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大荔县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在大荔县盐碱地种植水稻,设置空白对照(CK),比较分析了土壤p 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 H、电导率下降越多,水稻产量越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提高越高,水稻产量越高。种植水稻可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福州市北郊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喷施农药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农药后,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变化,而土壤pH值呈现下降趋势;与喷施农药前相比,喷施农药后茶园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喷施农药前后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3。  相似文献   

3.
以福州市北郊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喷施农药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农药后,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变化,而土壤pH值呈现下降趋势;与喷施农药前相比,喷施农药后茶园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喷施农药前后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3。  相似文献   

4.
氮素和生物调控下稻草还田对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草整株全量还田方式,设置了高氮和低氮2个水平,配合有无生物腐解剂处理,以当地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对稻草还田前后的理化性质做了系统的分析,进而确定最佳的还田方式。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提高了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含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其中稻草还田2年高氮加生物腐解剂处理的各项指标最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含量分别比未还田前提高了14.3%、9.7%、8.5%、23.9%,土壤容重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降低了9.34%,水稻产量提高了10.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层位的土壤进行高温处理前后的土壤样品采样,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研究在用高温处理土壤,防止连作障碍的方法时,高温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温处理过的土壤,各层次的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土壤中的全氮、出现下降的趋势,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容重变大;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永清县萝卜种植区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萝卜的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深度(0~20、20~40 cm)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的频数分布及相关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特征,研究萝卜种植年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土壤p H值、EC值在2层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外,其他各指标含量在表层土壤中均极显著高于下层土壤;其中,上、下2层土壤中碱解氮、有机质含量的频数分布曲线均呈正态分布;表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种植年限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上下2层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对脲酶活性产生直接影响,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间接作用上;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对碱性磷酸酶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速效磷含量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速效钾产生的间接性影响来实现的。综上所述,大棚萝卜种植到一定年限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平衡施肥的理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大棚萝卜土壤养分管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与地统计的庄浪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了解甘肃省庄浪县土壤表层pH值、全氮、速效钾、有效磷和有机质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规律,利用GIS与地统计的方法,对庄浪县的832个土壤样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克里格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庄浪县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种养分的均值分别为8.58、14.13 g/kg、0.81 g/kg、24.20 mg/kg和180.55 mg/kg;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0%、17.60%、20.60%、49.34%和27.40%,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为中等变异性,而土壤pH值为弱变异性。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可知,庄浪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土壤pH值属于碱性。各土壤养分含量均存在较低水平的区域,在土壤管理与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8.
盐碱化及养分投入对稻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4,(3):31-35
通过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研究水稻收获后盐碱化稻田土壤养分状况,旨在明确盐碱化及养分投入对稻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为盐碱地水稻生产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论施肥与否,土壤盐碱化均导致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下降;全钾含量变化略有不同,未施肥情况下,盐碱土壤全钾含量降低,施肥后,反而升高。化肥施入后,各处理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相应增加,速效氮含量却相应下降,全钾、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受土壤类型和品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基于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和地统计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pH值进行空间变异研究。通过土壤样本采样与分析,测定不同成分的含量,利用地统计分析模块进行空间变异分析;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pH值变异系数各不相同,都呈中等变异,4种养分的变异系数在64%~79%之间,而pH值变异系数比较低,为12. 65%;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pH值最佳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有机质、全氮含量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效磷块金系数为85%,表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土壤空间相关性很弱,受耕作制度、施肥总量和随机因素影响较大;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pH值表现中等空间相关性,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制作出各养分含量和pH值分布图,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土壤养分的分布情况;结合当地实际作物种植情况提出合理的施肥建议,改善当地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施肥配比,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上海古猗园内不同区域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情况,对上海古猗园内不同样地土壤的11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及评价,并比较了不同人为干扰下各样地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8个调查样地的土壤状况总体良好,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充足,但所有样地的EC值均较高,翠猗桥东样地的土壤有效磷供应不足;石韵馆北样地的土壤质量最差,密度大、孔隙度小,全氮及碱解氮含量最低,全磷、有效磷、有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均偏低,需重点进行土壤改良。此外,人为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明显,在孔隙度、容重、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全磷、速效磷6个理化指标上,古猗园封闭区域和开放区域之间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轮作对黑土区作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和耕地地力的影响,依靠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在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设置的定位监测点,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土壤pH、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大豆、玉米长期连作产量下降,轮作可以提高大豆、玉米单产。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不同,大豆连作,土壤全氮含量大幅下降,有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玉米连作,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大幅增加,全氮含量小幅下降。因此轮作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连作造成作物减产,玉米长期连作不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大豆连作下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2006~2011年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获嘉县农田耕地土壤养分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依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的划分等级标准,获嘉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平均含量均属于3级及以上水平;除速效钾略有降低外,其他养分含量均较第2次土壤普查值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级为3级及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0.56%、96.87%、83.78%和79.21%。并提出在稳氮、控磷、控钾的基础上,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实行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以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3.
延边地区水稻土壤速效养分对开垦年限和施肥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的施肥方式和种植年限对延边水稻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采集了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 H值、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开垦年限影响了土壤0~20 cm耕层碱解氮的养分空间分布,开垦年限越长,碱解氮的空间异质性越弱,且随开垦年限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不断下降;稻田单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明显增加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且导致下层速效磷含量增加;开垦年限和施肥方式对0~20 cm耕层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但不同开垦年限对稻田土壤速效钾影响不同,开垦时间越长,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越高;稻田施用有机肥有利于速效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降水条件下生物炭对红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降水的方法,将以花生壳为原料在400℃热解制备的生物炭施入红壤,在气温25-30℃、单次降水量20 mm条件下进行连续试验约20 d,分析生物炭对施肥和未施肥红壤的速效钾(SAK)、速效磷(SAP)、铵态氮(SAN)、硝态氮(SAN)、有机碳(SOC)、活性铝(SAA)以及pH值在降水前后的变化。共设8个试验处理:未施肥+未施C(CK)、未施肥+1%生物炭(C1)、未施肥+2%生物炭(C2)、未施肥+3%生物炭(C3);施肥+未施C(F)、施肥+1%生物炭(FC1)、施肥+2%生物炭(FC2)、施肥+3%生物炭(FC3)。施肥土壤施用KH2PO4 0.14 g·kg-1、KNO3 0.51 g·kg-1、NH4NO3 0.80 g·kg-1和Ca(NO3)2 0.95 g·kg-1。【结果】施用生物炭的红壤,其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活性铝、有机质和pH等指标在降水后均有较大变化,且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施用3%生物炭时,土壤理化性质在降水前后变化最为显著,C3处理的pH值比CK处理提高了0.60个单位,速效钾的下降幅度比CK少9.5%,速效磷、硝态氮的下降幅度分别比CK高出33.2%和40.5%,有机碳和铵态氮则没有明显变化,活性铝下降了91.1%。而降水后FC3处理的pH值比F处理提高了1.09个单位,速效钾的下降幅度比对照少10.3%,速效磷和硝态氮的下降幅度分别比F处理高23.4%和21.9%,有机碳和铵态氮的增幅分别比F处理高23.6%和5.4%,活性铝下降了94.8%。【结论】在降水条件下,生物炭有利于酸性红壤保持适宜的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以及能大幅降低土壤活性铝浓度,且对施肥后酸性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81—2011年间江阴市土壤养分含量的长期跟踪监测数据,分析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多、磷钾肥少的传统施肥习惯导致江阴市长期土壤磷、钾含量缺乏和氮肥的大量浪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来,江阴市2011年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平均含量比2007年分别提高了84.5%、45.7%、6.6%,土壤全氮含量比2007年下降5.6%。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省漾洱水电站周围5种地类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的总孔隙度最大,土壤疏松,土壤容重小,有机质、全氮量、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灌丛的总孔隙度大,土壤容重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较高,水解氮含量居中,速效磷和钾含量较低。草地的总孔隙度适中,土壤容重大,有机质含量和全氮量居中,但水解氮和速效钾和磷含量均较低。渣场的总孔隙度偏小,土壤容重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低,水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较低。灌草丛的总孔隙度最小,土壤容重大,有机质含量和全氮量居中,速效磷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草地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特征,为退化草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对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水分及容重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各层(0~30 cm)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容重和pH值呈增加趋势;与未退化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土壤各层(0~30 cm)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含水量分别降低了25.22%~31.96%、37.69%~48.44%、28.00%~30.24%、35.53%~52.47%、33.89%~44.84%和35.44%~57.62%;重度退化草地20~3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未退化草地,是未退化草地的1.96倍;全钾含量对退化程度的响应不明显(P>0.05)。【结论】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湖南中烟重庆酉阳苍岭基地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烟区植烟土壤pH值总体适宜,速效磷相对缺乏,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含量中等,水溶性氯含量较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烟叶还原性糖含量正相关,与烟叶总氮含量负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烟叶烟碱含量负相关;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含量与烟叶氮碱比显著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区土壤理化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作用的大小依次为:pH值速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水溶性氯;土壤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主要影响烟叶中糖组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对烟叶还原糖的积累有利,对总糖积累不利;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糖含量的影响与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反。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主要农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2004年连续对河北省几种主要耕种农田的土壤肥力进行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农田土壤耕层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比1989年第2次土壤普查值增加,而速效钾则下降;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均呈积累状态;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耕层中氮盈余、磷富积、钾盈缺各半。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年份定点设施土壤及7年以上设施土壤不同深度土层进行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可溶性盐等理化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年限的上升,耕作层理化指标呈现"三高、两低、一平"的趋势,即速效钾、速效磷、盐分显著升高;有机质、pH值下降;全氮持平。因此,对设施土壤应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以促进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