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兔传染性口炎是由病毒引起,发病兔主要是1~3月龄仔兔。当饲喂方法不当或采食粗硬带刺的饲草、霉败的饲料时就会引起发病;健兔还可能通过舌、唇和口粘膜接触病兔  相似文献   

2.
家兔口炎又称传染性口炎,病原体为兔传染性口炎病毒。本病主要经舌、唇和口腔粘膜感染而发病。该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幼兔较易感染,常引起大批死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兔从口腔不断流出口水,停止采食,精神不振,舌、唇及口腔粘膜发现充血和溃疡,经久不愈,有的反复发作。笔者用“胆石散”治疗本病,获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用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断奶后1—15d的幼兔最易发生,可引起采食困难,死亡率约50%。笔者用中药治疗兔传染性口炎846例,一般2d即愈,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4.
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兔口腔粘膜发生水疱炎症并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流涎病".  相似文献   

5.
家兔传染性口炎又称兔流涎病,是由水泡口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因饲料发霉变质,营养缺乏,饲料喂量不足,饲喂方法不当等所致。病兔以口腔粘膜发生炎症,出现水泡,破溃后糜烂、溃疡和从口角流出大量唾液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很高,致死率高达50%,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1兔饲料中毒的一般特点①凡采食有毒饲料的兔,都有患病表现,症状以消化系统病理变化为主,且相同,仅有轻重程度的差别。②在同一时间饲喂的情况下,病兔发病时间相对接近。无传染性。③发病前兔只采食、精神活动正常,而在采食后突然表现发病症状,不同种类的饲料中毒...  相似文献   

7.
病原与流行病学 该病痛原为传染性口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口腔黏膜坏死组织和唾液中,自然感染的途径主要是消化道。1~3月龄的幼免易感,尤其是断奶后1—2周龄的幼免最易感,成年免很少发病,其它动物一般不受感染。该病的传染原是病兔.由于病兔口腔分泌物及坏死黏膜舍有大量病毒而污染饮水、饲料。易感兔采食污染的饮水、饲料后.通过舌、嘴唇和口腔黏膜而造成感染。另外.喂给霉烂饲料而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采食尖刺或发硬饲料而引起口腔黏膜损伤,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困.  相似文献   

8.
青黛散治疗兔传染性口炎效果好江苏如东县环北乡兽医站226401江国仁传染性口炎在兔群中常有发生,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笔者采用中药青黛散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从1980~1992年先后治疗病兔583只、治愈530只;治愈率91%。1、青黛散...  相似文献   

9.
<正> 兔传染性口炎是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口腔粘膜发生水泡性炎症为主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主要是1—3个月龄的幼兔,成龄兔患病较少.当饲料不足,饲养不当,饲料损坏口腔粘膜,喂给霉烂饲料等,都会诱发本病的发生.病兔的直接接触,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兔口腔内的坏死粘膜和分泌物,一般都有病原体存在,家兔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时,病毒可通过舌、唇或口腔粘膜传染.本病潜伏期为3—5天,发病初期口腔粘膜呈现潮红、充血,然后在舌、唇、  相似文献   

10.
獭兔水疱性口炎是兔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以口腔黏膜发生水疱性口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因伴有口流大量涎水,所以人们又把其称为“口腔流涎病”。  相似文献   

11.
家兔流涎病俗称流哈啦,学名叫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又叫流涎病,是家兔养殖中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是由传染性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以家兔口腔黏膜发生水泡性炎症并拌有大量流涎为特征,多发病于1-3月龄的幼兔,常发生于春秋两季。笔者近日曾诊治一例幼兔流涎病,现将诊治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大量流涎,故又称“流涎病”。水疱性口炎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水疱性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子弹状或圆柱形,有囊膜,大小为176nm×69nm。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的水疱液、水疱膜、口腔  相似文献   

13.
家兔传染性水疱口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口腔黏膜水疱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病兔常伴有大量流涎。2006年5月,高寨镇某养殖场的兔只出现了严重口腔溃烂、流涎症状,诊断为家兔传染性水疱口炎,后采取隔离、消毒等防治措施,才得到有效控制。现将具体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水疱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水泡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病兔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为"流涎病".该病主要侵害1~3 月龄的幼仔兔,以断乳后1~2 周龄的仔兔最易感,成年兔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兔水疱性口炎俗称流涎病。是由兔水炮性口炎病毒(V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伴随有大量流涎为特征。1病原水疱性口炎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疱性口炎病毒属,主要存在于病兔口腔黏膜坏死组织和唾液中。  相似文献   

16.
兔传染性口炎俗称流涎病 ,是由传染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水泡性炎症 ,并伴发大量流涎为特征。由于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故对养兔业构成严重的威胁。1 流行特点和病因  根据流涎和口腔炎症等临诊表现 ,一般即可作出本病的初诊。流行特点 :仅兔有易感性 ,多见于 1~ 3月龄仔兔 ,而成兔较少发生。多经消化道感染 ,常发于春、秋两季。饲养不当 ,喂给霉烂饲料和饲料、饲草损伤口腔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2 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确诊  主要症状 :病初兔口腔黏膜呈现潮红、充血 ,随后在唇、舌和口腔黏膜上出现一层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兔专业户也越来越多。但兔的疥螨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养兔业的发展。兔疥螨病是由兔疥螨寄生引起的皮肤病,一般在嘴、鼻周围及趾爪部发病。病兔奇痒,不停地用嘴啃咬趾爪部,严重时以前趾爪抓地,病变部出现灰白色痂块,患部变硬,导致采食困难,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由于治疗疥螨病的多种药物易引起肉兔中毒,尤其是药浴药物,在药浴后患兔多有舐食现象,更易引起中毒。我们选用了  相似文献   

18.
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疗效确切、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价格便宜、便于长期保存等优点,家禽饲养上常用来防治大肠杆菌病、亚利桑那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对鸡传染性鼻炎、白冠病、球虫病等有独特疗效,但应用中常因使用方法不当造成中毒。据试验,幼禽采食含0.25%~1.5%磺胺嘧啶的饲料或口服0.5g磺胺类药物,即可呈现黄疸、过敏反应、酸中毒、肝病、消化机能障碍等中毒表现;如用药剂量过大或连续用药超过7天,或药片粉碎、搅拌不均,则会引起各种禽类急性中毒。现将一例典型的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有机磷中毒家兔采食了被有机磷杀虫剂污染的饲草饲料、饮水,或在驱除体外寄生虫时有机磷杀虫剂使用不当等因素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1.1病因家兔有机磷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或途径:家兔误食了刚打过农药的牧草或被农药污染了的饲料。采用有机磷药物进行兔体外寄生虫驱虫时,药物的浓度过高、用量过大,或舔食了喷雾或药浴时留在体表的驱虫药而引起有机磷中毒。采用有机磷药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时,与碱性物质混用,增加了有机磷药物的毒  相似文献   

20.
家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对发展养兔事业危害性很大。近几年来,在我国四川、江西、江苏、浙江等省的某些养兔场中曾先后有此病的发生和报导。1958—1961年间作者曾在南昌郊区的几个兔场进行了有关本病的调查研究及试验观察。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以供兔病防治的参考。一、流行特征家兔传染性口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每年4—5月间发生较多。生后20—90天的仔兔和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