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Ⅱ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高抗白叶枯病的优质恢复系镇恢084配制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其亲本特征特性如下:镇恢084主茎总叶片数17叶左右,播种至始穗102-105天,株高115厘米,分蘖力强,穗型较大,平均每穗总粒数160粒左右,结实率93%以上,花时集中,花粉量足。Ⅱ-32A主茎总叶片16-17叶,播种至始穗94-96天;分蘖力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每穗颖花数多,平均150.5个,柱头外露率高,平均为83.7%,其中双柱头外露率占71.2%,单柱头外露率占28.2%。结合穗大粒多的特点,Ⅱ-32A的潜在有效花期长。  相似文献   

2.
利用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 -4的强优恢复系镇恢 0 84与珍汕 97A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汕优 0 84。汕优 0 84不仅高抗白叶枯病 ,而且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稳产性好、品质明显好于汕优 63。2 0 0 2年 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镇恢4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镇恢129作母本,镇恢084作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含有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4的籼型强优恢复系.该恢复系高抗白叶枯病,株型好,穗型大,配合力强,于2007年9月获国家品种保护,所配组合Ⅱ优42于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3月获国家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4.
该组合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新育成的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 Xa-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 Xa- 4的优质强优恢复系镇恢 0 84与 - 32 A配置而成的突破性杂交稻新组合。经多年鉴定和试验试种 ,表现了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品质优良 ,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2 0 0 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6年本所新组合鉴定试验 ,亩产 6 5 7.0 kg,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1.2 5 %。 1997年新组合比较试验 ,亩产 6 34.6 kg,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9.12 %。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联合鉴定试验 ,平均亩产 6 16 .3kg…  相似文献   

5.
协优 0 84系采用协青早 A与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 Xa-7强优势恢复系——镇恢 0 84 ,配制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 ,具有三大优点 :一是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二是米质明显优于协优 63和汕优 63 ,达国家优质米标准二级以上 ;三是产量高于协优 63和汕优 63 ,在江苏单产 9t· hm-2 左右 ,比汕优 63增产 1 2 %以上 ,高产田块生产潜力可达 1 1 .2 5t· hm-2 以上。目前已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西、云南等省试种 ,杂种优势突出 ,是一个突破性新组合。主要特征1 综合丰产性好 ,品质优良 有效穗 2 …  相似文献   

6.
丰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粤丰A与镇恢084(本所育成的含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α-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α-4的优质强优恢复系)配置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良,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较好,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优084一般制种产量2300kg/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3000kg/hm^2以上。现将丰优084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实现对目标基因的准确选择,为分子育种提供有效工具。以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527为受体亲本,以携带抗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IRBBL23为供体亲本,利用杂交、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广谱持久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导入到优良恢复系蜀恢527中,获得22份含有Xa23基因的改良株系。用白叶枯病菌致病菌系P6接种改良株系,筛选出1份高抗白叶枯病的新恢复系R527-Xa23。进一步考察R527-Xa23与不育系谷A、Ⅱ-32A和特丰A配制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结果显示R527-Xa23与蜀恢R527的组合,在穗长、每株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相关农艺性状上相似,表明该恢复系R527-Xa23在培育白叶枯病抗性杂交水稻组合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15):21
水稻品种——徐稻3号徐稻3号由江苏省徐州农科所水稻室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株高96厘米,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较深,剑叶挺举,穗半直立,分蘖性好,成穗率高,每亩有效穗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克,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米质优,熟相好,易脱粒。接种鉴定抗白叶枯病,高抗稻瘟病,纹枯病轻,田间种植高抗条纹叶枯病,无稻曲病。  相似文献   

9.
"Ⅱ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镇恢084"配置而成的突破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Ⅱ优084经多年鉴定和试验试种,表现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已被江苏省农林厅列为"十五"重点示范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良杂交稻恢复系粤恢826,以提高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米质,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方法]以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及蜡质基因Wx的中间材料Z1103为供体亲本,杂交水稻强恢复系粤恢826为受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和系谱选育方法,聚合4个外源基因以改良粤恢826的抗病性和米质,并进行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及米质鉴定.[结果]经SSR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抗病性及米质鉴定,获得以粤恢826为遗传背景且含有目标基因的6个改良株系,通过农艺性状筛选与恢复力测试,优选到一个含有Pi1、Xa23和Wx基因的纯合株系,其恢复力好,农艺性状优良,2014年早造定名为粤恢88,其田间鉴定稻瘟病抗性3级,白叶枯病抗性1级,米质为软米.2014年晚造与两系不育系Y58S配制杂交稻组合Y两优88,其在品比试验中产量达6543 kg/ha,比对照深两优58香油占增产4.97%,未达显著水平(P>0.05),且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鉴定为国优3级和省优3级.[结论]MAS技术可有效聚合多基因(Pi1、Xa23和Wx基因),使粤恢826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及米质明显改良,获得抗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米质为软米的新恢复系粤恢88,为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南粳44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粳44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8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 g左右。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穗颈瘟和纹枯病。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品种来源:M98A/丰恢98003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0天左右,与汕优63熟期相当.株高115厘米左右,主茎叶片16-18张,茎秆粗壮,分蘖强,成穗率高,亩有效穗18万.穗长26厘米,每穗总粒数200粒以上,结实率达87%以上,千粒重28克,高抗白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轻.明优98前期生长旺盛,后期灌浆快,结实高,转色好,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省肥、耐瘠薄,整精米率高,食味佳.  相似文献   

13.
苏种 《农家致富》2023,(9):40-41
<正>一、常优粳10号常优粳10号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叶片绿色,叶姿较挺,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 :全生育期148.2天。株高118.9厘米,每亩有效穗16.0万,每穗总粒数230.4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5.7克。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  相似文献   

14.
利用携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5,Xa-7的抗源DV85衍生而来,但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的TD-1,TD-2为抗病供体亲本,与对白叶枯病感染的杂交稻优良恢复系明恢63杂交,在对目标性状-抗白叶枯病特性的强烈选择压下,与轮回亲本回交2次,然后自交,以使其它有利基因重组,通过按产量与抗性进行鉴定与选择,目前所选育的抗18,抗21,抗25用白叶枯病强菌株浙173接种为高(HR),且抗病性状在与感病不育系配组  相似文献   

15.
Ⅱ优838系安徽天禾公司引进的Ⅱ-32A与辐恢83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组合,是四川省首次育成的比汕优63增产5%以上的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安徽等省都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该组合株高115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强,每穗总粒数145粒,结实率90.3%,千粒重29克.米质中上等.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左右.田间较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该组合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可参照汕优63,注意适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2):19
水稻品种──徐稻4号徐稻4号由江苏省徐州市水稻所和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性较强,长势旺盛,群体整齐度好,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高近95厘米,熟期转色好。每亩有穗数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抗逆性强,田间病害发生轻。接种鉴定中抗穗颈瘟、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品  相似文献   

17.
杂交粳稻新组合盐优2号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应用自育不育系盐粳93538A与轮回422配组育成,该组合具有株叶型好,杂种优势强,抗倒,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纹枯病轻,米质优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II优205”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II-32A”与“D205”组配而成的高抗白叶枯病的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株高120cm左右,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生长茂盛,穗大粒多,熟相清秀。每亩有效穗16万~17万,每穗总粒数170粒以上,结实率88%左右,千粒重28~29g,生育期比“汕优63”迟熟2~3天。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2年3月检测,“II优205”米质较好,其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0.8%)、碱消值(5.2级)、蛋白质含量(10.6%)四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80.…  相似文献   

19.
优质迟熟中粳新品种扬粳805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粳805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优质中间材料香粳49/盐187//香粳111为母本、抗病材料镇稻99/9363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米香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扬粳805全生育期152 d左右,株高95~102 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色浅绿,叶姿较挺,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较好;一般产量9 200 kg/hm2,有效穗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10~14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质量27~28 g。中抗穗颈瘟,抗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香糯2315系山东省水稻研究所用香血糯为母本,日本晴为父本有性杂交后,于第二代辐射,经过系统选育而成.1999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株高90cm左右,株型紧凑,叶片宽短、挺直上举,叶色深绿,生长整齐旺盛.分蘖力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长15~17.5cm左右,着粒较密,平均每穗95~110粒左右,结实率87%,千粒重23g,种皮呈紫褐色,米粒椭圆型.高抗穗颈稻瘟病,轻感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