定经验。近年来直播技术逐步推广到东、南部张广、郭陆滩、南大桥等乡镇,面积400hm2,主要应用在籼型水稻种植、籼改粳水稻种植和专业合作社水稻直播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