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森林的自身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给出了森林效益的定义,明确指出森林效益是森林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森林的基本属性;构建了森林效益函数,定义了森林效益函数的自变量集;描述了森林效益函数的一维、二维图式;提出森林功效系数、林地潜在效益、林地潜在功效系数等概念,建立了低效林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一、森林的功能及其调查森林具有的效益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对森林应当如何进行管理、经营呢?由于森林具有多种社会效益,即使是私有林,在日本也要纳入到国家整体的资源、环境政策中来加以管理。在这个范围内每个地区的森林都必须使其效益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作为森林资源的长期计划中有森林资源基本计划,它是以15年为一期的全国森林计划。。除此之外,在民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定位测定的数据以及<湖南省森林资源主要数据汇编>、<湖南省农业区划(8)>和湖南省水利厅有关资料,对湖南省森林的木材生产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进行计量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现有的森林每年生长木材488.7675万m3,年平均生产木材效益24.44亿圆,而其森林的水源涵养效益中,森林贮水功能效益9.84亿圆,防洪效益3.68亿圆,枯水期增加的水资源利用效益26.73亿圆.其涵养水源总效益共计40.25亿圆,是木材效益的1.65倍,同时,即使是灌草坡地调节水分的能力也明显高于裸地,因此.从水文学观点出发,对于难以造林的山坡、山顶,要注意灌木林的保护和经营,使其发挥更好的防水功能.  相似文献   

4.
浅谈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森林效益计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扩大宣传 ,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以及为建立森林效益补偿体系提供依据 ,从森林的水源涵养、土壤改良、制氧功能、净化大气等生态效益 ;森林的旅游景观、科研、动植物基因库价值等社会效益以及森林立木储备价值的经济效益三方面 ,采用“量化”方法计量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10年后森林效益为10 2 84 8× 10 8元 ;森林活立木贮备价值为 6 6 975× 10 8元 ;森林产出效益与投入比为 15 32∶1,在此基础上 ,对森林效益补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1年至2003年,在湛江、江门、东莞、广州、汕头、韶关等地设点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的森林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水土保持效益、森林改善小气候效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森林净化大气效益、森林游憩资源效益和森林野生生物保护效益等7种效益进行计量与评价.结果表明:7种生态效益价值的总值为736.843 6×108(元·a-1),占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的5.47%;生态效益价值依大小顺序为:净化大气效益472.590 7×108(元·hm-2a-1),占64.14%;涵养水源效益127.450 6×108(元·hm-2a-1),占 17.30%;水土保持效益72.830 0×108(元·hm-2a-1),占9.88%;改善小气候效益33.077 8×108(元·hm-2a-1),占4.49%;森林游憩资源效益16.559 2×108(元·hm-2a-1),占2.25%;吸收二氧化碳效益10.526 7×108(元·hm-2a-1),占1.43%;保护野生生物效益 3.808 6×108(元·hm-2a-1),占0.52%.平均生态效益价值为21 358.82(元·hm-2a-1),表现出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国内外的评价指标,对会泽县森林的公益(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达11.0亿元,占综合效益的92.1%,直接经济效益0.94亿元,占综合效益的7.9%,而木材收益只相当于综合效益的3.9%;森林的公益效益相当于同年直接经济效益的11.65倍,是该县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3.6%,农业生产总值的2.47倍;森林的综合效益是近20年县财政造林投入的106倍.充分说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楚雄州森林生态效益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楚雄州的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初步估算结果,其森林蓄水能力为4.16亿m~3,效益达126834.3万元;保土效益17700万元;保肥效益82085万元;增产效益8767.79万元,可定量计算出的以上森林生态效益的总价值达235387万元。因此,建立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森林效益计量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等效益转换和货币置换,将森林多种效益币值化。计算出黔东南州森林年总效益为115.09亿元,生态公益效益101.65亿元,占总效益的88.32%;经济效益13.44亿元,占总效益的11.68%。森林生态公益效益与经济效益比为7.6∶1。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森林效益的计量、评价及补偿   总被引:68,自引:6,他引:62  
周晓峰  蒋敏元 《林业科学》1999,35(3):97-102
本文提出:(1)自然资源有价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建立完整的可操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建设可持续林业的基础。(3)引用多年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结果,并参照森林资源调查、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出黑龙江省森林各类效益值(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产量),通过等效益物替换和货币置换法进行“产品”的转换和量纲统一,最终得出黑龙江森林总效益值为498687×108元,占全省(1990~1992)年平均总产值1522×108元的327%。在森林总效益中,有形产品(经济)的效益值与无形产品(公益)的效益值的比值为1∶583。(4)根据国情、省情计算出森林资源有形产品的年补偿总额为1379×108元,无形产品的年被偿总额为8378×108元。然后根据不同的补偿主体,提出不同的补偿方式和份额。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分析,确定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因变量指标集为: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抑制风沙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吸收二氧化碳效益、净化大气效益、减轻水旱灾效益、游憩资源效益和野生生物保护效益。同时,从影响因变量的众多因素中筛选出主要变量建立自变量集,并将之划分为区域自变量(经度、纬度、海拔、年降雨量、年平均风速和年≥10 ℃积温)和林分自变量(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被率)。按照以上建立的计量指标体系,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多元线性模型。利用该多元线性模型对我国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得到我国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7 238.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07%。  相似文献   

11.
森林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强森林经营和提高森林质量是我国林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多功能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已经成为森林经营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文中对森林经营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评析, 综述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森林经营的木材生产和碳储存效益评价, 重点介绍不同时期研究评价内容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 总结我国森林效益评价存在的不足, 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为推进我国森林经营朝着技术上可行、生态上友好、经济上可接受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词典     
森林直接效益:指森林所生产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对满足人类生产及生活的需要所起的直接有益作用。木材直接用于开矿、房屋修建、家具等的制造;经过加工,生产各种人造板、人造纤维及品种繁多的化工产品;枝叶、树皮、树液等,可用作肥料、燃料或提炼多种工业原料;森林还可提供木本粮油、果品、药材等;森林也是珍贵鸟兽繁生的场所。这一效益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更加深化。如保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持遗传的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等,也是直接效益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森林综合效益的经济计量与评价夏自谦森林综合效益的经济计量与评价是确切评估森林作用,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依据。森林综合效益是指在一定立地条件下,单位面积林地所能获得的可经营利用的林产品产量、产值及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效益利用量的总和。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4.
林业分类经营是实现全部森林朝着各种不同的专用森林——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方向发展的前提。一部分是提供游憩和环境保护的自然保护森林。即生态公益林;另一部分是高度集约经营的用材林,即商品林;大部分是供多效益兼用的森林。林业分类经营就是要通过发展用材林,在高度集约经营的条件下,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木材产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社会对木材及其它林产品的需求,减少木材供求矛盾,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多重效益,又每时每刻在自然力和人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了解和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规律是充分发挥森林效益的基础。对森林资源实施定期或适时的监测是了解森林动态变化和掌握其动态规律的有效手段。森林资源监测是将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作为时间函数的调查。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组  相似文献   

16.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多功能林业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做好造林绿化工作增加森林植被的同时,如何科学地经营森林和科学地进行森林经营工作,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是我们应做的重要工作。文章旨在对森林的功能区划,森林生长的全过程科学营林和森林的全面经营,如何经营利用森林景观价值,重视发展森林旅游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经营投资主体,受益主体等方面如何进行森林经营及应采取的经营措施进行了分析。根据森林的多效益原则,采用行政的、政策的、经济的、市场的、营林的各项措施,控制干预和利用森林,优化森林结构与功能,实现森林资源多目标效益最大化,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7.
森林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森林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生产力方面,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森林的生态效益;在社会生产力方面,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森林的物产资源;在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以培育目标树为重点的森林经营,是指在全周期的森林培育活动中,一切经营行为和技术运用都紧密围绕目标树培育展开的森林经营方式。目标树分为经济目标树、生态目标树和特殊目标树。本文所指的以培育目标树为重点的森林经营,更多是指以培育经济目标树为重点的森林经营。这种经营方式的技术优势是森林骨架形成快;优质种源保留好,树木的遗传品质不断优化;提高森林质量有保障,长期效益好;投入少、经营成本低,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一、森林覆盖率的作用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是自然资源森林计量指标。森林覆盖率也是主导森林效益和国土保安的主要因子;又是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经营利用方针的依据条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森林覆盖率的高低是林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与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快我国森林认证的进程是当前我国林业企业和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在是否实施森林认证的决策中,虽然企业对财务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起主导作用,但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也是森林认证广泛、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分析并比较了森林认证的成本与收益,从促进林业企业财务效益可补偿性、相关性、持续性和增长性的角度去设计森林认证激励补偿机制,以期为推动林业企业森林认证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