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森林视听味嗅景观美是指森林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各方面的美学综合景观。在美学、林学、声学和旅游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将现有视觉景观较好的森林进一步提升改造。通过采取增加彩叶树种、合理布局香化植物、开展植物造景、根据植物物候特征实现季相变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营建措施、引入人文特色文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实现宜人、可亲近、天人合一且与周边环境相容的全方位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2.
岳麓山风景林季相特色植物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岳麓山风景林季相特色植物的调查及分析,阐述了利用植物季相变化的自然美。有意识地营造各种季相特色林木,对于提高岳麓山风景林的美学价值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调查了西湖风景名胜区植被及重点景观植物现状,分析了景观特色,结果表明:由于受人为干扰和长期破坏,原生林已退化为次生常绿阔叶林或灌丛,在植被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次生性。经过多年的人工造林和绿化栽植,景区的植被大部以天然次生植被为主。从植被现状看,目前的各个森林植被类型季相变化不甚明显,层次结构单调,色彩变化少,群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效果还较差。  相似文献   

4.
风景林景观建设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风景林景观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独特性,影响风景林景观效应的因子诸多,有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有风景林自身的林相,季相,时态和林龄等,通过分析诸多因子与风景林景观效应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建设风景林景观应从风景林的景观特色,从风景林与地形地貌,生物资源,旅游活动要求,历史文化的关系出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的景观资源用于景观艺术创作,能够形成一个充满生机、赏心悦目的绿色自然环境。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造型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中都极为丰富。在安康汉江两岸景观建设中,强调营造植物景观的季相美,重点阐述色彩之季相美、果实之季相美和造型之季相美,提倡增加乡土植物的配置,满足人们的依恋情结并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植物造景可通过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在不同区域的配置,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色彩、造型、果实等景观配置带给人们心理的愉悦与享受,共同形成汉江两岸独特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6.
针对林场范围内(森林体验基地、办公区、住宅区)代表性观赏植物季相变化的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植物季相构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通过结合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抚育等经营方式,优化树种组成,完善和丰富植物种类,提升森林季相景观,提高森林康养水平,以利于森林康养基地和青少年森林体验活动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指导陕西关中地区的园林植物配置,以杨凌示范区为例,选取100种常见园林树木进行物候调查。梳理实验材料展叶、开花、果实呈色和秋季叶片变色等物候相出现的时间及色彩特征,总结杨凌当地的季相景观变化特点;同时结合各园林树木季相变化特征提出植物配置的建议,为杨凌及关中地区绿化树种选择和树种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营造植物秋季景观是利用植物秋季的季相变化特征,合理布置,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造景中运用树木物候相变化进行植物景观配置,从而表现景观的时间与空间之美。探讨了利用不同植物的秋季观赏特点,如观花、观果、观叶、观姿和观干枝五个方面,以及利用植物的不同配置形式,如平面布局中的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和垂直布局中的单层次和多层次的配置方式,来营造秋季景观。  相似文献   

9.
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调查了植物资源状况,分析了植物景观的组成、结构、质量、季相变化等特点,提出了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造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具体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木本植物物候相的更替鲜明地显示出自然景观外貌及其色彩的季节变化,成为园林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植物造景工作中,恰当地运用木本植物的物候相变化及其组合物征进行配植,可以增添空间构图的韵律,显示时间演变的节奏协调不同时段之间景观季相的匹配关系,从而表现景观的时间与空间之美。  相似文献   

11.
在对普陀山植被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景观美学价值进行全面梳理和挖掘。包括普陀山植被的结构和外貌美学特征;普陀山特色植物的景观美学价值;普陀山独特的寺庙古树风景林、沙滩风景林、海滨风景林、地带性风景林、垂直性风景林的景观美学价值。研究结果可为普陀山的植被保护、景观建设、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西宁都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现状分析,提出丰富森林景观,突出森林林相和季相特征,展示植物景观多样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东阳市南山森林公园创建时植物景观较为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春季植物景观资源更为稀少的实际情况,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为指导,通过"面"上大面积大尺度营造壮观风貌,"线"上沿公路步道沿线打造美丽林带,重要节"点"突出视觉亮点等,探索了公园春季森林景观的改造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物候观测法对福建农林大学内108种园林树木进行物候观测,记录其周年物候数据,采用频率分布型法对植物景观物候动态进行分析并进行物候季节划分;基于物候季节划分结果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福建农林大学内15个植物群落季相景观进行评价并构建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福州物候季节划分为春夏秋3季;春季以发芽、展叶、开花为主要物候,夏季以开花结实为主要物候,秋季以结实、秋色叶、落叶为主要物候。3季中春季美景度最高,夏季最低;各季节影响美景度的主要景观因子各有不同,并据此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对南亚热带地区开展城市园林树种物候观测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为营建地域性季相景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齐风超 《绿色科技》2019,(17):61-62
针对北方公路绿化中植物景观季相变化单调的现状,通过对北方地区适生园林植物季相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来营造丰富多彩的公路景观,以期促进公路植物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北方地区公路景观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浅议白云山生态风景林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山作为台州市城市的历史记忆,生态风景林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白云山生态风景林建设的思路,以人为本、结合自然环境、体现地方特色、生态优先原则,提高城市森林林分质量,推进生态风景林在城市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西省靖安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生态风景林景观资源现状分析,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该公园生态风景林规划进行探讨研究,提出新的景观开发策略,以期创建多树种,生态交流结构稳定,具有区域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景观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18.
风景林的景观质量评价是森林景观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是风景林建设的依据。章以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两二水库风景林作为研究试点,采用美景度评判法进行风景林质量评价以及生态风景林的营造,以期为我省各地风景林景观的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上海后滩湿地公园中植物应用形式进行探讨,介绍了公园的植物种类,对于植物生活型、多样性、季相变化、配置形式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后滩公园在植物物种的选择和应用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植物种类丰富多样,重视乡土植物和抗逆植物的选择和应用;二是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明显,色叶植物和常绿阔叶植物搭配合理;三是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结合道路、水体、建筑打造不同的景观空间,丰富了景观层次。  相似文献   

20.
1概况王顺山森林公园位于篮田县东南部山区,在秦岭山脉北坡中段,距西安市60km,距商州市40km,改道后的312国道贯通其中。公园面积1269hm2,海拔高为600~2339m,最高峰玉皇顶海拔为2359m。这里气候温凉湿润,雨量充足,地形地貌奇特险峻,有奇峰博物馆之称。森林景观独具特色,季相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已成为游人观光、旅游之胜地。2景观资源特点2.1优越的地理位置该公园位于西安市、商州市之间,交通极为方便,可引入性强,客源充足,是开展森林旅游的理想场所。2.2生物资源丰富森林公园生物种类繁多,有森林植物870种。其中,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