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虫生真茵是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从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Holotrichia oblita(Fald.)分离出一株真菌,并采用浸渍法初步研究了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虫生真菌为金龟子绿僵茵(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随金龟子绿僵茵孢子浓度的升高,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孢子浓度为2.1x104、1.9×105、2.2×106、2.0×107、1.8×108个/ml时,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0%、65%、90%、100%和100%.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 model,TDM)对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结果说明该菌株对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及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人员采用浸渍法,在室内生物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KMa0107菌株对马铃薯块茎蛾2~4龄幼虫的毒力,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了其致死剂量和致死时间等致病效应。结果表明,绿僵菌KMa0107菌株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具有良好的侵染致病作用,接种处理后各龄幼虫的感病死亡率随接种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用  相似文献   

3.
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比较了供试杀虫剂对两种试虫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对两种金龟子幼虫的毒力差异较小,其它各类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显著高于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毒力。其中新烟碱类药剂对两种试虫毒力差异最大,如啶虫脒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高于华北大黑鳃金龟159.61倍,另外,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两种试虫毒力也相差了85.73倍。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及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人员采用浸渍法,在室内生物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KMa0107菌株对马铃薯块茎蛾2~4龄幼虫的毒力,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了其致死剂量和致死时间等致病效应。  相似文献   

5.
金龟子绿僵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虫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棉花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vasinfectum)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的3个供试菌株对3株枯萎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Ma55抑制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加入Ma55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当浓度为3.25×106 cfu.mL-1时,5 d后,对3株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超过70%。Ma55液体振荡培养20 d获得的无菌发酵液对3个枯萎病菌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9.86%、56.99%和57.09%,对它们的分生孢子产生及分生孢子萌发也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未发现金龟子绿僵菌与棉花枯萎病菌菌丝间有重寄生现象。上述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对供试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是营养竞争、空间竞争及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1979—1983年在河北省54个县调查了地下害虫的地理分布和危害程度.从采集的大量昆虫标本中,已初步定出了60个虫种,其中包括金龟子50种,金针虫4种,缕蛄2种,拟地甲2种及麦根蝽象等.根据害虫危害程度和生态条件将全省划分为六个自然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优势虫种.目前,地下害虫发生趋势是:蛴螬十分严重,如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在某些地区具有发展趋势;蝼蛄危害减轻,例如华北蝼蛄.作者认为,河北省低平原区仍是重要防治区,在麦田主要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细胸金针虫,在玉米田要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黄褐鳃金龟等,在花生田防治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  相似文献   

7.
金龟子的幼虫叫蛴螬,它广布全国、全球,是为害农作物最严重的地下害虫之一。金龟子有1000多种,常见的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等几十种,其成虫、幼虫都是植物的主要害虫,尤以蛴螬为害最甚。有时一种为害,有时几种混生为害,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蛴螬可为害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果树、林木、苗圃、蔬菜、花卉、特种经济作物和牧草等。  相似文献   

8.
<正>7.冀东地区花生田蛴螬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单位名称: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评价单位名称:唐山市科技局课题研究明确了冀东地区花生田蛴螬的优势种为暗黑鳃金龟(占比78.29%),及其在冀东地区的发生规律、防治关键时期(花生结荚初期)。分离、筛选出2个对蛴螬致病力强的绿僵菌菌株MaT07和MaT12,毒力测验结果:两菌株(孢子浓度1×1010个/升)15天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82%、  相似文献   

9.
两株杀鞘翅目害虫Bt菌株的生物活性及杀虫蛋白基因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掘对鞘翅目害虫具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菌株和杀虫蛋白基因在生物防治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杀鞘翅目Bt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检测与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山东省各地土壤中分离的66株Bt中筛选获得了两株对鞘翅目昆虫具有杀虫活性的菌株B-DLL和B-JJX,并采用SDS-PAGE和PCR-RFLP方法对其杀虫晶体蛋白和杀虫基因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DLL和B-JJX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龄幼虫14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60.0%,对暗黑鳃金龟1龄幼虫14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和76.7%,对柳蓝叶甲3龄幼虫5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3.3%和46.7%。菌株B-DLL的伴孢晶体呈圆形,B-JJX的晶体为近方形,两株Bt的伴孢晶体主要为130 kDa的蛋白,两株Bt均含有新的cry8类基因,而不含cry1、cry2、cry3、cry4/10和cry7等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生防菌绿僵菌与常用杀菌剂之间的相容性,本文检测了8种常用杀菌剂对生防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QC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供试杀菌剂与绿僵菌的相容性均比较差,同时对绿僵菌菌株QC的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10%苯醚甲环唑和50%多菌灵相容性最差,即使在稀释浓度10 000倍作用下对绿僵菌QC菌株菌丝体生长抑制率可达到100%,几乎完全抑制绿僵菌菌株QC菌丝生长和孢子的萌发。其他6种化学杀菌剂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绿僵菌菌株QC的抑制作用也是极强。因此,在田间施用杀菌剂时,需避免这几种化学杀菌剂与绿僵菌菌株QC的混用,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条件下,利用昆虫病原线虫中的四个品系对我国北方主要蛴螬敏感性进行测定表明:Steinernema glaser NC34对暗黑金龟子Holotrichia morosa(Waterh)幼虫具有较高致病力,2000~4000条/头致病率达到90.0~93.3%,Steinernemasp.NC513致病力稍差,S.feltiae Agriotos及S.bibionis Otis更差.大黑金龟子对上述四个线虫品系均不敏感.研究表明,线虫在土壤中可以自由移动寻找寄主,与寄主接触48小时后即可使寄主发病.线虫在体内发育繁殖,使寄主体内物质消耗殆尽,表皮破裂后线虫进入土壤寻找新的寄主,6天之内即可在新寄主上寄生增殖,形成新的传染病原.  相似文献   

12.
Injection of conidia solution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isolate CQMa102 into the hemocoel of Periplaneta americana 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s of the total hemocytes of the cockroach. P. americana eliminated large amount of the spores efficiently by phagocytosis and nodulation.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immune system of the cockroach was hardly injured after injected with high dose spores, and the higher dose of spores was injected,the higher mortality of the insect was. However, low dose injection strengthened the immune ability of the insect in certain degree. The saline slightly induced the immune reaction of the insect.  相似文献   

13.
旨在确定莱氏野村菌Nr 5772 菌株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为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以甜菜夜蛾幼虫为实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莱氏野村菌Nr5772 菌株分生孢子对甜菜夜蛾3、4、5龄幼虫的LC50和LT50。结果表明莱氏野村菌5×109个孢子/mL 对甜菜夜蛾3、4、5 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4.44 d、4.48 d 和4.85 d,LC50分别为2.71×106个/mL、5.61×106个/mL 和1.75×107个孢子/mL。莱氏野村菌Nr5772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孢子浓度越高、幼虫龄期越低则致病力越强。  相似文献   

14.
以623×276、7501×283高粱杂交种及其三系亲本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54±1)℃高温、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处理,时间低于36h时,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种子活力下降不明显。当处理达24h时,623 ×276、623B、283R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比其对照明显升高。处理达36h时623A比其对照也明显升高。(2)种子在老化过程中,随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的电导率并不一定等速率升高,在某处理时间段则下降。(3)从种子的发芽,活力、电导率变化综合分析,两个品种及其三系种子耐老能力存在差异,632×276、623A、623B、283R、7501×283相对较耐老化而其它三系种子抗老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绿僵菌后的病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和绿僵菌后,虫体颜色及外部形态均发生相应变化。其组织切片观察研究表明:两种供试菌株的致病过程基本一致,只在侵染速度上有所差异:绿僵菌侵染速度较快,而且其破坏裂解组织的程度远大于白僵菌。白僵菌菌株015处理24 h后肠道内未见萌发的孢子,组织没有发现变化;48 h,附着于甜菜夜蛾体壁外的孢子开始萌发;72 h体腔内明显的菌丝段,各组织器官均受到感染,之后进入体内的菌丝不断增殖,脂肪体、肌肉组织、消化道发生病变解体;120 h后,菌丝突破虫体,在体外形成菌丝层。较之于绿僵菌菌株060,72 h时菌丝充满血腔,肠壁细胞也受到严重侵染,肠腔内出现菌丝,部分菌丝突出体表,菌株086,96 h时各组织均解体。  相似文献   

16.
五岳寨苏云金芽孢杆菌资源多样性分析及杀虫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离筛选高效广谱野生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并对五岳寨地区苏云金芽孢杆菌资源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温度筛选法进行菌株分离筛选,光学显微镜下观测菌株的晶体形态,通过PCR-RFLP和SDS-PAGE法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蛋白分析,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从土壤中分离得到72株Bt菌株,共包含13种cry基因,9种基因组合,另有8株未鉴定出基因型,SDS-PAGE蛋白分析发现这些菌株主要表达130、90、50 kDa蛋白;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有20株对小菜蛾和棉铃虫具有高效毒力,另有4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有高效毒力,其中2株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0%。五岳寨地区苏云金芽孢杆菌资源丰富并具有良好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7.
CO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3种CO2浓度(700×10-6、 500×10-6、 350×10-6) 模拟实验表明: CO2浓度增加使小麦籽粒的蛋白质、 赖氨酸、 脂肪含量增高, 淀粉含 量下降, 品质得到提高; 玉米则相反, 其蛋白质、 赖氨酸、 脂肪含量随CO2浓度升 高而减少, 淀粉含量略有增高, 品质有所下降。 700×10-6的小麦籽粒粗蛋白、 赖氨酸、 粗脂肪、 粗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