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梨形虫病是一类由蜱传播的人畜共患血液原虫病的总称,呈地方性流行.早期查出托克逊县部分地区牛梨形虫虫病的病原,为该地区的牛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托克逊县部分地区随机采集疑似牛血样(N=50),采用病原学检测方法和PCR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结果]在采集的50份疑似牛血样中,血液涂片结果阳性率为30; (15/50);PCR诊断结果阳性率为40; (20/50);其阳性率与动物接种实验(兔)的结果基本一致(34;和40;).[结论]血液涂片法直观、简便、经济实用,是基层工作者检测寄生虫病原的常用方法之一,而PCR检测法敏感性高于血液涂片法,易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该地区的牛染虫率较高,可能与蜱虫较多的原因有关,为控制环形泰勒虫病的进一步传播,需加强灭蜱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别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MSA-2c、GST-HSP20、GST-Tams1作为抗原,对2006~2008年全疆14个地州的牛梨形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方法】使用三种已建立的牛梨形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1)在三年采集的1340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牛梨形虫阳性血清280例,感染率为20.90%,其中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泰勒梨形虫单一感染率分别为8.21%(23/280)、15.71%(44/280)和43.93%(123/280)。(2)新疆牛梨形虫混合感染上升,为15.35%,甚至出现个别的三重感染。(3)2008年在流行区内的牛梨形虫感染率高达74%(37/50),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分别64.85%(24/37)和35.15%(13/37),流行区的混合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新疆牛梨形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感染率逐年增加,疫区不断扩大,混合感染使疫情趋于复杂化。这是新疆首次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全疆牛梨形虫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梨形虫及其媒介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近几年来在南疆散养户的牛场常发生梨形虫病,此病是蜱虫传播的一种地方性血液原虫病,死亡率较高。查清部分散养户牛场的梨形虫感染及其媒介蜱的流行情况,更好地预防、控制梨形虫病,减少此病对基层散养奶牛户造成的损失。【方法】现场采集病料(蜱虫和采血),带回校实验室,借助显微镜和有关梨形虫病的资料,对所采集的传播蜱及病原进行虫种鉴定和分析。【结果】综合判断为牛环形泰勒虫病和牛巴贝斯虫病,其主要传播蜱是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和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血样检查结果为在所采样的50头牛当中,血液原虫的感染率为84%,其中牛的环形泰勒虫感染率为71.4%,双芽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40.5%,牛的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29%。【结论】基本查清了梨形虫病在部分散养户牛场发生、流行情况和当地媒介蜱虫的优势分布种类,发现在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存在几种梨形虫的交叉感染情况。研究为制定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奶牛梨形虫病药物预防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梨形虫病又称焦虫病、血孢子虫病,是梨形虫通过蜱的叮咬而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黄疸、尿色深、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近几年。南阳市大力发展奶牛饲养业,随着奶牛饲养密度的增加和市场交易的频繁,梨形虫病的流行范围扩大,发病率、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在南阳市梨形虫病高发区普查,其感染率最高时达93.6%,其中环形泰勒虫感染占59.4%,双芽巴贝斯虫感染占27.7%,牛巴贝  相似文献   

5.
[目的]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新疆是蜱侵袭较严重的地区.目前已发现牛群中存在这三种梨形虫病,但只有牛泰勒虫病有有效的疫苗防治.探讨新疆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制定出该区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并予以实施.[方法]选择牛梨形虫病比较严重的疫区作为实验点,根据该区的气候、季节特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驱蜱、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结果]该区的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牛梨形虫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实验期间牛群中没有发现死亡.[结论]通过制定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使疫区牛群的牛梨形虫得到有效控制,在新疆农区与牧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此病是二类传染病,多为零星散发,在门源县每年都有发生,外引牛多发,给养牛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绵羊焦虫病即绵羊梨形虫病,是由寄生在绵羊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疾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绵羊焦虫病是经硬蜱传播,由梨形虫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绵羊的焦虫病死亡率很高。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一般经蜱爬行或叮咬进行传播。2012年4月,在迁安市野鸡坨镇某养羊户发生了该病,由于及时、有效的治疗,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绵羊焦虫病后,用血虫净治疗效果较好,用药后病羊痊愈,无羊死亡。  相似文献   

8.
马梨形虫病是一种由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引起的蜱传血液寄生虫病,对我国养马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别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设计马梨形虫18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运用PCR方法扩增序列,经过序列比对与分析,选用限制性内切酶DraⅠ对马梨形虫感染样本进行酶切.结果表明,马梨形虫两种病原18S rRNA基因...  相似文献   

9.
新疆牛环形泰勒虫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06~2008年全疆14个地州的牛环形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使用已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 - Tams1作为抗原.[结果](1)牛环形泰勒虫病仍是新疆牛梨形病的主要病原.在2006年采集的278份牛血清样品中,阳性血清31份,感染率为11.15;.2007年,在532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血清61份,感染率为11.47;.在2008年的530份牛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61份,感染率为11.51;.(2)2008年,在地方流行性疫病区牛环形泰勒虫感染率高达24;.[结论]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的特点是疫区分布广,感染率居高不下,保持在11;以上,对动物和人类构成一定的威胁.这是新疆首次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全疆牛环形泰勒虫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家畜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贵州省各地区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采用试管凝集试验对部分地区牛血清(706份)、羊血清(180份)、猪血清(720份)共计1606份进行了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牛阳性血清7份,阳性率0.99%(7/706);羊阳性血清2份,阳性率1.11%(2/180);猪阳性血清3份,阳性率0.42%(3/720).贵州部分地区存在布氏杆菌病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调查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的猪链球菌型Ⅱ及毒力基因流行情况,为本市及全省的猪链球菌疫情预警和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年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10个规模化猪场定期采集267份猪血清样本,利用从临床样本中分离得-到的18株猪链球菌Ⅱ型病原菌,通过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特异性检测猪链球菌和猪链球菌Ⅱ型血清抗体水平,并通过PCR测定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胞外因子(extracellular protein fateror,EPF)和溶血素(suilysin,SLY)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267份样品中猪链球菌阳性率为26.2%(70/267),猪场阳性率为60%(6/10)。18株猪链球菌Ⅱ型检测到7种毒力基因型。其中,epf+mrp+sly+是此地区优势毒力基因型,其次是epf+mrp-sly+基因型、epf+mrp-sly-基因型和epf-mrp+sly-基因型。【结论】2020年猪链球菌病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流行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牛环形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牛环形泰勒病的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的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地方阳性病例提取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出目的条带,经克隆、测序分析后,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牛环形泰勒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与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该方法检测与牛的其他血液原虫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量为1.6×102 copies/μL.应用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新疆吐鲁番市周边疑似地区419份牛全血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2.3; (219/419),而血液涂片检出率为43.7;(183/419).[结论]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PCR快速诊断方法具有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分子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奶牛梨形虫病是由蜱吸血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过去称为焦虫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贫血、黄疸、淋巴结肿大等.近几年由于奶牛饲养量的增加和运输交易的频繁,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现已成为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们从2001年至2003年对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防治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吉林省洮南地区羊泰勒虫病的流行情况,在吉林省洮南地区某养殖场随机采集了羊血液样本76份,用PCR和n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将测得序列与GenBank中泰勒虫属和巴贝斯虫属18S rRNA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洮南地区羊泰勒虫病的PCR阳性率为37%(28/76),nPCR阳性率为33%(25/76),nPCR方法的特异性更高。该试验测得泰勒虫18S rRNA序列与Theileria sp.和Theileria luwenshuni(吕氏泰勒虫)同源性高达99.6%以上,遗传距离为0~0.003,并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该试验结果为洮南地区羊泰勒虫病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养牛灭蜱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些地区的牛场每年都有一些牛因患焦虫病、梨形虫病、牛泰勒虫病等而死亡,究其原因,都是蜱虫惹的祸.蜱又名壁虱、大肚虱、草爬子,是能传播包括牛在内的养殖动物100多种疾病的体外寄生虫.  相似文献   

17.
焦虫病是巴贝斯虫病的俗称,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原虫寄生于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类疾病。该虫可寄生在马属动物、牛、羊、猪、犬等多种动物,引起发病。德宏州是该病的常发区,每年都有零星病例发生,主要危害牛、羊,其次是马属动物,猪则偶尔发病。病猪以高热稽留、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血片、淋巴涂片镜检,结合发病季节、临床症状检查及羊体蜱类调查,并用采集于疫区羊体的青海血蜱叮蛟使健康羊感染,进行山羊泰勒虫单一体的分离,均证实在张家川县东、中部地区长期以来流行的以危害羔羊、外地引进羊为主的疫病为山羊泰勒虫病。发病季节与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查明的本病传播媒介——青海血蜱——的出没季节相一致.羊泰勒虫病在该地区呈地方流行的形式存在已久,对养羊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成为发展商品养羊业的一大祸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危害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开展有效防制提供了资料.针对该病由青海血蜱传播,一岁以内及外地引进羊为主要受害对象这些主要流行特点,采取防止蜱侵袭与杀灭病原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制,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据悉,我国有些地区的牛场每年都有一些牛因患牛焦虫病、梨形虫病、牛泰勒虫病等而死,究其原因,都是蜱虫惹的祸。蜱又名大肚虱、壁虱、草爬子,是可传播包括牛在内的养殖动物100多种疾病的外寄生虫。蜱的隐蔽性很强,平时不易被发  相似文献   

20.
张家川县中、东部地区为山羊泰勒虫病流行区,每年3~6月,有大批羔羊发病、死亡,造成严重损失。本次调查1004只未发病羊注射抗焦敏注射液后,在本病的流行期(当年6月份以前),均未发现发病的羊,预防效果达100%.164只已发病的羊注射抗焦敏注射液后,除病期已久、病情严重、全身状况恶化的5只羊,于注射药物后1~3d 死亡外,其余159只病羊痊愈,治愈率96.95%。注射前,2~6月龄、1岁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