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微生物预处理苎麻韧皮的基础上,进行了pH值、温度、浴比、无机盐、单糖种类等外界因子对苎麻纤维质酶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纤维质混合酶水解的适宜条件为:起始pH 5.0、温度50℃、浴比为1:15;纤维素酶水解最适条件为:起始pH 4.5、温度50℃,浴比为1:15;钙、镁离子对酶水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铁离子和单糖对纤维质酶水解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微生物预处理苎麻韧皮的基础上,进行了pH值、温度、浴比、无机盐、单糖种类等外界因子对苎麻纤维质酶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纤维质混合酶水解的适宜条件为起始pH5.0、温度50℃、浴比为115;纤维素酶水解最适条件为起始pH4.5、温度50℃,浴比为115;钙、镁离子对酶水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铁离子和单糖对纤维质酶水解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影响果胶酶及亚麻脱胶效果的主要外界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浴比、化学助剂均对果胶酶及脱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以塘水为脱胶水源,最适脱胶条件为:沤麻温度30~35℃、浴比1:20~25、pH7.0~7.5;化学助剂以2%的尿素为最佳,沤麻24h后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果胶酶的浓度,加快沤麻速度。  相似文献   

4.
以夏枯草残渣为原料,研究碱液浸提法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并对膳食纤维的性能进行测定。考察料液比、碱液质量浓度、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碱液质量浓度15 mg/mL、水解时间2.5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60%,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3.55%。性能测定结果显示: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7.27 g/g,膨胀力为17.33 mL/g;在胃环境(pH 2)和肠道环境(pH 7)中,可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5.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亚麻快速脱胶菌株Ym68′不同的发酵温度、接种量、浴比和脱胶助剂的脱胶试验,研究了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30℃~35℃、浴比1:10—1:15、接种量15%-20%、脱胶助剂0.5‰CO(NH2)2或复合肥。温度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浴比,而脱胶助剂和接种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右旋糖酐酶的保存稳定性,并尝试加入防腐剂和稳定剂达到右旋糖酐酶酶液在常温下长期保存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①右旋糖酐酶在pH5.5时,温度为4—25℃下保存150h,相对酶活仍有90%以上;但当贮存温度超过30℃后,酶活在较短时间明显下降,且温度越高,酶活下降速度越快。②右旋糖酐酶在pH4—6,温度为4℃下保存一周,相对酶活仍有80%以上。③右旋糖酐酶液中添加甘油浓度达到30%时,室温下保存56天后,相对酶活仍有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菠萝的综合利用水平,以菠萝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法从菠萝皮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对正交试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菠萝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0.7%、料液比1 ∶ 30、酶解温度60 ℃、浸提4次、pH 5.6、酶解时间7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23.89%;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11.86 g/g,溶胀性为15.5 mL/g,持油力6.94 g/g。此结果表明菠萝皮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双酶解法提取大豆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粕粉为原料,加入高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水解研究,对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酶的用量及酶加入间隔的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大豆多肽的含量及蛋白质的水解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经过优化得到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5℃,pH 7.5,液固比7: 1,加酶量为高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各0.2 g,反应时间8 h,加酶间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酶解后的蛋白质含量达85%、水解度为17.72%.  相似文献   

9.
水相酶解提取花生蛋白质及油脂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花生采用水相酶解法制油与蛋白质提取,与水剂法相比能显著提高油反蛋白质得率;在对不同的酶对比使用后发现,使用包含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的复合酶效果比单一酶好;经优化实验得出酶处理的最适参数为:加酶量0.3%,酶反应时间4h、pH6.4、温度49℃,此条件下,花生油反花生蛋白质得率可分别达95.4%和74.6%。  相似文献   

10.
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透明圈比较法,从质粒转化变异菌种资源中纯化出1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同时,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及DNS法,对该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和产酶规律及木聚糖酶活检测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改良培养基中的对数生长期在1-7h之间,产酶高峰期在8h左右,发酵液酶活达到344U/ml;木聚糖酶活力检测采用0.1mol·L^-1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值5.2—5.8,木聚糖浓度0.8%,温度60℃,DNS用量为2.0—2.5ml。  相似文献   

11.
从工业化生产实际出发,探讨了豆渣的高效水解技术、酵母菌株的选育及其培养工艺。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纤维素酶和普鲁兰酶水解豆渣,以葡萄糖为标准测量水解后料液中糖含量,得出水解豆渣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55℃,料液比为1∶24,先用普鲁兰酶水解,调至pH5.0,再用纤维素酶水解,调至pH5.5,普鲁兰酶3 h,纤维素酶1 h,时间比为3∶1,加酶总量为3%,普鲁兰酶∶纤维素酶为3∶1。用此条件对豆渣进行水解得到水解液,料液中含糖量最高位为160.7 mg·kg~(-1)。用含量为35%的水解液去培养抗性菌株,筛选的抗性菌株C发酵效果较好,酵母含量达18.49 g·L~(-1)。  相似文献   

12.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降血压肽酶解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种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根据ACE抑制率高低,最终选择胰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16(45)正交试验研究底物浓度、水解时间、酶与底物比、温度和pH值对酶解液降血压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水解最优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底物浓度5%,水解时间6 h,酶和底物比为0.08,温度为50℃,pH值为8.0时,所得水解液ACE抑制率最高,为76.8%。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和花生粕的溶解性,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Validase FPconcentrate蛋白酶对它们进行限制性水解。结果表明,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pH 8.0、水解时间3 h,底物浓度为10%,酶浓度为0.5%(占底物),在此水解条件下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氮溶解性指数(NSI)由4.37%提高到60.34%,水解度为6.37%。利用Validase FP concentrate蛋白酶对花生粕进行水解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pH 7.0、水解时间4 h,底物浓度10%,酶浓度1%(占底物),在此水解条件下花生粕的氮溶解性指数(NSI)由42.40%提高到87.54%,水解度为12.90%。  相似文献   

14.
研究3个苎麻脱胶高效菌种的最佳生长培养条件。利用分光光度计,以菌液浊度OD600为指标,对苎麻脱胶高效菌种活化条件的主要参数(起始p H、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3个苎麻脱胶高效菌种活化条件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Hn1-1菌种的最佳生长条件为起始p H 6.0、接种量5%、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8 h;Hn2-2菌种的最佳生长条件为起始p H 8.0、接种量6%、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 h;Hn6-2菌种的最佳生长条件为起始p H 6.0、接种量7%、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6 h。通过优化培养条件,3个菌种的种子液生物量提高到1.5~2.0倍,为其在苎麻脱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酶法制备大豆寡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陶红  梁歧 《大豆科学》2004,23(1):26-29
以Promatex为工具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制备大豆寡肽.分别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DH值的影响,确定了热处理条件为90℃、10min.Promatex的水解条件为:pH值为7.0,酶用量为0.53ml,酶添加量为E/S:10.6%,温度50℃,水解6hr.制取的大豆肽的DH为28.23%,PCL在2-4之间为寡肽.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对水稻叶片组织的致病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了SDS 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酶活性测定、叶片浸解后的渗透性还原单糖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细胞壁降解酶混合物中至少含有10种不同分子量的组分。用3, 5 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了7种常见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诱导底物,内切 β 1,4 葡聚糖酶(Cx)活性最高,其次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聚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polymethylgalacturonase, PMG);以果胶为诱导底物,PG活性最强,PMG次之。通过比较不同底物对PG、Cx和PMG这三种主要细胞壁降解酶的诱导效果,发现Cx用1.0%CMC的诱导效果最好,PG和PMG用1.0%果胶的诱导效果最好。Cx的最佳反应温度是30℃,PG和PMG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Cx和PMG的反应时间定为40 min较为合适,PG反应时间定为60 min较为合适;当pH值达到5.0时PG酶活性最强,当pH值达到9.0时Cx酶活性最强,pH值为4.0~6.0时,PMG的酶活性达到最强。通过对酶处理后叶片的渗透性还原单糖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发现细胞壁降解酶的确对水稻叶片组织造成了损伤,并且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损伤程度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7.
孙丽艳  崔洪斌  赵琪 《大豆科技》2006,(3):17-20,23
纳豆菌1号(BJC—1)是一株高产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酶的菌株。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筛选出该菌的最佳产酶条件为:2%的葡萄糖为碳源;2%的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液pH值维持在7.0-7.5之间;装液量为2L;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34℃;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为32h。其产酶的最高酶活可达127.60IU。Ca^2+、Mg^2+对产酶有促进作用;Cu^2+、Fe^3+对产酶有抑制作用;K^+、Zn^+对产酶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麦芽内—β-葡聚糖酶的提取方法和作用条件,用0.2MHAC-NaAC缓冲液(PH7.0,含0.1MAcl)40℃搅拌萃取50分钟制备粗酶液:内—β-葡聚糖酶作用的最适温度45℃,最适PH4.6;原料大麦中该酶活性35U/g,发芽3天达到150U/g,绿麦芽中134U/g,经焙燥后活性降低38%。  相似文献   

19.
《中国麻业》2003,25(3):152-153
四川成都纺织学院对酶洗和砂洗结合改善苎麻织物性能进行了研究,使织物手感柔软,刺痒感得到改善。苎麻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性、透气性、散热性、穿着舒适凉爽。但作内衣穿着时,刺痒感使它的应用范围、服用性能等方面受到限制。利用纤维素酶及结合砂洗剂处理苎麻织物,能消除织物表面暴露的纱线头,使织物表面光滑。酶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得的一种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蛋白质,它具有催化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纤维素纤维中的β~1-4甙键水解。由于纤维素分子的部分水解使结晶区变小,纤维的抗弯力降低,刚度降低,使织物变得柔软,因此可以改善苎麻织…  相似文献   

20.
王草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王草综合利用水平,以王草为原料,采用化学水解法制备王草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探讨过氧化氢对其漂白效果的影响,测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王草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NaOH质量浓度40g/L,提取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提取率最高达到46.52%;最佳漂白工艺为过氧化氢浓度40 mL/L,时间2 h,温度50℃,pH值为9;王草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4.26 mL/g,持水力5.64 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