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2014—2015年盘锦市芦苇湿地面积减少原因及对策,利用"高分一号"卫星2014—2015年相同时相遥感监测数据和GPS定位技术,经过现场勘查确认,对盘锦市辽河口湿地主要芦苇分布区2年同时相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5年盘锦芦苇湿地面积变化原因主要是人类进行的各类农业开发、气候变暖引起的干旱次生效应、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从根本意义上保证湿地芦苇的生态需水才是减缓芦苇湿地退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陈晨 《现代农业》2013,(2):77-78
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面积8万公顷,年产芦苇50万吨。近年来受水资源和工程制约沼泽化面积不断增加,严重的影响芦苇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补充调查,分析了小湖区1958-2010年芦苇(Pragmites australis)产量、面积及质量的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0年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产量呈现先下降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芦苇分布面积也经历了先变小后变大的过程;总体上芦苇资源呈现衰退趋势,一、二、三类芦苇面积减少,四类芦苇面积增加;水位(x)与芦苇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关系,1958-1982年,芦苇产量与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4.9526x2+10379x-5E+06 (R=0.88),1983-2010年,芦苇产量与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0.507x2+1062.8x-556910 (R=0.78);地下水埋深与芦苇生长关系密切,地下水埋深为1.97 m时,芦苇生长最快.矿化度(x)和芦苇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2.39x2+32.033x-5.6795(R=-0.84).  相似文献   

4.
李艳 《现代农业》2014,(1):83-84
芦苇的产量形成和土壤肥力,水分、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促进芦苇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就是保证芦苇的单位面积株数,过稀、过密都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掌握芦苇越冬芽萌发规律,可促进芦苇早生快发,从而获得理想的芦苇产量。  相似文献   

5.
苇田综合高效养殖与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锦市滨海湿地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拥有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的美誉,海岸线长118公里,有自然湿地面积19.1万公顷,其中芦苇湿地面积8万公顷,年产芦苇50万吨,区域内苇田工程配套齐全,有星罗棋布的自然坑塘和纵横交错的沟渠、河流,是水产品养殖的最佳地区。  相似文献   

6.
辽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滨海湿地之一,其芦苇面积现居世界之首.近几年来,湿地退化严重.芦苇产量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严重制约湿地经济的发展.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分析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因素,从农业开发和石油开采、淡水不足、水盐失衡以及生境破坏四个方面对其退化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滨海盐渍土壤对芦苇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锦滨海芦苇湿地拥有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美誉,区域内苇田面积8万公顷,年产芦苇50万吨。因淡水资源匮乏,不能满足湿地灌溉,造成土壤返盐严重,致使芦苇生长和产量受到严重制约,利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盐渍土壤对芦苇生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呼伦贝尔东部地区春季鸿雁巢址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璐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72-7375
[目的]研究内蒙古呼伦贝尔东部地区鸿雁的巢址选择。[方法]通过野外调查获取巢址样方和非巢样点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确认鸿雁巢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数据的Z检验表明,只有巢周芦苇密度呈正态分布,距明水面距离、明水面面积、巢周芦苇面积、巢周芦苇高度、巢周芦苇密度、距人为干扰距离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并且其累计贡献率达到64.700%。第1主成分中岛的大小、巢周芦苇面积、巢周芦苇密度的贡献率达22.184%;第2主成分中巢周芦苇高度、距明水面距离的贡献率为16.546%;第3主成分中距人为干扰距离、巢下水深的贡献率为14.076%;第4主成分中距人为干扰距离、巢周芦苇盖度的贡献率是11.868%。在4个主成分中反映鸿雁繁殖期隐蔽与逃逸的因子占主要地位。[结论]该研究为鸿雁繁殖生境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曦 《现代农业》2014,(8):103-104
<正>盘锦市拥有芦苇湿地面积800平方公里,是我国芦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最完整,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又是世界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享有"湿地之都"的美誉。从宏观看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一、芦苇湿地的直接价值盘锦芦苇湿地的直接使用价值,主要包括提供物质产品价值、旅游服务价值和教育科研价值。1.芦苇资源价值盘锦市芦苇湿地境内的东郭苇场、羊圈子苇场、赵圈河苇场、辽滨苇场,为造纸产业提供了2000多万  相似文献   

10.
芦苇根系生长情况决定芦苇产量及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根系生长受外界条件制约,为研究造纸废水对芦苇根系的影响,采用辽宁盘锦某造纸厂排污口废水,根据其原始CODcr浓度配置50,175,300mg·L~(-1),分别在芦苇发芽期、展叶期、快速生长期、抽穗期和成熟期5个生长期灌入不同浓度造纸废水,取样冲洗后测定芦苇的根系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灌溉下,造纸废水灌溉组芦苇根系的长度、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和根尖数比对照组增加最高值依次为213.45cm,45.44cm~2,28.34cm3,0.55cm,879个;不同生长期灌溉下,造纸废水灌溉组芦苇的根系形态指标比对照组增加最高值依次为42.26cm,12.75cm~2,5.17cm3,0.41cm,1057个。CODcr浓度为175mg·L~(-1)的废水灌溉后,芦苇根系长度、面积、体积和平均直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根尖数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灌溉下造纸废水对芦苇根系的长度、平均直径和根尖数的影响显著(p0.05),对面积和体积影响不显著。且除根尖数以外的4项指标均在快速生长期灌入废水达最大值。说明在适当生育期灌溉适宜浓度造纸废水可促进芦苇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1.
陈曦 《现代农业》2013,(7):86-87
盘锦市芦苇湿地面积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二十,最高年产芦苇50万吨。芦苇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经济植物,它具有用途广,适应性强,易种植,好管理,一年一收,成本低等多种优点。文章从水产养殖、机械收割、旅游3个侧面,阐述科学技术给芦苇湿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及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芦苇是用途较广的特种经济作物,利用沟沿长芦苇,是我地的传统习惯。芦苇一般3月下旬出苗,11月上旬收获,生长期200多天。过去,沟沿长了芦苇后,不再种其他作物。1974年9大队7生产队首次在芦苇沟沿里套种蚕豆获得成功,每亩实收326斤。1981年,全镇5000多条沟沿芦苇套种了蚕豆,折实面积2000余亩,实收蚕豆约60万斤  相似文献   

13.
胡逸萍 《现代农业》2015,(2):101-102
<正>盘锦芦苇生长在辽河三角洲沼泽区域,有面积达7万公顷,年产芦苇30万吨。芦苇不仅是造纸的重要原料,同时又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可为动物提供饵料,并为野生生物尤其是丹顶鹤等鸟类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因此芦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芦苇在自然条件下,其生长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水分状况、土壤环境、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其中水分条件居于首位,它能左右芦苇种群的演替方向,水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则有利  相似文献   

14.
以2种生态型芦苇(沙丘芦苇和沼泽芦苇)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沙丘芦苇对热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对其耐热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热胁迫下,沙丘芦苇的相对生长率和相对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沼泽芦苇,耐热性强于沼泽芦苇。相同温度胁迫下,沼泽芦苇的H2O2、MDA含量和膜渗漏程度都显著高于沙丘芦苇。对抗氧化酶活性分析显示,沙丘芦苇SOD、CAT、POD、APX、G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在高温胁迫下明显升高,并在相同温度胁迫下显著高于沼泽芦苇,而沼泽芦苇LOX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沙丘芦苇。对照条件下,沙丘芦苇的脯氨酸含量是沼泽芦苇的1.68倍;在高温胁迫下,沙丘芦苇的脯氨酸含量进一步升高,而沼泽芦苇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可能是沙丘芦苇较沼泽芦苇更为耐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盘锦市拥有亚洲最大的芦苇湿地,育苇面积80000公顷。芦苇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区内河流纵横、苇田坑塘、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我们多年的试验总结在芦苇湿地开展无公害河蟹养殖是可行的,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洋 《现代农业》2014,(12):64-65
文章根据芦苇湿地现状,从保护湿地的角度介绍苇田减产的原因及对策,保护湿地与芦苇增产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护芦苇湿地增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时相、多波段不同类型卫星像片与野外建标相结合,对湖北省芦苇土壤资源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与其周围地被的影像特征分异明显,易于判读,效果良好,并以此为基础编了芦苇土壤资源分布图,图斑116块。通过数字化仪和数字式求积仪量算得出全省芦苇面积为548.14km^2。  相似文献   

18.
在芦苇生产中提高产量是第一位的,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多年来研究的和探讨的课题,此研究利用亚硫酸氢钠在芦苇上喷施,从而降低光呼吸强度,提高芦苇的光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明晰呼伦湖湿生植物群落类型、生境、分布面积及分布区域,以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呼伦湖湖边的浅水区、入湖口以及乌尔逊河两岸为研究区域,采取典型的样方法等调查方法对呼伦湖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灌木主要以小红柳为主;草本群落主要有芦苇群落、野大麦群落、拂子茅群落、小糠草群落、碱蓬群落、灰脉苔草群落、菰群落、芦苇+拂子茅群落、芦苇+野大麦群落、芦苇+碱蓬群落、湿生千里光群落、狭叶香蒲群落、长芒稗群落、马蔺群落、灰绿藜群落,其中野大麦群落、芦苇群落面积占绝对优势;分布格局上,各植物群落沿距湖岸、河岸的远近呈明显带状分布,由于受局部地形影响,形成季节性积水,各种植物群落呈现大小不一的斑块状分布和交错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介绍了盘锦市芦苇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建设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盘锦市芦苇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