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国内重要的森林植物检疫性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各黄连木产区严重发生,造成连年绝收.笔者对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1983年以来,我所对进口的种子、苗木除进行一般常规检验害虫外,开始使用一种HY—35型农用软 X 射线仪进行软 X 射线检测种子内隐蔽害虫,在检测林木种子内种子小蜂、芒果内果实象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检验结果。1983年1月25日,中国林木种子公司从日本进口扁柏种子200公斤,因种子籽粒太小,长宽仅3×2毫米,外表无任何症状,用肉眼、  相似文献   

3.
周茂建 《植物检疫》2004,18(3):183-184
(续上期) 4 种实害虫 4.1 落叶松种子小蜂(Eurytoma laricis) 是危害落叶松种子的种实害虫,严重地影响了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了育苗和造林.该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和山西省,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分布区有所增加,吉林、山东、山西分布范围缩小.上述大部分地区都属于轻度发生,该虫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甘肃省在20世纪80年代曾在全国支援的树木种子中发现过,由于及时进行了处理而没有扩散.  相似文献   

4.
微波加热快速杀灭林木种实害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微波加热杀灭检疫性林木种实害虫,速度快、效果好、无残毒、无污染、操作简便,是口岸旅检、邮检工作中除害处理比较理想的方法。应用 ER-692型或 WMO-5型微波炉,每次处理种子1~1.5kg,加热至60℃,持续处理1~3分钟,可100%的杀死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黄连木种子小蜂、紫穗槐豆象的幼虫,刺槐种子小蜂、柳杉大痣小蜂、柠条豆象、皂荚豆象的幼虫和蛹。不同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种类不同而各异。温度在65℃以下,持续处理5分种,对落叶松、柳杉、刺槐、黄连木、紫穗槐、柠条、皂荚等林木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温度在70℃以上,持续处理1~5分钟,对种子的发芽率均有较明显的影响。温度在65℃以下,持续处理5分种,对上述7种林木种子在苗期的生长影响不大,温度在70~80℃,持续处理1~5分种,被处理的林木种子,在苗圃播种后,出苗不整齐,较对照晚2~3天,但4个月后,苗高、地茎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郭Tao  宋力 《植物检疫》1996,(4):213-215
报道1990~1994年在肉桂枝梢上发现的5种害虫的危害情况。这5种害虫危害肉桂的枝,梢,干,严重影响肉桂的生长,具有很大的经济重要性,其中肉桂种子小蜂Bruchophagussp.肉桂瘿蚊Asphondyliasp.系首次发现危害肉桂。  相似文献   

6.
热水浸烫杀灭林木种实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林木检疫工作中,热水浸烫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除害处理方法。在70℃恒温条件下,浸烫10分钟,可以将潜藏种实之内的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黄连木种子小蜂、紫穗槐豆象、柠条豆象、刺槐种子小蜂的幼虫100%杀死,对落叶松、黄连木、紫穗槐、柠条、刺槐种实的发芽率无不良影响,贮藏一年后对黄连木、刺槐、紫穗槐种实的发芽率也无影响。在变温条件下,室内温度在8~15℃时,用70℃的热水浸烫20分钟,可以将上述供试5种种实害虫的幼虫100%杀死,对落叶松、黄连木、紫穗槐、刺槐种实的发芽率无不良影响,贮藏一年后,对种实的发芽率影响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2017年6月-7月, 系统调查了树锦鸡儿、甘蒙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4种植物上第一代柠条种子小蜂种群动态及寄主荚果发育进程。结果表明, 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柠条种子小蜂幼虫、蛹、成虫数量有显著性差异, 密度大小依次为: 树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甘蒙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在发生时间动态上, 柠条种子小蜂幼虫、蛹和成虫的数量基本呈现先逐渐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4种寄主植物上不同虫态的柠条种子小蜂高峰期出现时间各不相同。甘蒙锦鸡儿上的小蜂出现最早, 6月17日幼虫达到高峰期; 中间锦鸡儿上的小蜂出现最晚, 7月2日幼虫高峰期, 7月14日成虫高峰期; 树锦鸡儿与荒漠锦鸡儿居中。柠条种子小蜂发育进程与锦鸡儿植物的荚果发育进程吻合。本文讨论了柠条种子小蜂种群动态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明确了柠条种子小蜂发生和达到高峰的时间, 为柠条种子小蜂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于1985年4月3日在晋祠的杨树树干表面采集95个杨白潜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affer)的越冬茧。4月8日至6月16日相继羽化出杨白潜蛾以及三种寄生蜂,潜蛾黄姬小蜂Cirrospilus(Atoposomoidea)sp,潜蛾姬小蜂Pediobus Pyrgo Walker和潜蛾阿跳小蜂Ageriaspis sp。总的寄生率为65.26%,它们的性比是2:1或3:1。在未被寄生的虫量中老熟幼虫的死亡率为51.61%。三种寄生蜂,尤其是潜蛾姬小蜂对这种害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桉树上发生了一种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虫——桉树叶瘿球角姬小蜂Ophelimus maskelli (Ashmead)(膜翅目:姬小蜂科Eulophidae),其在桉树叶片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小疱状虫瘿,造成桉树叶片大量脱落。为了利用天敌对该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我们开展了该害虫的天敌调查。通过采集受害桉树叶片进行饲养,获得了一种寄生该害虫的寄生蜂——桉树扁角金绿姬小蜂Closterocerus chamaeleon(Girault)(膜翅目:姬小蜂科Eulophidae)。该寄生蜂为我国新纪录种,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成虫鉴别特征的彩色照片。桉树扁角金绿姬小蜂原产地是澳大利亚,现在已被引进到世界上许多桉树栽培的国家和地区防治桉树叶瘿球角姬小蜂,防效十分显著。桉树扁角金绿姬小蜂是自然控制该害虫的优势天敌,我国现在发现了这种天敌,将在我国生物防治这种桉树外来入侵害虫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稻虱缨小蜂的发生和消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是水稻后期的重要害虫。稻虱缨小蜂是稻飞虱卵的重要天敌,其寄生率可达20~50%。1982~1983年夏秋我们在江苏东台县弶港农场直播稻田对稻虱缨小蜂的发生、消长和生活习性作了调查和观察,结果如下。一、种类和性比稻虱缨小蜂有三种:稻虱缨小蜂 Anagrus sp,稻虱黄缨小蜂Anagrus sp,黑腹缨小蜂Anagrus sp。三种缨小蜂中以稻虱缨小蜂数量最多。7至9月  相似文献   

11.
一.害虫诱剂的生物学和化学基础 1.害虫诱剂的生物学 在害虫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种由生物产生的化合物,它们能够引起其它生物的行为或生理反应,这类物质被称为信息化合物(Semiochemic  相似文献   

12.
粉蚧是绿化苗木、林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寄生蜂在粉蚧类害虫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报道的粉蚧寄生蜂有5科45种。其中,跳小蜂科35种、蚜小蜂科1种、金小蜂科4种、棒小蜂科3种、广腹细蜂科2种。我国对粉蚧优势寄生蜂——班氏跳小蜂(A.bambawalei)和粉蚧长索跳小蜂/指长索跳小蜂(A.dactylopii)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但目前我国对于寄生蜂在粉蚧生物防治中的实践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藤壶蚧(Asterococcus muratae)是危害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最严重的害虫。通过试管饲养藤壶蚧越冬成虫收集到4种寄生蜂,经鉴定隶属于小蜂总科跳小蜂科的短腹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breviventris)、双带阿德跳小蜂(Adelencyrtus bifasciatus)、暗色卡丽跳小蜂(Charitopus obscurus)和纽绵蚧跳小蜂(Encyrtus sasakii)。其中短腹花翅跳小蜂个体数占收集个体总数的60.8%,其余3种依次为23.9%、10.2%和5.1%,表明短腹花翅跳小蜂为优势种群。在自然状态下4种天敌总寄生率达到16%以上,室内饲养寄生率为20.5%,是藤壶蚧最重要的天敌昆虫类群。4种寄生蜂为湖北新记录种。暗色卡丽跳小蜂为寄主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4.
新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一种新入侵害虫,近两年来,该虫陆续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夏威夷等地发生.2005年7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东省深圳市某景区的杂色刺桐上首次发现刺桐姬小蜂.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刺桐姬小蜂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和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上海动植物检疫所曾多次截获来自日本的针叶树种子中带有的人痣小蜂。笔者协助该所做了些鉴定工作,现将文献中有关日本的大痣小蜂的资料综述如下。在日本危害植物种子的蜂类,虽然有其他类群,但以属于大痣小蜂亚科 Megastig-minae 的种最为常见,尤其是在针叶树的种子中大痣小蜂亚科 Megastigminae 隶于膜翅目 Hymenoptera 长尾小蜂科 Torymidae。该亚科与其他亚科最主要区别特征在于有非  相似文献   

16.
国内检疫性林木种实害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一)名称:中名: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落叶松种子小蜂。学名:Eurytomalaricis Yano(二)分布国内: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相似文献   

17.
平腹小蜂是一类优良的卵寄生蜂, 是寄生性天敌昆虫中已具有成熟的规模化繁殖技术和田间释放技术, 并成功应用于害虫防治的天敌昆虫之一, 在防治果树蝽类害虫方面效果显著?平腹小蜂的发育学?行为学?生态学?繁殖技术及田间应用技术的研究已有60多年历史, 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手段的应用促进了对平腹小蜂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研究领域也开始拓宽?本文从分类学?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共生菌?滞育?寄生机制?毒液蛋白和味觉受体基因等方面, 对目前广泛应用于荔枝蝽和茶翅蝽防治的2种平腹小蜂, 麻纹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fulloi Sheng &Wang和日本平腹小蜂 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近30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旨在为平腹小蜂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本卷毛腊蚧天敌寄生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卷毛腊蚧Metaceronema japonica蔓延范围广,严重时能导致油茶全林毁灭,为害最甚,是油茶重要害虫之一。球蚧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clauseni Coropere、赛黄盾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ishii Compere、金小蜂科的Pachyneuron sp.均是日本卷毛腊蚧的主要寄生天敌。它们对抑制日本卷毛腊蚧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条件下,分别以温室粉虱和烟粉虱作为扩繁寄主,建立起稳定的2种丽蚜小蜂种群(分别以E1和E2表示)。对这2种不同寄主来源的丽蚜小蜂在番茄、黄瓜、菜豆、茄子上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寄生率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E1和E2对4种寄主植物上温室粉虱的控制作用均显著大于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E1对茄子和黄瓜上的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好,E2对4种植物间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无显著差异。2种小蜂在4种植物上烟粉虱的寄生率,除番茄上E1(27.84%)低于E2(42.22%),差异显著,其余3种植物上,均是E1高于E2,差异显著;2种小蜂在4种植物上对温室粉虱的寄生率,均是E1高于E2,差异显著,即对于4种植物上的粉虱类害虫的控害效果E1要相对优于E2。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木害虫寄生蜂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戴建昌  林乃铨 《昆虫天敌》2000,22(3):116-122
文从林木害虫寄生蜂资源调查、主要种类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人工繁殖及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林木害虫寄生蜂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松毛虫赤眼蜂、管氏肿腿蜂、花角蚜小蜂、平腹小蜂及白蛾周氏啮小蜂等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