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上海地区夜蛾的危害主要有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同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可危害数百种植物,也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的小孔;3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  相似文献   

2.
从2016年起,北京市昌平区不断有莓农反映草莓田出现大"肉虫子"危害,部分棚室受害较重。为全面了解其发生种类、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为莓农开展防控提供依据,2018—2020年,于每年8月至翌年5月对昌平区主要草莓生产园区展开调查,记录相关发生情况,对部分不易识别的幼虫,通过饲养获得成虫,逐步明确北京昌平新发夜蛾科幼虫有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3种,其中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最为常见。上述3种害虫的幼虫在9—12月草莓开花期前,主要为害叶、嫩枝等,低龄幼虫喜取食嫩枝,造成枝芽破碎、叶片穿孔或仅存叶柄,随着龄期的增加,甜菜夜蛾和棉铃虫可取食周边叶片造成缺刻、大穿孔,果实膨大后,3种幼虫均可取食果实,但田间仍以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较为常见。最后,根据发生特点,从生态防治、理化诱控、药剂防治3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是夏秋季蔬菜的主要害虫,由于其发生量大、食性杂、食量大,对蔬菜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常用的药剂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防效较好,但高龄幼虫的抗药性却很强,为了筛选对斜纹夜蛾高龄幼虫有较高防效的低毒安全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不同虫龄幼虫的室内和田间防效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2008 ̄2009年在桂林市六县一区应用性诱剂开展了防治荔浦芋斜纹夜蛾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性诱剂对斜纹夜蛾雄蛾有明显的诱捕效果,在全州和荔浦2个示范区,单个诱捕器平均每日诱蛾量分别为27.3头、48.0头。通过诱捕斜纹夜蛾雄蛾,能显著减少斜纹夜蛾在田间的产卵量和幼虫发生数量,全州和恭城2个示范区产卵量分别减少77.8%和82.40%,幼虫发生数量分别减少90.8%和93.09%;同时能使荔浦芋叶片受害率减轻42.4%。应用性诱剂防治荔浦芋斜纹夜蛾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试验观察发现:斜纹夜蛾主要以第1代、第2代幼虫危害园林草坪,严重影响园林草坪的景观效果。斜纹夜蛾卵块孵化率及低龄死亡率与相对湿度有极大关系。6月底~7月初的雨日直接影响第2代幼虫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6.
香蕉园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斜纹夜蛾在海南各地的香蕉园普遍发生为害。主要危害香蕉的苗期和生长期。初孵幼虫一般群集于香蕉叶片背面取食下表皮和叶肉。仅留上表皮,呈窗纱状,之后蕉叶失绿卷缩。二三龄后幼虫开始分散到叶面或附近的叶片上为害,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为害严重时。除主脉外。将整叶吃完。在香蕉苗期,斜纹夜蛾往往还取食心叶或咬断嫩茎,导致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斜纹夜蛾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以幼虫为害作物,低龄幼虫群集叶背啃食表皮及叶肉,3龄后分散吃叶,造成叶片缺刻,4、5龄为暴食阶段。因其体表蜡质层坚韧,农药不易渗透,防治困难。甲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又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草莓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夏秋两季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花与花蕾,严重影响草莓生产。为此,我站从2002年开始,建立观察田,对草莓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2005年是斜纹夜蛾重发生年,但在草莓高效栽培示范区通过科学防治,草莓叶受害率控制  相似文献   

9.
杜邦安打等几种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斜纹夜蛾是夏秋季蔬菜主要害虫 ,其发生量大 ,食性杂 ,食量大 ,给蔬菜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常用的杀虫剂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防效较好 ,对高龄幼虫的防效却不理想。本试验比较了杜邦安打、除尽、农地乐、米螨、绿色功夫等药剂对斜纹夜蛾不同虫龄幼虫的室内和田间防效 ,旨在筛选出适用于防治斜纹夜蛾不同虫龄幼虫的低毒安全药剂。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  15 %杜邦安打 (美国杜邦公司 )、10 %除尽悬浮剂 (美国氰胺国际公司 )、2 0 %米螨悬浮剂 (美国罗门哈斯公司 )、5 2 2 5 %农地乐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2 5 %绿色功夫乳油 (英国…  相似文献   

10.
甘蓝夜蛾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学俭 《蔬菜》2002,(12):29-29
一、分布与为害 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L.)又名甘蓝夜盗蛾,各地都有分布,以北方发生较重。 甘蓝夜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和甜菜等,其中以甘蓝、秋白菜、甜菜受害最重。幼虫共6龄,具有群集性、夜出性、暴食性。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啃食叶肉,使叶片残留表皮,  相似文献   

11.
以10种杀菌剂为试材,以百菌清和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大田草莓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且稳定,在第3次喷药6 d后,防效分别为30.86%、28.22%。通过对草莓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唑醚·乙嘧酚、吡唑醚菌酯、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抑制作用,均高于清水(CK1)处理。通过对比,说明吡唑醚菌酯、唑醚·乙嘧酚、腈菌唑、四氟·肟菌酯大田防效稳定安全,可用于西昌地区温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条件下草莓抗旱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草莓栽培地温室内湿度,对不同草莓品种进行控水和干旱胁迫,研究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后不同草莓品种生长和产量对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中‘埃尔桑塔’重度胁迫后,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采收期和产量降幅均最低,‘欧宝’次之。重度胁迫后,‘埃尔桑塔’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采收期和产量分别为14.88 mg/g、2.31μmol/m^2·s、112 d和1454.85 kg/666.7 m^2,分别较对照(CK)降低14.24%、56.58%、21.13%和28.97%;‘欧宝’为15.36 mg/g、1.12μmol/m^2·s、108 d和1401.46 kg/666.7 m^2,分别较对照(CK)降低18.12%、62.91%、21.74%和29.22%。且水分胁迫后,‘欧宝’和‘埃尔桑塔’的效益排在前两位,建议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首选‘埃尔桑塔’和‘欧宝’进行控水和降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以草莓为试材,进行田间小区和大棚控制试验,研究调查了施用公主岭霉素后草莓植株性状和果实性状的变化,以期明确施用公主岭霉素对草莓生长及果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以公主岭霉素水浸提液灌根,"公主四号"和"公主三号"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2.46%和84.57%,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8%和18.15%,且定植后草莓幼苗在株高、叶柄长、叶长、叶宽、叶数、径冠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其中叶片大小和叶数的差异显著。移栽后的最佳灌根浓度为100×稀释液。该研究中叶片喷雾、灌根及喷雾与灌根协同施用,3种不同的施药方式下草莓生长的物候期均无明显变化。在草莓果实性状方面,灌根处理较其它2种方式显著,草莓最大果质量和平均果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18%和13.79%,且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实硬度比对照显著提高。综上表明合理施用公主岭霉素可促进草莓苗势和果品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草莓品种对炭疽病抗性的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沈阳农业大学草莓试验园的发病草莓植株上分离获得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以6个草莓主栽品种为试材,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点滴接种、菌片接种和喷雾接种3种方法均能使供试草莓植株感染炭疽病,其中以喷雾接种法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据此建立了草莓对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以菌悬液在植株6叶期喷雾接种,接种适宜孢子量1.0×105个/mL,保湿时间48h,接种后5d调查叶片病情和接种后7d调查叶柄及匍匐茎病情。草莓品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红颜属感病品种,丰香表现中感,哈尼、新明星表现中抗,而玛利亚和吐德拉抗性较强,此结果与其生产上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半地下日光温室栽培的7个草莓品种的生育期及生物特性的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1)‘甜查理’早熟性好,‘章姬’、‘红颜’和‘枥乙女’表现为晚熟;(2)株高最高的是‘章姬’,最低的是‘丰香’;(3)叶片数最多的是‘幸香’,最少的是‘美国2号’;(4)结果数最多的是‘幸香’,最少的是‘丰香’;(5)果梗长度最长的是‘枥乙女’,最短的是‘丰香’。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rty-one strawberry genotypes were evaluated for supporting the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the strawberry aphid (Chaetosiphon fragaefolii), a vector of several strawberry viruses. A pure colony of C. fragaefolii was initiated from eggs collected from field strawberry leaves in Fall 2013. In Spring 2014 greenhouse-grown strawberry plants with four to five leaves were placed in screened cages (16 genotypes/cage) and five aphids were placed on each plant. After 30–32 days, the number of aphids in each of four developmental stages was counted on each plant. Total aphid numbers/plant ranged from a mean of 33 on Fragaria chiloensis CFRA 48 (PI 551459) to 279 on F. × ananassa ‘AAC Lila’. Cultivars with relatively low numbers of aphids included ‘Bounty’ (106 aphids), ‘Mira’ (114 aphids), and ‘Annapolis’ (115 aphids). This experiment, part of a larger project on aphids and virus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the cultivated strawberry, will inform decisions in the strawberry breed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17.
为了不断推进草莓产业发展,提升日光温室草莓种植经济效益,丰富可与草莓套种的厚皮甜瓜品种,选取5个优质厚皮甜瓜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与草莓进行套种栽培,通过比较田间长势、果实外观、果实品质等指标,筛选出适合与草莓进行套种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结果表明:雅州蜜与草莓进行套种时,心糖含量达到16.50%,坐果率达到98.67%,具有...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蔬菜品种,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草莓日光温室复种指数,实现增产增收,通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每栋标准温室可采收鸡腿菇1000kg,较普通草莓日光温室可增收1.5万~2.0万元,折合每667m2鸡腿菇产量和效益分别为2000kg和3万~4万元,同时平均每667m2草莓总产量和效益分别达到4000kg和6万~8万元,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每667m2总收益可达9万~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草莓育苗及定植、鸡腿菇菌棒制作及覆土栽培、套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荔枝粗胫翠尺蛾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危害广东地区荔枝龙眼尺蛾的田间调查和鉴定,发现原来报道的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Inoue)]属种类鉴定错误,其种类应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对粗胫翠尺蛾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幼虫分5龄,符合Dyer生长规律;成虫存在性二型现象,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羽状;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荔枝和龙眼的嫩梢嫩叶,在广东地区1 a发生7~8代,幼虫老熟后吐丝缀连相邻的叶片成苞状,并在其中化蛹;卵散产,以嫩叶叶尖和叶缘落卵最多;在室内26℃恒温饲养,卵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4和6.67 d,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76、2.80、3.42、3.89和5.16 d,成虫产卵前期为1.63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