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季蜜龙眼属于热带生态型龙眼品种,其花芽分化不需要低温诱导,而且能一年多次开花结果,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出现同一株树中新梢、花、幼果及成熟果同时存在的现象,不利于栽培管理,也难以获得高产,导致四季蜜龙眼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通过引种并对其栽培管理和产期调节技术进行研究,本文综述的四季蜜龙眼包含四季龙眼、四季花龙眼、双季龙眼等一类一年多次开花结果的热带生态型龙眼品种的栽培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自主研制的龙眼复合催花剂进行不同用量、不同使用时期和不同龙眼品种的催花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龙眼复合催花剂催花,能有效提高龙眼成花株率、雌花率和成穗枝率,最佳用量为每株 850~1 360 g;不同品种上催花效果为石硖>储良>大乌圆、桂香;较好的催花时期是12月26日,其次为3月20日、11月20日、1月20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无公害催花剂替代目前莲雾产期调节所用的有机磷农药催花剂的莲雾产期调节技术。【方法】以6 a生的‘粉红种’莲雾为试材,在3月初对植株进行轻度修剪后,等植株长出的第2次梢成熟时,对植株进行产期调节处理,处理包括单独或组合用栽培措施及催花剂(自行配制的一种叶面肥MP或对照的乐斯本)。【结果】2 a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环剥、遮光、断根与催花剂(MP或乐斯本)组合处理的莲雾的平均株花穗数和株产量都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处理,而该组合处理中催花剂用MP与乐斯本之间的平均株花穗数和株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平均株花穗数在200穗以上,平均株产在70 kg以上。所有处理间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差异都不显著。【结论】用自行配制的无公害催花剂MP替代目前莲雾产期调节所用的乐斯本等有机磷农药催花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反季节龙眼保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开始 ,我们在茂名地区开展了有关龙眼产期化学调控研究 ,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宜于本地的龙眼产期化学调控技术 ,并于 2 0 0 0年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验收鉴定。但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及其变化多样 ,目前该技术还不够成熟 ,特别是反季节龙眼催花率不稳定 ,花期延长 ,有的甚至长达 30多天 ,导致花果同树问题突出 ,果实生长期易遭遇高 (低 )温强光辐射和干旱等不良条件的影响 ,从而制约了该技术的全面推广。本文就如何提高反季节龙眼果实质量特别是防止裂果作了初步探讨。1 选好品种、施药时间和施药量 ,提高促花效果  选择对温度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5.
氯酸钾对龙眼催花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龙眼(Dimocarpuslongana)使用氯酸钾进行催花这一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龙眼使用氯酸钾催花的关键技术:施用的方法、施用量、施用时期等。对氯酸钾的催花进程和催花效果列表陈述,认为氯酸钾用于龙眼的“正造”催花,效果较稳定;用于“反季节”催花,效果不稳定。对影响氯酸钾催花效果的一些因素:品种差异、地域的差别、气候条件、土壤质地以及树体的管理水平进行概述。对一些有争论的关键措施:使用氯酸钾后是否需要控梢?抽花穗后是否需要控“冲梢”进行探讨。指出使用氯酸钾催花在生产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氯酸钾催花技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栽培条件下,龙眼花芽分化期所需的低温条件为10~14℃。但自从氯酸钾(KCl O3)应用于龙眼催花成功后,龙眼在高温季节也可以完成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但龙眼属于花芽与叶芽同体,在温度高于18℃且湿度较大时,花芽容易转化成叶芽,导致催花失败。为了防止龙眼在高温季节采用氯酸钾催花后的“冲梢”,以提高龙眼反季节催花的成花率,2005年特开展本研究。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在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农场果园,供试龙眼品种为4年生储良和石硖,株行距为5 m×5 m。供试药剂有纯KCl O3、15%多效唑、绿芬威1号、40%乙烯利、金丰牌高浓度细胞分裂素…  相似文献   

7.
以"桂冠早"龙眼为试材,随机选择12株长势相近植株施用氯酸钾,设置叶面喷施、土施、叶面喷施+土施和对照(清水)等4个处理,观测不同处理开花结果状况,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果实品质,明确氯酸钾对龙眼成花和花期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氯酸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龙眼成花,降低落果率并提高产量,但果实品质会受到一定影响。12月初施用氯酸钾对龙眼正季开花有一定的推迟作用,但推迟效果并不显著。其中,催花效果最好的是叶面喷施+土施处理,土施次之,叶面喷施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氯酸钾对不同生长状态下的龙眼促花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眼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特产水果,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在一般管理状态下生长的龙眼果树,普遍都存在着开花结果难、产量低、大小年明显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龙眼生产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农业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了氯酸钾对龙眼正造和反季节促花都有一定的效果,可实现龙眼在不同季节都能开花结果,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龙眼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仅就龙眼不同生长状态下施用氯酸钾促花的效果进行试验,以期确定理想促花效果的龙眼生长状态。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氯酸钾,含量为99.75%,福州第一化工厂生产,供试…  相似文献   

9.
根据福建省热区的气候条件,针对莲雾开花结果的特性与设施栽培的特点,提出莲雾设施大棚宜采用钢架薄膜大棚,其技术参数为:跨度8m,高度4m,边柱高2.5m,顶棚高1.5m;每3m立一柱,每1m支架1根;里层覆盖40~50目防虫网,外层覆盖薄膜。总结了以产期调节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环节,包括:种植密度,幼龄树管理技术,产期调节技术实施时间、控梢方法及其肥水管理,催花技术实施的枝梢表象及有效药剂组合,催花后的树体及花果管理。  相似文献   

10.
龙眼产期调节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龙眼是厦门市同安区的主栽水果 ,栽培面积达0 83万hm2 。由于品种单一 ,采收期集中 ,导致龙眼经济效益低下。为延长果品供应期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同安区经济作物站、同安第十二中学生物教研室合作 ,引进台湾产期调节新技术 ,对五显镇后塘村坂垄尾辛依南的龙眼树进行催花保果试验。 2 0 0 0年 6月 2 6日催花后 ,花穗、果实发育正常 ,果实于 2 0 0 1年元旦前后成熟。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供试品种为白壳早种 ,共 4株 ,1991年种植 ,树冠直径 5m ,树高 3 3m ,树势中等。 2 0 0 0年春未抽花穗。果园土质属沙壤土。催花药物为…  相似文献   

11.
"花必来"龙眼促花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 90年代后期 ,自我国台湾在龙眼上用药物促花取得成功后 ,泰国引进该技术并加以完善 ,成功地生产出反季节龙眼。广东、福建、广西等地也做了化学药物处理诱导龙眼反季节开花结果的试验 ,取得了成功。说明药物可以取代低温对龙眼起到成花的作用 ,但为了达到促花效果的稳定 ,必须有整套技术措施。笔者等经过反复的探索和系统试验 ,总结出一套配合药物促使龙眼四季开花的促花技术 ,即施用“花必来”(湛江海洋大学配制的复方催花肥 )促进龙眼成花。“花必来”促花技术从 2 0 0 0年开始已在粤西各县、海南、广西等地试验 ,在雷州半岛和海南…  相似文献   

12.
氯酸钾对储良、石硖龙眼催花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眼是极典型的亚热带果树,在常规栽培条件下,除了树体营养积累外,冬季12月至翌年1月间,要有一段相对低温(10~14℃)期才有利于花芽分化,这对于海南地区来说极难达到,因此,海南龙眼常年歉收。20世纪90年代末,台湾省将氯酸钾用于龙眼花期调控技术引进大陆后,全国各龙眼产区先后使用该项技术进行验证试验。但由于不同龙眼品种对氯酸钾的敏感程度不同,且气候、土壤等因素也影响氯酸钾催花效果,因而各地的试验结果也不尽相同。本试验是针对海南主栽品种储良和石硖龙眼进行催花效果比较,以期获得较科学的数据,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与探讨凤梨释迦在广西最佳产期调节的促花修剪时间,以15年生凤梨释迦植株为试材,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6,7,8,9,10月进行修剪处理,调查与统计各处理的成花与着果情况。结果表明,不同修剪处理时间凤梨释迦反季生产的成花与着果情况有差异,从成花率、着果率、裂果率、果实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等综合考虑,7月开展促花修剪的综合表现要优于其他月份,是广西凤梨释迦冬期果生产的最佳催花修剪时期。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龙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70 a(年)以来,我国龙眼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龙眼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采后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领跑国际同类研究。建立了国际上资源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级龙眼种质资源圃,杂交育种培育出有不同香气、留树保鲜期长、成熟期配套、优质丰产等优异性状的适宜轻简化栽培的系列新品种;利用新育成的不同熟期龙眼品种,结合催花技术和生态差异选择,在我国实现龙眼鲜果的周年供应;研发出了龙眼安全保鲜物流新技术;先后构建了龙眼的基因组草图和精细参考基因组图谱,促进龙眼基础研究进入了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时代。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龙眼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台农17"菠萝品种夏季催花难的技术问题,采用乙烯利400、600,1 000 mg/L 1~2次,1.0%、1.5%、2.0%电石2次,1.0%、1.5%、2.0%电石2次+乙烯利600 mg/L 1次对菠萝植株进行催花研究,比较不同处理对开花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乙烯利催花处理植株的开花及果实成熟均比电石催花提早;单一乙烯利催花1~2次,菠萝抽蕾开花率在0~51.67%;单一电石催花2次,抽蕾开花率在82.22%~85.55%;电石两次+乙烯利1次催花,抽蕾开花率达98.89%~100%。电石及电石+乙烯利催花处理小果数目及果形指数极显著高于单一乙烯利处理。说明1.0%~2.0%电石2次+乙烯利600 mg/L1次(每次间隔2 d)是夏季"台农17"菠萝品种理想的催花方法。  相似文献   

16.
龙眼新品系——四季花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在国际果品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特色水果,但龙眼大小年结果、鲜果不能周年供应市场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选育能周年开花结果的优良龙眼品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管理状态下的龙眼普遍都存在着开花结果难,产量低,产期集中,大小年明显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技术落后或树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造成的。有研究表明,只要技术条件适宜或施用某些氧化剂满足龙眼某些生理需要,就可以使龙眼在任何季节开花结果。本研究利用三  相似文献   

18.
龙眼花期调控技术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安龙眼栽培面积达 1 5万hm2 以上 ,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大部分龙眼采收期集中在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鲜果供应期短 ,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本试验采用花期调控技术 ,人为地调控龙眼开花期 ,达到推迟或提早采收期 ,对调节龙眼鲜果的市场供应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施用氯酸钾对龙眼进行催花是台湾屏东科技大学颜昌瑞博士发明的技术。这一技术源于寺庙周围因受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而出现多次开花结果的现象的启发。福建农林大学叶明志教授研究认为 ,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能促进植物细胞中氧化 (酶性…  相似文献   

19.
龙眼促花早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龙眼发展很快 ,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是 ,由于目前龙眼主栽品种成熟期相近 ,成熟期集中于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 ,产期过于集中 ,品种较为单一 ,结构不合理 ,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造成旺季价贱 ,贮运加工不及造成烂果等问题 ,严重影响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因此 ,提早或推迟龙眼开花结果 ,从而提早或推迟龙眼成熟期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此 ,开展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2 0 0 1年在广西大学农学院 8~ 10年生石硖龙眼园进行。设喷施PP3335 0 0mg/L (处理Ⅰ )、PP3335 0 0mg/L +乙烯利 4 0 0mg/L(处理Ⅱ )、乙烯利…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氯酸钾对龙眼催花效应以及不同梢期的施药效果,开展了催花试验,施用氯酸钾的处理先抽发新梢再抽发花穗;而对照没有抽发新梢也没有抽发花穗,施用氯酸钾效果明显,氯酸钾可能会促进龙眼花芽分化。此外,枝梢呈浓绿或淡绿时施药,会出现枝梢先抽一段新梢,然后再在新梢顶芽抽生花穗,花穗质量一般,抽花率较高;而在枝梢上部幼叶呈红褐色时施药,可从新梢顶芽直接抽生花穗,花穗质量好。但抽花率较低。因此,施药时间要选择在新梢未完全转绿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