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土壤深层碳库巨大,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理解深层土壤碳循环,分析深层土壤为主题的全球土壤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库,获取近25年以深层土壤为主题词的土壤碳循环研究文献(280篇)。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别对年文献发表量、研究区分布、研究主题热点等进行了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1995-2020年间,以深层土壤为主题词对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发文数量逐渐增长,尤其是2010-2020年期间;(2)不同研究主题对深层土壤的定义不同,其中以土壤碳储量为主题的研究对深层土壤的定义深度最深,52.2%的文献对深层土壤定义深度超过60 cm;(3)农林、环境科学、土壤科学和生态学是深层土壤碳循环研究的主要领域;(4)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环境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储量、碳稳定性及碳剖面垂直变化的影响方面;(5)近几年,研究主题逐渐向微生物群落、激发效应、碳组分、碳稳定性等转变,研究对象扩展到了北极永久冻土。  相似文献   

2.
董璐  王立新 《北方园艺》2023,(17):61-69
以万寿菊“安提瓜”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设置生物炭(BC)、生物炭+胶质芽孢杆菌(BJZ)、生物炭+侧孢芽孢杆菌(BCB)、生物炭+贝莱斯芽孢杆菌(BLS),以不施生物炭+不施菌剂处理为对照(CK),探索了生物炭与不同芽孢杆菌菌剂配施对万寿菊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期为芽孢杆菌和生物炭用于培育万寿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相关生物炭处理(BC、BJZ、BCB、BLS)均提高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性能(CEC)、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溶解性有机碳、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及土壤酶活性(亚硝酸还原酶、脲酶、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各处理整体表现为CK相似文献   

3.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文献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国家和机构状况,分析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学科分布以及热点主题内容,分析了国际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挑战。结果表明:国际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土壤科学、环境科学,而且土壤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农学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学的文献数量达到文献总量75.04%,表明这几个学科领域是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前沿热点;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生物量、有机质、土壤碳等方面,总结了这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土壤微生物学领域采取的措施、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养分交互作用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养分影响AM真菌种属组成、AM真菌的丰度、孢子数量、孢子密度以及频度;AM真菌反过来影响宿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多样性。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土壤养分N、P、K以及土壤有机质等因子对AMF生长发育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同AMF在不同土壤养分环境中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N、P、K营养元素的吸收的影响,以及AMF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AM真菌与土壤交互作用的几个重要方向,为今后开展菌根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田重金属土壤污染愈加复杂,微生物修复重金属具有高效简便、推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土壤修复研究热点。该文从单一微生物技术、微生物-植物联合技术、微生物-生物炭联合技术、微生物-动物联合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微生物和微生物联合技术的修复机理,超级微生物的驯化培养、组合技术的改进创新、细菌修复的工程化推广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可为后续研究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为研究试材,研究不同梯度生物炭添加处理对设施黄瓜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在土壤表层0~30 cm处每hm~2分别均匀施入0、5、10、20、40、60 t生物炭,在结果盛期测定生长指标、土壤养分和细菌物种群落,在结果末期测定产量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结果盛期,生物炭各处理对其茎粗、根系数、根体积、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物炭为20 t·hm~(-2)时,可提高黄瓜的根系数36.11%、根体积72.41%、干质量11.66%、总产量12.15%,及显著提高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39.86%、速效磷含量135.95%、速效钾含量81.35%、有机碳含量82.89%、全氮含量73.77%。在20~60 t·hm~(-2)时,可明显提高结果盛期根际土壤细菌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丰度;通过调控并提高变形菌门生丝微菌属、变形菌门紫色非硫细菌属等细菌数量和比例。说明生物炭在结果盛期对黄瓜生长、产量及根际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连作障碍是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连作障碍的原因复杂多样。生物炭是以农林有机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园林枯枝烂叶、动物粪便等为原料制作的一种富态炭,不仅能够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在缓解连作障碍、活化土壤养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了国内外生物炭的研究现状,并从生物炭特性,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结构、酶活性等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在克服植物连作障碍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生物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土壤微生物-抑病性与土壤健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微生物对维持土壤系统稳定性和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有重要作用,与土壤系统健康紧密相关。现代农业种植体系中由于施肥、管理措施不合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导致土传病害爆发。改进农业土壤管理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是控制土传病害发生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系统健康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的抑病性以及健康土壤管理等问题进行概述,指出未来健康的土壤农业生产体系将从以植物为主体的常规管理体系向以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山东平度和新疆库尔勒2个地区在不同肥力下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与土壤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2个地区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长,真菌数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施有机肥比化肥对真菌增长影响达极显著;不施肥种植(CK)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总体数量,但不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比率;2个地区土壤微生物消长与土壤元素间相关性不完全一致,2个地区真菌数量消长与铜元素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度点细菌数量与锌元素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硼元素极显著负相关,与锰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种类及含量水平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影响极显著,而土壤微生物消长在不同土壤环境下与根围土壤元素含量相关性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盐池县典型的荒漠草原区为例,选取了该地区4种常见的植物群落,分析了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各指标均具有差异性。苦豆子群落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相对较高,芨芨草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油蒿群落土壤养分普遍较为贫瘠,盐爪爪群落土壤速效磷含量相对较高。4种植物群落土壤三大微生物数量在不同群落同一土层间、同一群落不同土层间均各具差异,但4种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4种植物群落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各指标间相关性存在差异。苦豆子群落中各指标间关系最为密切,芨芨草群落次之,油蒿、盐爪爪群落各指标间关系较为复杂。由此,根据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的特征,可为荒漠草原恢复与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范蕊 《吉林蔬菜》2016,(9):36-38
叙述了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介绍了微生物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合理施用微生物肥;分析了长期施用微生物肥对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变化;展望了微生物肥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啤酒糟和白酒糟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其连作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添加酒糟可显著提高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干样质量、鲜样质量等生物量指标。添加酒糟后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与连作土对照相比也有明显提升。通过聚类分析、主成成分分析和多样性分析发现,加入酒糟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不同酒糟类型和不同酒糟处理方式造成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不同;由于酒糟自身携带及灭菌酒糟在土壤中滋生的微生物,促使土壤中优势种群的出现,改变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土壤中的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显示,与连作土壤对照中的层出镰孢菌基因拷贝数相比,啤酒糟、白酒糟、灭菌啤酒糟和灭菌白酒糟处理分别降低了39.1%、58.1%、20.9%和39.2%,酒糟灭菌后减弱了对有害菌层出镰孢菌的抑制作用。综上,苹果连作土壤中加入酒糟后,改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降低了有害真菌的数量,减轻了苹果连作障碍现象,其中白酒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炭是近年来被农业与环境等领域关注的物质,因其有机碳含量高且稳定性强,比表面积较大,负电荷及电荷密度较高,对土壤养分的吸附能力较强,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被众多学者推荐为能同时满足农田固碳和增加土壤养分的改良剂。文章总结了生物质炭对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树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学琴  黄文新 《园艺学报》2014,41(4):631-640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了树龄(嫁接后)1年、8年、15年和20年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树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PLFA标记含量存在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嗜热解氢杆菌、放线菌等一些参与土壤物质循环的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在下降,真菌、伯克霍尔德菌等一些适应于贫瘠土壤、代谢能力低的类群数量增加。8年树龄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PLFA总量最大,细菌、放线菌PLFA含量高于其它土壤样品;20年树龄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PLFA总量最小,其真菌PLFA含量高于其它土壤样品,表明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的肥沃程度相关,真菌比细菌更能适应养分贫瘠的条件。采用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8年树龄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20年树龄的最低,表明随着南丰蜜橘树龄增长,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均匀程度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与8年树龄相比,20年树龄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单酯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蔗糖酶活性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树龄南丰蜜橘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各总PLFA与酶活性、土壤肥力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由此可见,随着南丰蜜橘种植年限的增加,南丰蜜橘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根际土壤质量和一些关键酶活性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添加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 号为试材,在土壤中分别添加10、20、40 t·hm-2 玉米秸秆生物炭,利用ITS 高通量测序技术, 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物炭处理均降低了土壤真菌丰度,其中 以T3 处理(添加生物炭20 t·hm-2)丰度最低。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主要包括5 个门、25 个纲、62 个目、120 个科、201 个 属和345 个种,在门分类水平上优势真菌群落为子囊菌门,相对丰度为86.86%~95.86%。添加生物炭处理有利于提高子囊 菌门的丰度,降低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的丰度;在科分类水平上,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了粪壳菌目Incertae sedis 23、小子囊 菌科、毛壳菌科、丛赤壳科的丰度,降低了子囊菌科、粪壳菌科、粪壳菌目Incertae sedis 的丰度。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了马 铃薯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商品薯率,其中T3 处理效果最显著。综合产量指标和真菌多样性分析,T3 处理最有利于马铃 薯产量提高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16.
金晓艳  郑险峰  张明科 《蔬菜》2020,(10):27-33
为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和蔬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我国蔬菜农田的农药、农膜、化肥等有机物污染情况,介绍了土壤物理修复技术(热脱附技术和土壤蒸汽浸提技术)、土壤化学修复技术(土壤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土壤联合修复技术;其中,物理修复技术见效快且处理效果较好,但其成本高昂,不适合用于修复大面积污染的土地;化学修复技术操作较为简单且可以处理更深层的土壤,但化学修复只适于修复小面积土壤且容易破坏土壤;而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绿色无污染等优势,但需解决耗时长、修复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增加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提高修复效率、缩短修复周期成为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未来,要研究出多种土壤修复技术,并开发适用范围广且经济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而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可改善土壤环境、修复污染土壤,将成为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苹果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概述了苹果连作障碍发生时病原菌对再植树体的影响,并结合当前化学/生物熏蒸、拮抗微生物施用、施肥措施调整、有机改良剂添加、抗重茬砧木选择、种植制度建立等手段,概述了上述措施在缓解连作障碍过程中影响和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对未来苹果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分别栽培于砂壤土、壤土和黏壤土,砧木为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的2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Red Fuji’)幼树根际土为试材,分析根际和未栽植果树的非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细菌根际效应、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类型等。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拷贝数、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以及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是黏壤土 > 壤土 > 砂壤土、平邑甜茶根际土 > 八棱海棠根际土、根际土 > 非根际土。两种砧木的细菌根际效应均是在砂壤土最大,黏壤土最小;砂壤土中的细菌丰度受砧木的影响最大。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均是黏壤土 > 壤土 > 砂壤土;根际微生物群落对酚酸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非根际;八棱海棠根际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在砂壤土中最高、在黏壤土中最低,平邑甜茶根际微生物群落正相反。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因土壤质地而异,在砂壤土中主要利用氨基酸类,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在壤土中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在黏壤土中主要利用多聚物类,其次是氨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主成分分析显示土壤质地使根际微生物群落类型分离,而两种砧木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在同一质地土壤下聚集在一起,即苹果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更易受到土壤质地影响,而砧木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菌剂和生根粉对甜瓜产量和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微生物菌剂和生根粉对棚室甜瓜生理代谢、产量、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以期为甜瓜安全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和生根粉可以显著提高甜瓜植株生理代谢能力和果实产量(P<0.05)。其中净光合速率提高39.92%~59.88%,蒸腾速率提高39.76%~46.18%,产量提高6.96%~31.53%。此外,施用微生物菌剂和生根粉可以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微生物数量。同时可以提升土壤酶活性,活化土壤速效磷、钾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