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19例奶牛真胃移位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2年春至2005年上半年,笔者与同事在四川雅安地区先后治疗了119例真胃移位的奶牛,确诊后实施手术疗法,114例恢复,治愈率95.8%。119例真胃移位的奶牛,其中110例为左方移位,占92.4%;9例为右方移位(真胃扭转),占7.7%。现将其诊断与手术治疗情况汇报如下:1诊断1.1发病情况119例  相似文献   

2.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多由精粗饲料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驰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致。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100%。最近,在本公司的河北大曹庄服务点,笔者为当地奶农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受到当地奶农的称赞。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皱胃左侧移位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本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在临床上,对不利于常规治疗的病例,我们采取穿刺法治疗奶牛皱胃左侧移位,治疗干奶未期患牛12例,治愈9例,治愈率75%,产后感染病例30例,治愈18例,治愈率约60%。  相似文献   

4.
奶牛真胃左侧移位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本病的疗法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因保守疗法只适用于真胃移位初期,积液较少,没有粘连的病牛,但成功率较低,故多采用手术疗法。手术疗法的方法有三种:瘤胃减压整复法,采用左肷部中切口;仰卧自然复位真胃固定法,采用腹白线旁切口;大网膜固定法,采用右肷部下切口。我们采用的是真胃移位手术法中的大网膜固定法,因此误食塑料异物的瘤胃切开术,也是在右侧腹部做的。  相似文献   

5.
真胃移位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是由特殊的生理阶段有关,其发生的机制主要是产后奶牛的采食量较低,瘤胃占据的容积小,而分娩后子宫占据的空间缩小,真胃趁机游离于腹腔左侧而压迫于瘤胃下,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疾病,在管理条件较差的牛场,发病率可达2%以上。确诊为真胃左方移位后多通过手术疗法,在生产中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翻转法、左方切口手术疗法和右方切口手术疗法。笔者在多家大型养殖场和兽医院接触过大量的真胃移位病例,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整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的发生多由于在饲养上精、粗饲料搭配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弛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至。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的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了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而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了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达到100%。特别是最近在罗威特动物营养有限公司河北大曹庄服务点,为当地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当地奶农对罗威特公司这种精湛的技术和专业服务的做法赞口不绝。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奶牛胎盘与子宫之间特殊的绒毛叶嵌合结构,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临床上较为多发的产科疾病。兽医临床治疗胎衣不下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在药物疗法中,多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使用后普遍存在在肉、奶中残留和产生抗药性的问题,造成奶品质降低。手术疗法极易损伤子宫内膜及腺窝上皮,甚至造成感染,己不再  相似文献   

8.
随着奶牛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真胃移位病例时有发生,治疗该病已是每个兽医工作者必备的技能。治疗有多种方法:禁食、泻下、健胃法和手术法。前两种方法治疗复发率比较高,后者疗效确切。笔者治疗该病采用手术疗法,在多数病例中总结出了手术法治疗该病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写出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不同方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试验采用激素疗法、子宫疗法、综合疗法、中药疗法、全身疗法、手术疗法6种治疗方法对宁夏某万头奶牛场的32头胎衣不下奶牛进行了尝试治疗,除了2头病牛用手术疗法之外,其余每种疗法都是治疗的6头病牛。结果表明:激素疗法治疗后有1头奶牛出现子宫内膜炎,发情率和受胎率都较低;手术疗法治疗的2头奶牛出现了子宫感染情况,受胎率为0;而子宫疗法、综合疗法、中药疗法治疗后的奶牛都未出现子宫内膜炎。全身疗法治疗后有1头奶牛未发情;综合疗法和中药疗法治疗的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都是100%。说明较为理想的防治方法是综合疗法和中药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德隆畜牧玛纳斯养殖基地引入的澳洲青年奶牛,投产后真胃左方移位发病率为7.3%,较国内荷斯坦奶牛发病率高出了一倍左右,通过对病牛的手术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发病机理、手术疗法及注意事项,做了简要的阐述,希望对奶牛饲养者(特别是引入澳系荷斯坦奶牛)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皱胃阻塞是因内容物积滞,胃壁扩张、体积增大而形成的阻塞,可引起消化机能障碍、瘤胃积液、自体中毒和脱水,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手术疗法可以大大提高皱胃阻塞的治愈率。手术疗法分为:瘤胃切开胃冲洗法和皱胃切开胃冲洗法,体重在300 kg以内的奶牛可采用瘤胃切开胃冲洗,300 kg以上的奶牛因体型较大,术者手臂经瘤胃很难进行皱胃的冲洗,为此,应做皱胃切开胃冲洗疗法。现以通过皱胃切开胃冲洗法治疗的一例病牛皱胃阻塞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变位分为真胃移位和真胃转位,是奶牛的常见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此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目前仍以手术整复治疗为主。临床诊疗中,真胃变位整复手术方法多种,各有千秋。本文就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作分析性比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奶牛单产的不断提高,奶牛的真胃移位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与奶产量高,饲养管理失衡,大量饲喂谷物精料有关。该病一般发生在产后,少数发生在泌乳后期及干奶期。治疗的方法很多,笔者在治疗该病的手术疗法中得到启发,经过多次试验,认为消气灵加风油精治疗真胃移位优于其他方法,现介绍出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生物氧(成分为臭氧)结合抗生素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并对生物氧疗法的疗效进行评价。2009年9月份~11月份,选取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30头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头。试验组采用生物氧结合抗生素疗法,对照组只采用抗生素疗法。结果发现,试验组平均治愈时间为7.4d,治愈14头,治愈率为93.33%,而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2.6d,治愈11头,治愈率为73.33%。从试验结果可以发现生物氧疗法在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上效果显著,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皱胃变位后一经确诊,就应该及早进行治疗,使变位的皱胃恢复其正常位置和状态,必要时加以固定以防止变位的再次发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保守疗法、翻滚疗法和手术疗法3种.  相似文献   

16.
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奶牛真胃移位的病因、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其中,手术方法治疗了多例真胃左方移位病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以昏睡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常发生于产后 3d内 ,少数发生于分娩过程中或产前。以 3~ 6胎 ( 5~ 9岁 )的高产奶牛最易发生。如治疗不及时 ,多数会因虚脱、瘤胃臌气或吸入性肺炎造成窒息而死亡。本病在奶牛较集中的吴忠市利通区比较多见。根据笔者近 6年来 89例的治疗资料统计 ,产后瘫痪病例占临床病例的8 3%。笔者近年来先后采用以单纯补钙为主的补钙疗法 (以下简称补钙疗法 )和先行乳房送风后以补钙、磷、镁、钾为主的综合疗法(以下简称综合疗法 )治疗该病 ,综合疗法获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对我地区奶牛乳房炎近百例的治疗效果观察,三联疗法对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理想,可作为今后奶牛乳房炎治疗最常用的联合疗法。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奶牛业的危害较大。国内外学者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本病的非抗生素治疗方法包括生物疗法、激素疗法、物理疗法、中草药疗法等。但最有应用前景的是生物疗法和中草药疗法。今后应加强生物疗法和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同时应加强中草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以及中草药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饲养方法、营养、分娩、分娩时间与分娩胎次有关,分析了其临床症状,并提出了左方变位保守治疗、左方变位手术治疗和右肷部中下切口治疗方法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通过肋骨固定法治疗奶牛真胃左方移位52例,手术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