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免耕播种和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为主要内容,具有减轻土壤风蚀、水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的实际效果。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耕地持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加快我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呈加剧趋势,已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改革传统农业的耕作制度,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抑制沙尘暴、节本增效等作用,不仅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概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及内容,介绍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情况,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两方面阐述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及农民增收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改革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对改良土壤性能、增肥地力、蓄水保墒、抑制沙尘暴、节本增效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说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6年秋季,河北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目标,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积极推广玉米机收、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三秋"作业投入拖拉机113万台,玉米收获机1 600台,秸秆还田机79 200台.全省完成玉米机收75.6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1 761万亩,机耕2 642万亩,机播小麦2 180万亩,其中保护性耕作76.3万亩.  相似文献   

6.
深入开展农机化推广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工作必须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提高技术投入的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上,以进一步搞好农机化推广工作,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大力推广适宜我市农业生产急需的各类新型机械,重点推广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唐县属农业大县,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以上。近年来,高唐县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工作,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广以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农机化新技术,积极探索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面积显著增加,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为农民增收明显。到2011年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增加到1360台,玉米机收率达到86.6%,小麦免耕播种机670台,小麦免耕播种面积29.6万亩,机械化回收秸秆近万吨。  相似文献   

8.
2012年,黑龙江省将围绕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保护性耕作、玉米收获机械化和水稻钵体育秧机械插秧4项农机新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为充分发挥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  相似文献   

9.
《农机科技推广》2004,(12):41-45
◇名家视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推进农业机械化再上一个新台阶1-4推广先进实用农业工程技术加快现代农业技术进步2-4大力推进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贡献6-4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做更大贡献10-4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11-4◇本刊特稿推广弓棚经验推进农业“三增”1-7推广了望台1-9耕种机械化趋势与需求2-7大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2-9农机科技兴粮行动计划3-4国内外排灌机械发展趋势3-6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4-4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4-7国…  相似文献   

10.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6,(2):F0003-F0003
平定县农机局在省、市农机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战略,以实施农机化工程项目和农机化重点技术为载体,大力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牧草机械化种植与收获加工技术示范工程、优质小杂粮机械化生产加工示范工程、设施农业机械化配套工程、机械化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林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等项目工作,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拓创新唱响平定农机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免耕播种和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为主要内容,具有减轻土壤风蚀、水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的实际效果。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耕地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加快推进我区农业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应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农机化宣传引领临汾保护性耕作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低碳、环保、高效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技术革命.新旧技术变更,舆论宣传先行.农机化宣传工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供了理论知识、扶持政策、技术培训、典型经验等信息传播平台,服务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全过程,引领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到目前为止,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3.3万hm2,实现增收节支效益2805~2895元/hm2,保护性耕作技术成为临汾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亮点,经济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十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项目之一,它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等作用,不仅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保扩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开展都市型现代农机化研究 2008年,北京市将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研究探索都市型农机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发挥农机推广工作的科技支撑作用,为京郊农民增收做出贡献.①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工作.总结京郊保护性耕作技术,完善小麦保护性耕作试验,为全面实现保护性耕作项目验收做好技术准备.②开展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在完成市农委设施农业机械化项目的基础上,深化试验内容,扩大示范面积,做好财政部下达的设施农业机械化项目.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农机化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基于溧阳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产生正效应,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连养臻 《山西农机》2009,(10):24-24
屯留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2004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县,经过5年的连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面积达到5333.3hm^2,推广辐射面积达到6666.7hm^2,总面积达到1.2万hm^2,占到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5%。通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强力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屯留县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机科技贡献率,每年为农民直接节本增效2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7.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5,(5):F0003-F0003
高平市农机局围绕农业调产和农民增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面做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农机安全监理、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等工作的基础上,2005年认真实施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积极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农机局领导班子在召开例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保护性耕作现场农机局局长陪同市长马四清(左1)、副市长李天胜(右3)在保护性耕作现场视察工作实施保护性耕作 确保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应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节本增效为中心,因地制宜、示范引导、重点推进,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耕作,标准化经营,大力发展外向型创新农业,抓好支柱产业的生产加工、保鲜、储运的机械化,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机械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农业机械化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了3个主要特点:一是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今年秋季,河北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目标,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积极推广玉米机收、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三秋作业投入拖拉机113万台,玉米收获机1600台,秸秆还田机7.2万台  相似文献   

20.
屯留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推广,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的认识过程、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由粗到精的技术升华过程。从1994年开始,屯留县农机局在机械化旱作农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业的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基本确立了以作物残茬覆盖地表为核心的免耕、少耕、深松免耕、深松少耕等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证明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具有高产优质、肥田、节水、节支、省工、省力的特点,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了可持继发展战略和绿色有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