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四平村,是辽东山区的一个小村.全村分10组,1485人,人均耕地1.5亩,人均山林近40亩.全村有公益林3万余亩、商品林2.5万亩.  相似文献   

2.
葡萄熟了村富人笑王瑞清靠种植葡萄脱贫致富的东银匠圪旦村成了包头近郊的闻名村。村里家家种植葡萄、苹果,全村现有葡萄、苹果种植面积722亩;邻近许多乡村不断组织人员前来参观学习,大家不住称赞。东银匠圪旦村是包头郊区哈业胡同乡中部的一个村,全村65户306...  相似文献   

3.
洪洞县苏堡镇茹去村全村280户、1100口人。红枣在该村发展历史悠久,村名曾有“枣沟”、“枣村”、“枣垛窑”之称。全村有耕地面积266.67hm^2,地处半丘陵山区,土层深厚肥沃,雨量充足,气候温暖,具有发展红枣生产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1998年2月23日,村党支部书记周聚财上任后,为改变多年来全村单一种粮食,收入甚微,年复一年,全村人仍是贫穷落后的老样子,  相似文献   

4.
位于伏牛山五垛峰下的南召县四棵树乡五垛村,海拔1700米,山高坡陡,土地瘠薄,过去曾是县里有名的高山特贫村。进入八十年代,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广植杜仲。成片的荒山集体栽,自留山、房前屋后、田边地埂发动群众个人栽,全村已累计栽植杜仲100多万株,人均200多株。目前这个村已由有名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杜仲村,逐步走上了富裕路。仅此一项全村年收10多万元,户均收1000多元,人均收300多元。从八六年开始,全村免交一切提留款,适令儿童免费入学,小学实现六配套。八七年,户  相似文献   

5.
猪街村,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乐秋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经济总收入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4元。全村共有集体林地13555.5亩。猪街村从2006年4月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大理州委、州政府提出在明晰产权中要坚持"三个70%以上"到户,即均山、均股、均利要70%到户的原则。猪街村共明晰  相似文献   

6.
榆垡森林公安派出所民警到崔指挥营村开展防火宣传 崔指挥营村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紧邻永定河,与河北省廊坊市仅一河之隔.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被人们称作北京的"南极村".环崔指挥营村四周是大片成熟的杨树林.这个回族村落共有土地3000亩,其中林地1700亩,人均拥有林地2.4亩.村支书张子荣说,"管好、用好林子,是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正>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孙喜玲,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带头人,她成立了九林种植合作社,带领全村580户1356人脱贫致富,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蝶变,取得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双赢。一心带动全村富孙喜玲的家乡大石砬村,距县城35公里,辖4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4.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1万亩。2016年,该村尚属河北省深度贫困村。全村578户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91户。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景观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我省西部农林复合经营的典型之一———甘南县音河镇 3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村的农林复合系统进行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相对丰富度及类斑丰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地块平整规范的兴全村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最低 ,优势度较高 ,地块复杂的山湾村则与之相反 ,景观类型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高 ,优势度指数最低 ,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 ,兴建村介于 2村之间 ;而从树种景观类型上分析兴全村较山湾和兴建 2村丰富 ,特别是常绿树种类型则较其他 2村丰富 ,表明在景观宜人性、美学价值方面兴全村比其他 2村优越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说,托县燕山营乡塔布峁行政村麻黄滩村是个“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灯”的村子。林业的发展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过去这个村却自然条件恶劣,风沙严重,农业生产低而不稳。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书记任文光同志组织村干部进行认真讨论。大家都认为,只有发展林业才是麻黄滩村治穷致富的根本出路。1978年,任书记邀请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全村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为了实施这一规划,任文光带领全村群众大搞植树造林,因地制宜栽植了用材林、防风固沙林、沙棘林、沙柳林等。 1978年以来,每到植树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齐  相似文献   

10.
闻名遐尔果品村马继周,贾振芳平定县冶西镇上冶头村从本地实际出发,长期坚持发展以经济林为主的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4年全村经济林总收入达到6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0%,人均果品收入超千元。上冶头村位于平定县西南部山区,与昔阳县眺邻...  相似文献   

11.
叫家乡荒山披绿温智武川县大青山乡沙湾子村青年突击队在团支部的带领下,从1979年以来,十几年如一日,种树种草,对全村的荒山荒沟进行综合治理。如今,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全村六畜兴旺,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生活。沙湾子村地处大青山北麓,是一个山大沟深、交...  相似文献   

12.
<正>东岔村是吉林省集安市林地最多的村。全村1370人,林业用地近7万亩。在这个以林为主的山区村,林改本是减轻农民负担、还权还利于民的大好事,但东岔村的林  相似文献   

13.
商都县高勿素乡杜管营村把全村的宜林地作为一个大林场来经营,实行乡、村、组、户四级联办林场的办法,级级都有责任,都能受益,充分调动了干  相似文献   

14.
宾川县帽山村自1985年以来因地制宜,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一、无意中,他们发现了摇钱树 1985年春,帽山村一位姓刘的教师从炼洞乡引进一枝“雨花露”水蜜桃接穗,嫁接后3年挂果,经济效益明显。这使帽山村的群众受到很大启发。从1987年起,全村开始大力发展经济林,到1992年全村已发展梨、桃、李、梅、  相似文献   

15.
婺源,中国最美丽的村庄.不管你在什么时候来到婺源,进入眼睛的都是漫山的绿和贯穿全村的清澈河流.远远看去,这一派清雅的山水搅动着大脑深处的记忆! 婺源之美,美在田园.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接天田园无穷碧……一幅闲适、洁幽的淡墨素描,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内乡县赤眉镇杨店村“靠”绿化发财,94年全村林业产值160万元,人均收入1300元,比1977年的51元提高了25倍,林果业单项收入670元,村集体公共积累130万元,人均积累700元,家家用上照明电,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免交提留款,学生上学免费就读。 杨店村地处内乡北部山区,过去由于乱砍滥伐,致命水土流失严重,山光水瘦地薄人穷,全  相似文献   

17.
下宽村连片办果园张马乡下宽村位于鄂河下游,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具有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优势。全村110户,500口人,185个劳力。近年来,他们坚持从本地宜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林果业,以此启动全村的经济发展。1985年...  相似文献   

18.
赤蜂市巴林左旗丰水山乡羊水山村富起来了!村集体现有300多万元固定资产不说,单村办加工厂每年就盈利1万多元.村里每年除支付村干部、村护林员1万多元的工资外,还为全村2117口人向乡里统一上缴上调款1万多元.近年来,村里不仅为小学校新建了7间标准化的实验室、7间砖瓦结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四平村,是辽东山区的一个小村。全村分10组,1485人,人均耕地1.5亩,人均山林近40亩。全村有公益林3万余亩、商品林2.5万亩。  相似文献   

20.
“走进林兰村,山高石头多,出门三步就爬坡。”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凤山县凤城镇林兰村自然环境的恶劣,林兰山高田寡,地阔人稀,全村有29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274户1276人,是地地道道的山区瑶村。全村耕地面积55.4公顷,宜林荒山65.7公顷。从1993年起,他们共营造杉木10.9公顷,退耕还林种柑果7.5公顷、八角6.4公顷、核桃37.3公顷、桑蚕4公顷、板栗3.7公顷、药村4.9公顷。林兰村由黄变绿,漫山遍野四季常青,山腰地边的枇杷、柑果和板栗树成了瑶胞的“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