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优77是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的高产抗病、早晚兼用舢型杂交水稻中熟组合。龙海市于1994年开始制种,1995年开始试种,经多年来示范推广,目前种植面积超过6000hm’,全省各地都已有种植。几年来龙海市种子公司对特优77制种技术进行认真探索,改进技术,制种产量从开始的豆.st/hm’左右提高到1997年春制的单产3t/hm’以上,纯度由原来的92%左右,提高到96%以上。龙海市良种场过州作业区1997年春制14.6hm’,平均单产3.42t/hm’,最高达4.50t/hm’以上。现将特优77主要制种技术介绍如下。一、根据组合特性,采取针对性的制种…  相似文献   

2.
特优559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不育系龙特浦A与盐恢559配制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于1996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特优559适应性强,凡种植汕优63的稻区均可种植。1996~1998年在苏、皖、闽、桂、粤等地累计推广种植42万hm2...  相似文献   

3.
早杂优不同播期抛栽试验初报李岳欣,杨兴气(仙游县农技站)用特优63,威优77二个组合进行早季不同播期抛秧栽培试验,结果为:特优63最佳播种期2月20~26日,威优77最佳播种期3月4~10日。一、试验地与试验方法试验地平均气温19℃,年均地温23.5...  相似文献   

4.
特优559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甫A(不育系)与559(恢复系)配组而成的舢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年从漳州市农科所引进试种,1995~1997年早季在漳州市萝城区石亭镇试种示范17hm2,现将试种结果报导如下。一、产量表现特优559在漳州地区作早、中、晚稻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5~9.ot,高者达10.st以上。1995~1997年早季在漳州市的萝城区、龙文区、龙海市、长太县等地作早、中、晚稻试种示范120hm’,一般每公顷产量8.5~9.ot’,高者达10.st以上,比对照种增产10%左右。1996年早、晚季在漳州市萝城区石亭镇新居村进行杂…  相似文献   

5.
福优77是福建省稻麦研究所选配的高抗稻瘟病,米质较好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1998年秋季,福建省种子公司委托龙海市种子公司制种20多hm2,龙海市良种场做为制种主要基地,不仅克服了福优77制种种子裂颖严重,以及黑粉病发病率高、发芽率偏低的弱点,还有667hm2取得单产300t/hm2以上的好收成,且发芽率普遍在90%以上。现将福优77秋季制种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 秋季制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关键配制福优77的不育系福伊A育性稳定,可在龙海进行秋季制种。龙海秋季制种抽穗扬花期和成熟期气温和相对湿度较…  相似文献   

6.
提高水稻特优组合制种质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优组合作为杂交水稻的一个强优势组合,在丰产性、抗病性、品质和制种产量等方面均优于汕(威)优组合。以特优63、特优70、特优77、特优多系为主在福建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推广种植面积不断在扩大,而且仍具发展潜力。但是,由于该系列组合的母本龙特甫A的生理育性不稳定,抑制了该不育系的利用潜力的发挥,并常常出现制种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育系和杂种一代纯度严重超标,给粮食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也造成了某些种子纠纷。因此,必须提高制种质量,主要技术环节是:1 进一步认识龙特甫A的育性特点11 温光互作温敏型高…  相似文献   

7.
龙海市杂交稻的种植现状与发展曾文鸿,王惠珠(龙海市农业局363100)一推广杂交稻的主要成绩(一)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自1975年开始引种杂交稻,经过两年的多点试验、示范,1977年大面积推广普及,至1995年累计推广面积400多万亩,增产稻谷220...  相似文献   

8.
豆-稻-豆高效农业种植模式试验吴建友(龙海市东泗乡农技站)东泗乡地处龙海市东部半山区。改革开放以来,枝豆等速冻蔬菜的种植发展很快,每年春、秋两季单纯种植枝豆的面积都在6000亩以上。根据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稳定粮食生产的号召,我们在春、秋两季种植枝豆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617于2019—2020年在海南多个市(县)示范种植的产量和主要性状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龙特甫A与航1号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比较突出。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主要品种示范推广。中国粮食超高产协作网龙海基地于2006年早季种植特优航1号8.53 hm2。  相似文献   

11.
天优2155是用不育系天丰A与明恢2155配组而成的早籼三系杂交稻品种,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12年在龙海市东泗乡作早、晚稻试种,表现生育期短,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粒并重,后期转色好,产量中等等特点。主要简述天优2155在龙海市种植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特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特优多系1号是漳州市农科所于1994年用野败型不育系龙特甫A与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一、特优多系丑号的主要特征特性特优多系1号属籼稻基本营养型,在闽南稻区可早、晚稻兼用,闽北及闽南高海拔山区可作中、晚稻种植。在漳州市种植全育期早稻140d左右,中稻135~140d,晚稻125d左右。熟期比汕优63略早或相当,株高110cm左右,株叶形态好,株型集散适中,主茎总叶片数16~17片,分蘖力强,分蘖起步早,成穗率较高。叶层结构理想,叶片挺直,叶色浓绿,上部三片功能叶叶角小,剑叶短且直立,后期转色…  相似文献   

13.
“特优63”双季亩产超“吨粮”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63”双季亩产超“吨粮”高产栽培技术黄德发(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农技站363002)特优63是福建省漳外1市农科所于1986年用龙特浦A与明恢63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在福建、广西、广东、江西、湖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早季,由省、市种子公司和省育种攻关组,提供13个超级稻和优质稻新品种,以当地主栽种特优63为对照,分别在东园示范片和龙海市农科所示范。每一品种种植面积6667~1334m2,管理措施基本相同。分别观察生育期和茎蘖消长,成熟时采收核定稻谷产量,并调查产量构成。结果简要报告如下。1 熟期性汕优161、新香优80、T优7889、双嘉1号和美加红等5个品种属早熟种,2月24日播种的全生长期135~139d,3月1日播种的全生长期128~131d。两优2163、两优2186、明光34S/多系1号、培矮64S/E32、特优175、华优86、华优99和201等8个品种属晚熟种,2月1…  相似文献   

15.
特优 175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的恢复系N175配制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0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诏安县于 1999年引进试种 ,2 0 0 0年在桥东等乡镇作双晚种植 ,表现产量高 ,稳产性好 ,抗逆性强 ,生育期理想 ,适应性广 ,可在全县进一步扩大种植。现将试种结果及栽培技术要点浅析如下 :1 产量高 ,稳产性好特优 175是高产的晚籼组合 ,两年试种平均产量 4 5 0kg/ 667m2 ,都比特优 63增产 ,2 0 0 0年晚季较大面积试种 ,产量达到 4 62kg/ 667m2 ,比对照组合特优 63 (4 4 2kg/ 667m2 )增产…  相似文献   

16.
宜优99是四川省眉山市裕丰种业有限公司育种研究院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R99-E37配组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龙海市良种场引进示范种植,介绍了宜优99在龙海市良种场示范种植表现及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岳优9113是湖南省岳阳市农科所用自选不育系岳4A与恢复系R9113杂交育成的早稻迟熟品种,2007年在龙海市东泗乡种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岳优9113在龙海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特优6355是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甫不育系与漳恢6355(明恢63//献党恢/IR2055)配组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水稻新品种区域审定。2004年漳州市芗城区农业局从市农科所和漳浦县种子公司引进试种,之后在占全区70%以上水稻种植面积的浦南镇示范种植。为配合该组合能更快大面积推广,芗城区农业局和市农科所对浦南镇的谢坑、园坑、东坑、吴浦等村的农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特优6355主要表现丰产性状好,  相似文献   

19.
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一种危害面积大、损失严重的病害 ,为了选择一种更有效的防治药剂 ,龙海市东园农技站引进英国捷利康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杀菌剂——— 5%安福胶悬剂进行试验 ,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药剂喷施 1次防治 试验于 1999年在龙海市东园镇农科所早稻田进行 ,供试水稻品种特优 6 3。共设 5个处理 :每公顷分别喷 5%安福 12 0 0ml、150 0ml、 180 0ml,井岗霉素 3750ml和喷清水对照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 133 4m2 。 6月 15日抽穗期喷药 ,喷药前和喷药后 15d调查病情指数 ,分析防治效果。1 2 药剂喷…  相似文献   

20.
特优10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稳产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2010—2011年特优103在福建省诏安县百亩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并提出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