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萍州村位于安溪县东南部,海拔850-1000米,是著名的高山茶区,1955-1963年连续获省政府“茶叶增产模范单位”奖状,1956-1957年获农业部“爱国丰产”奖状,是泉州市十大文明村之一。萍州村突破乌龙茶区传统的“五采五养”等采管工艺,1982-1983年试验成功‘耳面采摘法”,配以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措施,连续10年获高产优质,安溪县萍州村茶叶生产创高产优质》课题于1988年IO月通过农业厅组织鉴定。该村经验向全县幅射,参观学习者近万人,改造培育茶园八万多亩,占全县茶园面积50%以上,使安溪县茶园管理水平有长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林盛 《福建茶叶》2010,(9):53-53
<正>最近,在"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三明市尤溪县海拔900多米的汤川乡赤墓村腾峰山苦竹林中,发现了一处与苦竹林混长的原生态苦竹茶园。赤墓村原生态的苦竹茶园,面积达1200多亩。据考证,原生态的苦竹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民间药茶。苦竹茶主要是靠飞禽走兽迁播繁殖,比普通茶叶的氨基酸含量高出  相似文献   

3.
遂昌位于浙西南部,自隋唐以来就以产茶著称,全县20个乡镇390个村均产茶,是全国一百个产茶基地县和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茶叶生产已是该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四年全国茶叶会议期间,华主席指示我们:全国茶叶有个规划好。要搞好一百个左右年产茶五万担左右的重点县,作为茶叶生产基地。为了落实华主席的指示,一九七七年农林、外贸和全国供销总社召开了全国茶叶基地县会议,确定到一九八○年,全国先建成八十个年产茶五万担的县(包括一九七六年已建成的十八个),全国茶叶总产要求达到600万担;一九八五年再建成三十九个(共一百  相似文献   

5.
创品牌强龙头重铸绍兴县茶业辉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顺奎  金银永 《茶叶》2001,27(2):9-11
绍兴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现有茶园11万亩,去年产茶7500吨,产值1.3亿。茶叶主产区分布于会稽山北麓的王坛、稽东、稽江、平水、平江、富盛、绍兴县茶场等六镇一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9%,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产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据史料记载,绍兴县在汉代就有种植、采制和饮用茶的习俗。到唐代已颇有名气,“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载有“浙东以越州上”的赞誉。宋时,绍兴茶业极为发达,涌现了一大批名茶,其中以日铸茶最为有名。北宋欧阳修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注)第一”。明清时期,绍兴茶业继续发展,平水珠茶名声雀起,享誉海内外。18世纪中期,平均每年出口珠茶20万担,最高达25万担,创下了我国珠茶出口的历史最高记录。平水珠茶在伦敦市场上的售价之高,不亚珠宝。建国后,我县生产的珠茶、越红工夫茶,因其品质较优,在外销市场中素负盛名,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继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一个农业大县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而传统的茶叶生产优势逐步削弱,传统的大宗茶及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重铸绍兴县茶业的辉煌,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以继承传统的会稽茶文化为基础,审时度势,确定了从产茶大县向产茶强县转变的发展战略,着重抓好品牌、龙头企业建设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富阳市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富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明代富阳茶叶已成为朝廷贡品。清《杭州府志》有"杭州之特产,良者富阳茶"的记载,说明富阳茶叶在历史上品质优异。上世纪80年代,富阳成为全国五万担以上重点产茶县之一。茶业是目前富阳市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富阳现有茶  相似文献   

7.
我社是一个重点茶区,年产茶4100多担(其中集体产茶占55%,个体产茶占45%)。近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社有1800多户社员,发展了新茶园1500多亩。根据茶叶生产的新形势,如何抓好这些个体户的茶叶生产与技术指导工作,两年来,我站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徐巧英 《中国茶叶》2005,27(2):33-34
浙江省东阳市产茶历史悠久,《山越史》载:“会稽山脉延升入境的东白山一带,三国时已产茶。”陆羽《茶经》称:“婺州东白山与荆州同。”唐李肇《国史补》将婺州东白与蒙顶石花、顾渚紫笋等列为唐代名茶。1966年东阳县被列为全国五万担茶基地县。1983年磐安建县,将东阳的岭口、玉峰、尖山、胡宅等重点产茶乡划入磐安。本文通过对东阳市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桐庐茶史话     
卢心寄 《茶叶》2010,36(3):183-184,180
1渊远的茶史 桐庐产茶,历史渊远。查《浙江茶叶》等史料:浙江产茶,最早见于汉朝,东汉时(公元25—220年)睦州已产茶,至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在唐朝时,浙江已有十州五十五县产茶,睦州的桐庐、分水名列其中^[1]。  相似文献   

10.
探索安溪特色的生态茶园建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中间结合带,居山而近海,人口107万,现辖24个乡镇458个村(居),是个人多地少的山区大县.茶叶生产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构成我县产茶的三大特点:一是茶园面积大、分布广.全县拥有茶园面积2万hm2,全县24个乡镇均有产茶、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全国产茶县前列;二是涉茶人员多.全县有80%以上的人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其中至少有35万茶农种茶、制茶;三是茶业已成为我县重要民生产业,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76元中,仅茶叶就占50%以上.因此,建设具有安溪特色的生态茶园,是保持我县茶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关系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宋代的茶叶产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宋的茶叶生产,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全国茶叶产区有所扩大,各地名茶繁多,茶叶产量也有增加。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建炎杂记》)载:“至绍兴末年(1162年),东南十路六十州(细数为六十四州),二百四十二县,岁产茶一千五百九十余万斤。”又载,成都府路、利州路十一州,岁产茶二千一百○二万斤。夔州路忠、达二州,岁收茶以八万斤为额。总计产区为七十七州,岁产茶三千七百余万斤。这实际只是宋政府征榷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15,(11)
<正>喜看丰收成果,展望美好未来。10月20日下午,"第十一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举办了全国重点产茶县政府工作会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信阳市政府副市长郑志强及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六十余个重点产茶县的领导、代表嘉宾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茶协全国重点产茶县工委会承办。在欢迎辞中,郑市长满怀深情地说:信阳是茶的故乡,茶是信阳的象征。近年来,信阳市狠抓茶叶生产、茶叶开发加工、茶企发展、茶叶品  相似文献   

13.
资水流域的几个主产茶县,近年来在制订农业区划或编写县志时,往往来函询及当地产茶起源情况,兹以本文代答。——编者——近年,湖南省生产茶叶已达一百五十万担。产区遍及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就中以资水流域产茶最多,约占全省的45%。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是我国重点产茶省。继1978年第一个实现年产茶一百万担省以后,1979年茶叶又获丰收,年产茶一百三十万担。浙江省茶叶持续增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广大茶区普及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种茶、科学治虫密切相关。浙江省茶区植保联系点是省农业局委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1971年7月建立的。建  相似文献   

15.
涟源地区地处湖南中部,为半山半丘陵地带。历史上群众有种茶习惯,产茶历史较久。解放前,新化、涟源、双丰等县产茶较多,其他各县部分地区也产茶。但由于国民党的严重摧残与破坏,产量逐年减少,一九四九年产茶约三万担左右。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与扶植下,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圆面积已发展到三十二万亩,产茶十六万三千五百担,相当解放前的五点四倍。成为涟源地区经济作物骨干品种之一。现在茶叶收购占全区供销系统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三分之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宜昌市山区农民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有近40万农民靠种茶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湖北省著名三峡菜区。宜昌、五峰、宜都、林归等是全省著名的产条县(市),其中宜昌、五峰两县为全国100个茶叶基地县之一,省内十大产茶大县。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抢抓机遇,大打三峡牌,加大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力度,是实现宜昌市“三大目标、四大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现提出个入浅见:一、发展茶叶商品生产奋斗目标1、宜昌市茶园总面积发展到40万亩.2、年茶叶产量达到60万担(每亩产茶150市斤)。3、年茶叶销售总额达到10亿元(海市斤茶价16-17…  相似文献   

17.
漳墩乡是我县小白茶的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全乡农户4162户,人口23763人,农业劳力9489个,耕地4.33万亩,山林15.91万亩,毛竹、油桐、油茶、山苍子等3.8万亩,茶园0.91万亩。茶叶是主要经济作物,有17个村、1个乡办场产茶。1979年白茶产量7615担,1981年实行划区定点产制后,全县60—70%白茶产自该乡。茶叶是漳墩乡的重要经济支柱,1986年茶叶产值106.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95%,占种植业产值的18.54%,茶叶收入人均达到44.81元。 小白茶是该乡的主要出口产品,但由于国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我国主要产茶地区,近年来茶叶产量每年递增10%左右,1982年产量超过200万担。制茶要耗用燃料。据有关资料统计,年产万担干茶,要烧掉木柴4000立方米。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林木资源的耗量增加。造成林木的减少,水上流失,影响生态平衡,长此以往,将阻碍茶叶生产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12,(5):39
来自非洲大陆摩洛哥的一条信息,让浙江绍兴众多珠茶出口企业老总惊呼:"出口珠茶门槛要高了!"这条信息是全国出口茶叶检验检疫协作组反馈给企业的,主要内容是摩洛哥政府在口岸对进口茶叶,特别是对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实施农药残留抽查。"此次,摩洛哥政府突然加大进口茶叶农药普查力度,并着手制定茶叶农残标准,将给绍兴茶叶出口带来重大影响。"上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摩洛哥是世界上进口绿茶最多的国家。摩洛哥盛行饮茶,却并不产茶,全国每年消费的茶叶都依靠进口,95%来自  相似文献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茶历史悠久,据记载一千余年前就已盛产茶叶,并以其品质优良闻名于世。 全区约有70%以上县(60余个县)产茶,其中以横县和苍梧两县最多,茶园面积和年产量约占全区的一半以上,岭汐和贺县次之,临桂、上林、罗城、灌阳、兴安、龙胜等县又次之。有20个县曾年产干茶100担以上,其余均在年产100担以下。在集中产区茶园培育和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