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平舆县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通过对病害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和病程观察,及对防治和生产问题调查研究,明确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早、发展快、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等发生特点,气候条件适宜及菌源充足等暴发原因,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防治不当,也为小麦赤霉病的暴发流行埋下了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地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及减药控害技术.  相似文献   

2.
江苏淮安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淮安小麦赤霉病连续偏重发生。总结了2013—2016年淮安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并从防控药剂选择、防治适期、施药次数等多方面入手,探讨了适合淮安地区应用的赤霉病药剂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宣城市小麦赤霉病为偏重发生年份,显著重于常年。笔者通过对我市2012年小麦产区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发现2012年小麦赤霉病呈现初见偏早、不同成熟期、品种、区域间发生程度差异大特点,并分别从菌源、品种、气候、栽培制度、山区小气候、防治等因素对发生特点进行了原因分析,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地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在地处江淮里下河地区的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暴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其发生特点,以及当地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病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小麦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由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真菌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小麦赤霉病不仅导致减产,而且病原菌产生毒素降低了小麦的品质,危害人、畜的健康。防治小麦赤霉病主要在小麦扬花期进行化学防治,但是药剂防治使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本文综述了小麦赤霉病抗药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赤霉病抗药性发生现状、抗药性机制和抗药性治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高效防治、减少或延缓抗药性的发生以及对抗药性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苏宜兴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赤霉病田间调查数据和药剂防治结果为切入点,总结了2016年江苏宜兴地区赤霉病发生显症早、发展快、发生普遍、主栽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明显、晚播小麦损失大等特点。通过比对近10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认为田间菌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农户防治不到位等因素是引起该病近年来连年重发的主要原因,并从菌源、品种抗性、防治适期、药剂选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戊唑醇与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属水平抗性,受环境影响比较大,难以抵抗病菌的侵染危害。因此,防治赤霉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我国目前防治赤霉病的药剂以多菌灵为主,已有报道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所以筛选新型的杀菌剂用于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小麦赤霉病自动化监测预警水平,验证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2017年在西安市周至县、高陵区、长安区、蓝田县开展了小麦赤霉病远程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预测准确率和有效监测范围试验示范。通过与田间赤霉病实际发生情况的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预测准确度R值为100%,且能准确预测15 km以内的发病情况,可为小麦赤霉病的适期防治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小麦赤霉病自2003年大流行以来,2010、2012年又大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通过对该区多年气象资料和小麦赤霉病田间调查资料的分析认为,小麦破口抽穗至扬花期间的温度高、空气湿度大是导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最关键的气候条件,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与小麦破口抽穗扬花期间20 d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降雨日数、日照时数有一定关系;小麦种植品种、防治时机、所用药剂品种剂量及用水量是导致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因素。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科学选准药剂、提早在小麦破口抽穗期预防。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而且带赤霉病病菌的小麦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会中毒,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症状与发生规律、发病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江苏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气候变暖、秸秆还田和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上升使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提高。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目前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频率已达60%以上,多菌灵的防效明显下降,低于60%。研究明确了赤霉病的防控适期和防治次数,对淮南、淮北主要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自然发病鉴定,并阐述了品种抗性和药剂防治间的互作效应。研究结果揭示,选育推广对小麦赤霉病具有抗性的品种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基础,把握适期于小麦扬花期施用非多菌灵类的戊唑醇、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其他杀菌剂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19年-2020年, 在安徽贵池进行了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试验示范, 并依据预测结果指导大田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以确定最佳的药剂使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在最佳防治时期前15 d内预测小麦蜡熟期赤霉病的病穗率, 预测准确度达100%。2020年, 依据该监测预警系统预测结果及赤霉病病穗率防治指标, 在小麦扬花初期及1周后每667 m2分别使用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 mL和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0 mL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优药剂用量, 防治效果达95.32%。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小麦抽穗扬花期温、湿度条件。201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宝应县降雨多、气温偏高是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防控小麦赤霉病应采取"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立足"早、快、抢",进行适时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在武汉市以及湖北省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防治困难和不及时等问题,给油菜和小麦产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有时减产10%甚至30%以上,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最近对油菜和小麦防治难点进行了深入细致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对策。1防治难点由于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期植株一般都封行,人工施药困难,加之油菜植株高大等原因,人工防治效果不理想。最重要的是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药时期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找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施药时期,2018年笔者在小麦扬花时期开始进行了不同时期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调查分析,形成了具有推广作用的结论。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品种试验对象为小麦赤霉病,试验作物品种为郑麦119。1.2环境条件1.2.1试验地试验田选择在枣阳市琚湾镇郑岗村,前茬作物玉米,常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的田块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如品种、土壤类型、施肥、播种期、生育期等)一致。  相似文献   

16.
卢斌  杨呈芹  李祥 《植物医生》2016,(10):65-67
近几年来,小麦赤霉病受菌源、天气、品种等因素的影响,暴发频次增加,造成小麦减产。为生产上选择防治赤霉病的高效药剂,2016年用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每667 m~2用40%多·酮可湿性粉剂120 g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差外,仅为55.93%,其他试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找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特效药剂,2018年笔者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进行了观摩、研究,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对象、作物品种试验对象为小麦赤霉病,试验作物品种为郑麦119。1.2环境条件1.2.1试验地试验田选择在枣阳市琚湾镇郑岗村,前茬作物玉米,常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的田块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如品种、土壤类型、施肥、播种期、生育期等)一致。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安徽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障碍,尤其是在本省沿淮及其以南麦区,对该病的防治更应作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予以高度重视。为阐述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重要性,笔者近年在凤台县进行了有关调查和试验。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在大丰区进行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不同类型复配剂可以作为防治赤霉病的药剂。2017年在药剂中加入激键助剂对小麦赤霉病进行了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激键助剂可以在不降低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成本。2018年对小麦赤霉病抗药性检测表明,小麦赤霉病菌已经对多菌灵产生较高抗性。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是武汉市常发的气候型病害,其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还严重影响小麦品质.本文通过对2021年武汉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重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防控赤霉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