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川省不同产地核桃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测定四川省13个产地156株核桃实生类型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生态因子与核桃脂肪性状和脂肪酸组成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和占脂肪的9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的91%,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和占脂肪的60%.海拔、1月平均气温、经度和大于10 ℃年积温是影响核桃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重要生态因子.核桃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1月平均气温和经度的升高而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大于10 ℃年积温和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是影响核桃亚麻酸合成的主要生态因子.亚麻酸含量随着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年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油酸和亚油酸合成的主要因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随年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四川核桃栽培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四川核桃生长发育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年均温、≥10℃积温、年极端低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通过对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的适宜性综合分析,结合四川核桃主产区气候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得出全省核桃主要适宜的生态指标为,海拔400~2 800 m、土壤pH值5.5~8.5、土层厚度≥60 cm、≥10℃积温3 000 ~6 500℃,年平均气温9~18℃、年极端低温≥- 15℃、年降水量400~1 200 mm、年日照时数≥1 300h、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28℃.由此将四川划分为四川盆地北缘、东北缘核桃中心栽培区,川西高山峡谷核桃中心栽培区,川西南山地泡核桃中心栽培区,四川盆地中部核桃、泡核桃一般栽培区4个栽培区,对各区域核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为四川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分是干旱、极干旱荒漠区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甘肃省古浪县北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海拔高度1700米,气候类型属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7月份)42℃,极端最低气温(1月份)-26.4℃。年平均降水量194.4毫米,  相似文献   

4.
邓华平 《经济林研究》1998,16(2):31-32,46
1试区概况及试村河甫浚县试区:地处我国核桃分布范围中心,年平均温度13.SC,年降水量519.6mm。陕西陇县试区:位于渭北核桃生长基地县,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0.8”C,无霜期间201天,年降水量580mm。物候期预测利用两试区5年(1987—1991)气象资料,以及参试核桃良种陕核1号(区7),绿波(区10)和温185(区30)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等资料进行分析。2核桃发育阶段最低下限温度的测定2·l积温学说及表达式核桃与其它果树一样,其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低于该温度时,对果树作用不大或不起作用,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山苍子林分和环境因子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山苍子林可持续经营和优质丰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福建清流、湖北太子山、浙江富阳三地的山苍子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山苍子林分和环境因子及经济指标进行初步分析,并利用结构方程分析了山苍子单株产量、果实精油含量及精油中柠檬醛含量与胸径、树冠高、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之间的关联特征。【结果】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胸径、树冠高对山苍子单株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年平均降水量对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P=0.034),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对果实精油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 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胸径、树冠高、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7、0.886、0.470、0.330。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胸径和树冠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255(P 0.01)和0.668(P 0.01);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051(P=0.384)和0.048(P=0.380);各因素对单株产量的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树冠高、胸径、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单株产量对果实精油含量的直接效应为负效应,其效应系数为-0.236(P 0.01)。【结论】胸径、树冠高、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与单株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胸径和树冠高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效应大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因此,在山苍子经营过程中应注重胸径和树冠高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和铁杉年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四川卧龙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和铁杉树木年轮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气温的制约,卧龙地区岷江冷杉树轮宽度序列与当年2和4月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多数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负相关;铁杉树轮宽度序列与上一年7月和当年2--4月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上一年10月和当年5月月平均降雨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上一年7月及当年4和9月月平均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棘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的免疫调节作用。选用28±2日龄断奶的长×大仔猪24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试验组饲粮添加0.1%沙棘提取物,测定免疫器官指数、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血液和肝、肾、脾的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添加0.1%沙棘提取物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T淋巴细胞CD4+亚群比例显著提高(P〈0.05),CD8+比例显著降低(P〈0.05),CD+/CD8+比值极显著提高(P〈0.01);第1、2周白细胞介素-2(IL-2)显著提高(P〈0.05);第1、3、4周IFN-1显著提高(P〈0.05);血清T—AOC显著提高(P〈0.05)。试验证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沙棘提取物可以通过提高血液总抗氧化能力来增强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西藏更张沟高山松的天然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端 《林业科学》1991,27(4):465-469
西藏更张沟距林芝地区(八一新村)西35km,地理位置是东经94°05′,北纬29°44′。该沟为泥石流冲击而成,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达30km,从海拔3120m上升到3700—4000m,面积约20km~2(包括两边山坡)。气候状况参考林芝县(海拔3000m,距更张沟53km)气象资料,年平均温度8.5℃,≥10℃积温2262.8℃,1月平均气温0.2℃,7月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654.1mm,年蒸发量1697.2mm,相对湿度63%,年日照时数2022.2,无霜期195.2天。  相似文献   

9.
对川南地区常见的12种藤本植物叶片特征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园林中藤本植物叶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指标变异程度不同;部分性状相关性显著(P〈0.05),比叶面积随叶片干重的增加而减小,随单位鲜重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位鲜重含水量、鲜重和叶面积能较好地表征不同种类比叶面积的变化(R^2=0.886,P〈0.01);叶干重、叶鲜重与叶面积呈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其它叶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木兰林区华北落叶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制定木兰林区内华北落叶松的经营规划,通过分析18株华北落叶松年轮宽值,建立林区华北落叶松标准年表,研究木兰围场地区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兰林区,3、5、6、7、8月份气温与华北落叶松生长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其中华北落叶松年轮指数在当年5-7月与气温达到-0.574的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月平均气温对其有极显著限制作用;在当年7月,华北落叶松年轮指数与降水量达到0.320的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月降水量对华北落叶松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给青海地区核桃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青海6个核桃分布区的72份地方核桃进行氨基酸组分与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氨基酸总含量为12.698%~27.677%,平均含量为16.942%,平均变异系数为5.432%。地方核桃核仁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29.76%。6个分布区在氨基酸含量指标上可分为3大类。第1类包括民和、贵德和循化;第2类包括乐都和化隆;第3类为尖扎。其中化隆县平均氨基酸总含量最高,为18.562%。  相似文献   

12.
在临安城区选择居住区、道路、街旁、带状公园、学校、广场六个不同功能区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负离子浓度、温湿度、光量子、噪声、粉尘以及二氧化碳等指标含量的测定,以此了解各功能区的生态效益状况,结果表明:负离子与粉尘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湿度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温度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湿度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城区内负离子浓度苕溪最高,最低的是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苕溪是学校的1.9倍。二氧化碳浓度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最高,最低的为城中街,学校是城中街的1.6倍;粉尘含量最高的是人民广场,最低为苕溪,人民广场是苕溪的1.26倍;而噪声最高是人民广场,最低的是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六种功能绿地中,空气负离子含量、噪声大小差异性最显著(P<0.01),二氧化碳、粉尘、光照及湿度差异性较显著(P<0.05),但是空气温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文冠果种群种子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西部地区8个文冠果天然群体的种子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文冠果种群的种子横径为1.05~1.51cm,纵径为0.86~1.38cm,种形指数为1.07~1.32,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陕西延安种群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均最大,分别为1108.4g和48.28%,显著高于甘肃和青海种群;8个种群的种仁含油率均在53%以上,且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文冠果种仁油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40.90%~46.12%),其次是油酸(29.21%~31.25%);含有17种氨基酸(22.53%~27.58%),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7.6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形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变化规律,随经度的增加,种形指数逐渐减小;种子千粒质量与4—9月份的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干燥度呈显著负相关;种仁油含量随地理经度的减小而降低,与4—9月份的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种仁氨基酸含量与地理经度及无霜期相关性显著,随经度和无霜期的增加而增大,即东部地区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收集法,结合川西北实际情况,筛选出典型自然和人为因子,分析因子变化趋势及与沙化面积变化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川西土地沙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近60年来,川西北年平均气温、年大风日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和沙化面积变化显著正相关(P=0.000);年降水量波动较大但总体保持平稳,其相关性不显著;年平均风速有明显减小趋势,和沙化面积变化显著负相关(P=0.014);总人口、畜牧产值、大牲畜存栏数、牛羊肉产量等人为因子均明显增长,且和沙化面积显著正相关(P≤0.009);分析认为,川西北土地沙化是自然和人为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人口、牧业产值、大牲畜存栏数、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温度组成的第1主成分是川西北土地沙化的主要驱动力,其贡献率为59.174%。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杭州湾滨海生态绿地小气候效应的实地调查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生态绿地植物生长季节可提高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85.25%)明显高于无林荒地(平均为80.32%);滨海生态绿地的冠层截留效应明显,林冠层全年截留降水量为226.2 mm,占全年降水量的16.92%;滨海绿地全年月平均大气压的变化呈 S 形,树木在生长季节内有降低大气压的作用,树木停止生长后林木有增加大气压的作用;滨海生态绿地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绿地内可降低风速约75.94%,防风能力较强,降低风速的效率为67.42%;滨海绿地对改变风向也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和分析了生长于秦岭北麓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的淡竹、毛环水竹、金竹、早园竹、唐竹、茶秆竹、巴山木竹、横枝竹、斑苦竹、阔叶箬竹等10种大熊猫主食竹的Ca、Na、Fe、Cu、K、Mg、Mn、Zn等8种矿物元素含量,结果显示10种竹子矿物质元素含量Ca元素介于733.00±24.58~3406.19±119.21 ug·g-1之间,早园竹最高,毛环水竹最低,差异显著(P<0.05);Na含量148.53±17.27~1687.60±122.32 ug·g-1,阔叶箬竹最高,茶秆竹最低,差异显著(P<0.05);Fe含量935.28±43.83~345.33±46.25 ug·g-1,阔叶箬竹最高,茶秆竹最低,差异显著(P<0.05);Cu含量56.23±10.96~346.50±13.04 ug·g-1,淡竹最高,斑苦竹最低,差异显著(P<0.05);K含量2410.32±90.28~7305.74±320.62 ug·g-1,唐竹最高,横枝竹最低,差异显著(P<0.05);Mg含量1830.42±86.57~5829.91±179.99ug·g-1,阔叶箬竹最高,斑苦竹最低,差异显著(P<0.05);Mn含量216.02±18.21~666.13±12.14 ug·g-1,阔叶箬竹最高,斑苦竹最低,差异显著(P<0.05);Zn含量115.06±15.24~515.97±56.28 ug·g-1,阔叶箬竹最高,横枝竹最低,差异显著(P<0.05);8种元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柳杉人工林皆伐后初期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皆伐后1年内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结果表明:柳杉人工林皆伐林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比对照(未皆伐林地)减小2.01 gC.kg-1,但差异不显著,而土壤平均有机碳储量及微生物量碳分别比对照减少20.97 tC.hm-2、6.68 mg.kg-1(P0.05);皆伐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量碳均随季节的变化而逐渐降低,但有机碳储量随季节的变化无明显减少趋势;皆伐林地土壤四季的有机碳含量、碳储量和微生物量碳差异不显著。皆伐对柳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20 cm土层(P0.05);皆伐林地和对照在0~4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但对照的相关性高于皆伐林地。总之,柳杉人工林转变为采伐迹地后,其初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微生物量碳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肥配比对‘中林1号’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施用不同氮、磷、钾配比肥料对大田条件下盛果期早实核桃(JuglansregiaL.)中林1号坚果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0(N:P:K=3.83kg:1.3kg:3.9kg)及处理11(N:P:K=6kg:1.3kg:2.6kg)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处理10对蛋白质的积累最有益,果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同时处理10样品中可溶糖的含量最高;处理8(N:P:K=3.83kg:1.3kg:0kg)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率和籽油脂肪酸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及变异规律,评估并筛选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方法】以广西乐业、田林、凤山、环江和贵州独山5个种源掌叶木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后,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种子、种仁和种皮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对种子经济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各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脂肪酸燃料特性因子对各种源进行评估。【结果】1)各种源间的种皮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差异均极显著(P<0. 01),此5个性状在种源间变异系数均值为13. 7%,其中凤山种源除种皮含油率外,千粒质量(210. 02 g)、出仁率(68. 89%)、种子含油率[43. 23 g·(100 g)-1]和种仁含油率[56. 56 g·(100 g)-1]均最高。2)掌叶木籽油含有14种长链脂肪酸,包括6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质量分数高达94. 08%,种源间变异系数仅为0. 53%; 8种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1%)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98. 19%,它们在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均值为7. 21%,其中神经酸平均质量分数(7. 8%)排在已知含有神经酸木本植物第4位。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R=0. 997);除亚麻酸外,主要脂肪酸间均呈较多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这些脂肪酸按碳链长度22划分为2大类群,群内各组分相互促进,群间反促进;千粒质量与亚麻酸、出仁率与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种子含油率与棕榈酸、亚油酸、芥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均呈极显著相关(P <0. 01),相关系数分别为-0. 983、-0. 964、0. 964、-0. 998、-0. 981、0. 995和0. 976;种子经济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种源被分为3组,其中,乐业和独山2个种源聚为一组,田林和环江2个种源聚为一组,凤山种源单独聚为一组。5)掌叶木籽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须分离木焦油酸和神经酸,且不能满足冷滤点-10℃要求,凤山种源各项评估数值均为最优。【结论】掌叶木种子千粒质量、出仁率、种子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在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籽油经济利用价值较高,籽油低温流动性较好,主要脂肪酸质量分数在种源间离散程度和变异幅度均较小,性状稳定;种子经济性状受地理-气候因子影响不显著,在种源间具有随机变异的特点,且广西凤山为最优生物柴油原料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