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几例新型仔猪腹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对近来多省份流行的仔猪腹泻病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研究其防治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病原菌分离、镜检、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动物试验等方法对该病进行综合研究。从多个发病养殖场的腹泻仔猪病变部位分离到一株魏氏梭菌,并探索了其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当前发生的严重仔猪腹泻与感染魏氏梭菌密切相关,采用治疗魏氏梭菌病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及利用灭活自场疫苗对其预防效果均明显。  相似文献   

2.
从广东四会地区某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肠管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疑似猪魏氏梭菌的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鉴定、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为魏氏梭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高敏,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等耐药。  相似文献   

3.
我国主要经济动物魏氏梭菌分离及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分离于7种经济动物的98株魏氏梭菌疑似物进行理化性质鉴定表明,分离菌符合魏氏梭菌特征。中和试验证实,分离于兔、狐狸、貉、水貂、麝鼠、犬的菌株均为A型;分离于鹿的菌株85.4%(35/41)为A型,14.6%(6/41)为C型,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动物魏氏梭菌感染以A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以某农户养兔场疑似梭菌性下痢的发病兔的肝和各段肠管做为病料进行了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纯分离培养、厌氧环境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毒素检查、泡沫肝试验等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通过毒素检查,也证明了腹泻兔肠道内有毒素存在。细菌学检验结果与魏氏梭菌完全相符合,确定从病死兔分离到的细菌为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5.
无菌采取内蒙古通辽市某羊场病死羊肠道内容物、肝脏和肺脏,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从十二指肠内分离到的1株疑似致病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再将其通过魏氏梭菌多重PCR试验、魏氏梭菌ELISA试验及16S rRNA PCR试验进行鉴定。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经细菌生化试验、多重PCR试验、ELISA试验和16S rRNA试验均证实此分离株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菌与序列号为HQ808749.1(美国)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遗传距离最近。结果表明,该羊病例所分离的致病菌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  相似文献   

6.
黑鹿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大型食草动物,学名为Cervus unicolor,是我国的特产动物,有较高的研究、经济价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性喜水,雨后活动频繁,常到溪涧喝水或沐浴.即使冬季,也常流连于水塘,故名之"水鹿".目前黑鹿人工饲养数量较大,但该动物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控尚缺乏经验.本实验室从某动物园发生"猝死症"的观赏黑鹿肠道中分离出1株梭菌,通过对该株梭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和动物接种等试验,确诊此次黑鹿致死原因为魏氏梭菌感染.应用魏氏梭菌分型血清确定魏氏梭菌分离株的血清型为A型.由于该病没有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本文同时探索了魏氏梭菌灭活苗的制备工艺,提出了防治黑鹿魏氏梭菌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疑似兔魏氏梭菌病例中分离到一株魏氏梭菌菌株,对其生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用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药物敏感性最高,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8.
从某规模猪场病死猪肠内容物中分离出1株疑似魏氏梭菌的细菌,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经鉴定该菌为魏氏梭菌,通过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头孢哌酮、阿米卡星敏感;对氟哌酸、氯霉素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和四环素耐药。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沈阳市一奶牛小区奶牛发生猝死,在病料中分离到1株有荚膜、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分离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培养后能形成溶血圈。根据发病奶牛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生化试验结果鉴定出该分离菌株为一株魏氏梭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该菌菌株可致小白鼠发病死亡,并从试验致死的小鼠病料中分离到了与死亡奶牛病料相一致的细菌。从而确诊这起奶牛猝死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0.
对送检的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病死獭兔进行临床剖检、病理学变化观察,并作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到魏氏梭菌;将该菌纯培养物接种小鼠引起死亡,经毒素中和试验证实为A型性魏氏梭菌。表明魏氏梭菌是引起本次獭兔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山东青岛某兔场病死兔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厌氧培养、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小白鼠毒力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A型魏氏梭菌,对小白鼠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研究表明,利用多重PCR方法诊断兔魏氏梭菌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分离于某犬场的魏氏梭菌疑似物进行厌氧培养、生化鉴定、动物接种、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同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等措施,确定该犬场发病的原因是感染A型魏氏梭菌,敏感药物有氟本尼考、氯霉素、替硝唑等.  相似文献   

13.
以A型魏氏梭菌贵州分离株为材料,提取染色体DNA,经PCR扩增和酚:氯仿抽提回收得到242bp的α-毒素基因部分片段,用地高辛标记制备了α-毒素基因探针。该探针不与埃希氏大肠杆菌、都柏林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细菌的DNA样品发生反应,只与魏氏梭菌DNA样品呈阳性反应,能检出300pg的DNA样品;应用探针对40株魏氏梭菌进行了Dot-Blotting检测,结果与生化试验鉴定的符合率达到90%,表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应用于临床上魏氏梭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兔抗魏氏梭菌 α-毒素 Ig G致敏马红细胞建立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该诊断试剂与魏氏梭菌标准株的培养上清液发生特异的凝集反应 ;在 PB缓冲液中不自凝 ;与其他致病菌培养上清无交叉反应。对现场分离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其生化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 97.2 %,可用于兽医临床上魏氏梭菌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魏氏梭菌可引起牛、羊、鹿、马等家畜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严重。A型魏氏梭菌不但可引起家畜肠毒血症,还可以引起人食物中毒、气性坏疽等症。犬A型魏氏梭菌病国内未见报道。1988年黑龙江某军犬基地,长春某宾馆警犬及兽医大学研究所实验用犬,先后发生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病症,采血便、心血、肝及脾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获得了3株魏氏梭菌,经鉴定为A型。用该菌试制氢氧化铝灭活苗,对40只小鼠做了免疫试验,15天后攻毒获100%保护。用猪血清试治病犬  相似文献   

16.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从疑似山羊魏氏梭菌病例中分离到一株细菌,通过厌氧培养、显微镜镜检、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该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梭菌,使用药敏纸片法进行分离菌株药敏性试验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分离菌对常见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头孢噻呋敏感性最高,对多西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耐药,以期为山羊健康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从一例病死山羊组织内分离到一株致病性细菌,通过鉴别培养、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证明该病原菌为羊致病性A型魏氏梭菌;毒素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同时含有α和β2两种毒素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昆明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从试验致死的昆明小鼠病料中分离到了与病死山羊病原相一致的细菌,从而确定A型魏氏梭菌为引起该山羊死亡的主要病原菌。本试验结果为该羊场魏氏梭菌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0年7-8月,青海省同德县某乡藏系棉羊猝死,经对其中两只症状典型病死着羊病料分离培养,分离到数株疑似魏氏梭菌。通过肠内容物毒素检查、纯培养物毒素测定和毒素中和试验,证实致病力较强的两株为C型魏氏梭菌。毒价测定最小致死量均大于500小白鼠MLD。  相似文献   

19.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也称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以病畜多种器官出血、急性病变和突然死亡、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俗称"肠毒血症"。贵州某规模化猪场莱乌猪发病,笔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观察、实验室诊断、细菌分离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最后确诊为魏氏梭菌感染并给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山东省莱芜、泰安、潍坊等3个养兔场发生疑似梭菌性下痢的病兔体内分离到3株魏氏梭菌,鉴定为A型。利用该分离菌株和A型魏氏梭菌标准株(CVCC37)所产外毒素经甲醛灭活并加入氢氧化铝胶佐荆吸附浓缩后制备了A型魏氏梭菌类毒素疫苗。对该疫苗分别进行了安全性检验、有效免疫剂量试验和接种家兔1~23周血清中抗毒素(Ab)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魏氏梭菌外毒素用0.3%甲醛32h能够彻底灭活,并最大可能地保持其抗原性;制备的魏氏梭菌类毒素疫苗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用野毒株和标准株制备的类毒素疫苗对家兔的有效免疫剂量为2mL/只,免疫保护效果可靠;采用野毒株和标准株制备的类毒素疫苗免疫接种家兔后第2周血清抗毒素效价迅速升高,到第4周达最高峰,分别为6.6 log2和7.125 log2,较高抗体滴度维持约17周后缓慢下降,至23周时血清平均抗毒素滴度仍维持在4.0 log2和3.4 log2以上,所以,该类毒素疫苗的免疫保护期可以设定为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