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消费量日益增长,羊场的数量和规模也呈快速增长,活羊的大量流通随之带来的疫病也广泛传播。布鲁氏菌病是严重影响养羊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有感染人的病例,阐述了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羊李氏杆菌病是由于受到李氏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羊主要表现为神经损伤,出现不自觉的转圈、麻痹,还会引起妊娠母羊发生流产等。本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羊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羊李氏杆菌病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旨在为养羊场科学防治此病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规模养羊的快速发展,引起疫病发生和传播特点的变化,通过对永登县三个规模羊场疫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和检测,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病的感染率分别为1.58%、21.79%和12.97%,该县今后要高度重视以上动物疫病的防治。永登县作为甘肃省肉羊产业大县,近年来羊的饲养量大幅增加,2014年全县羊饲养量突破了90万只。在规模养羊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羊场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山东省诸城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同时为本市羊群布鲁氏菌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撑,针对诸城市羊养殖业户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市10个规模化羊场中,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小规模养羊场场群表观流行率和个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1.14%(1/88)(95%CI:0.00%~3.35%)和0.16%(5/3 143)(95%CI:0.01%~0.30%);从空间分布来看,布鲁氏菌病阳性场位于本市小规模饲养场较多的西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有6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病。全世界广泛传染此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危害很大。1病源羊布鲁氏菌病原有两个生物种。以羊和绵羊两个布鲁氏菌型。绵羊附睾型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但猪种型布鲁氏菌除感染猪以外,也感染羊。因此羊、猪不可混养。布鲁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生存能力较强,由于气温、酸碱度的不同,其生存时间各异,在日光直射和干燥的条件下抵抗力较弱。在腐败的尸体中很快死亡,一般在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广的是: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主要引起绵羊、羊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牛布氏杆菌(B.abortus),主要引起牛的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被感染的动物主要表现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状,此病已  相似文献   

7.
正陇东南农区某县养羊业比较发达,是甘肃省的38个牛羊产业大县之一。该县近年来羊存栏量常年在12.5万只左右。而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危害牛羊和人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羊场较易发。羊群的健康与否关系到畜牧业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保证人畜健康,相关部门对布鲁氏菌病防控进行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8.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繁殖障碍性传染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危害性,一旦发生常常会导致母羊发生流产、公羊出现睾丸炎等,进而对规模化养羊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广的是: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主要引起绵羊、羊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牛布氏杆菌(B.abortus),主要引起牛的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被感染的动物主要表现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状,此病已经使世界各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布鲁氏菌能引起人的感染发病,威胁着公众健康,被一些西方国家列为生物战剂之一.所以对布鲁氏菌的检测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两个阶段的随机抽样检测,结合问卷调查,获得大连市羊群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率及感染风险因素,初步了解了当地养羊场户对布鲁氏菌病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实践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羊布鲁氏菌病场群血清流行率为8.89%(95%CI:6.14%~11.63%)。从饲养模式看,调查的6个种羊场均无布鲁氏菌病感染,而商品代饲养场和散养村羊群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率分别为13.33%(95%CI:5.64%~21.03%)和8.21%(95%CI:5.24%~11.17%),差异不显著(X~2=1.93,p=0.170.05)。从饲养品种看,不同品种羊群之间的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率差异也不显著(X~2=0.15,p=0.93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养羊场户共用种公羊""产后胎衣丢弃和喂狗""流产物喂狗""与其他养羊场户共用交通工具""近一年羊贩子进羊圈""近一年在交易市场买卖羊"等行为是羊群感染布鲁氏菌病的风险因素,而"购入前检测布鲁氏疾病"是显著的保护性因素。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近一年在交易市场买卖羊"(OR=4.91,95%CI:1.57%~15.35%)"流产物处理不当"(OR=1.87,95%CI:1.06%~3.30%)是主要的羊群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因素。"知信行"调查结果表明,大连市养羊从业者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程度较好,说明兽医部门的宣传工作有成效。但从行为实践角度来看,仍有部分养羊场户存有侥幸心理,在日常养殖和生活中不采取降低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羊布病防控     
<正>1流行特点羊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春秋季节高发。绵羊、山羊、牛等反刍动物易感染布鲁氏菌,其中以绵羊和山羊的感染率最高。一般2~6岁羊易受感染,1岁以下和7岁以上的羊感染率较低。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羊场易发生本病,尤其是未经检疫的羊群。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河南省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以及羊养殖场感染风险因素,按照两阶段抽样检测方法,采集某县羊养殖场和散养村的羊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垂直试验进行布鲁氏菌检测。结果显示,该县散养村的羊布鲁氏菌病表观群体流行率为16.35%,真实群流行率为18.17%(95%CI:12.14%~24.20%),养殖场的表观群体流行率为22.22%,真实群流行率为25.60%(95%CI:13.87%~37.33%)。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羊贩随意进出养殖场(OR=18.50,95%CI:1.82~188.39)”和“共用种公羊(OR=12.00,95%CI:1.11~129.42)”是该县羊养殖场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该县羊布鲁氏菌病流行较为严重,提示该县需要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提高养羊场户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散养村内种公羊的布鲁氏菌监测与净化,及时淘汰阳性羊。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初,湖北省某县启动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工作。为了解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和阳性场户的地理分布,对该县1 567户养羊场户分两阶段抽样,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c ELISA垂直试验进行检测,获知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的群体血清流行率。结果显示: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真实群体血清流行率为2.00%,不同乡镇和不同养殖规模养羊场户的群体血清流行率分别在0~11.16%和0.67%~25.58%之间不等;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场户74户,其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主要集中在4个乡镇,以存栏量在50只以下的养羊场户居多;不同乡镇和不同养殖规模养羊场户中的布鲁氏菌病分布情况不同。调查结果提示,应根据本底调查结果,制订净化方案,实行布鲁氏菌病区域化管理,同时加强对不同流行区域间羊群移动的检疫监管。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羊肉及相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使得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羊作为养殖对象,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羊养殖场数量也明显增多,成为我国养殖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羊养殖数量和养殖密度增大,使得羊或相关制品的贸易交流频率和范围扩大,导致在羊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尤其是羊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给羊养殖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通过疫苗免疫与生物安全控制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而且个别养殖场做到了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本文就羊场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羊场的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二类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对汇旺养殖场75只布鲁氏菌病羊只得扑杀、消毒,和周边羊只的监测,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布鲁氏菌病.并对全县羊布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清疫源,对规模化羊场全部采集样品监测,并通过实验室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诊断.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今后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羊布鲁氏菌病为布鲁氏杆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此病严重威胁人畜健康。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重视此病的防控,应坚持以净化和检疫为主,落实好各项综合防病措施,为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期,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反馈县内一养羊户布鲁氏菌病血样检测阳性病例后,县畜牧兽医部门立即启动调查、监测和现场处置等工作.尽管该阳性羊场得到处置净化,但由畜向人传播布鲁氏菌病规律分析来看,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还需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1前言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增大,会引发羊发生多种疾病,进而导致羊的生长及繁殖受到影响,最终影响繁殖力。笔者通过对养羊场疾病的诊疗,并搜集了相关资料,对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其治疗进行阐述。2夏季常见细菌病(1)链球菌病。此病是由多种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究其病因很复杂。近几年羊的链球菌病主要以C群和D群为主,3~12周龄的小羊最容易感染。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肺炎以及败血症等,严重的会导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养殖业在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我国羊养殖业在近些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各种菌病问题肆意横生,尤其羊布鲁氏菌病尤为突出,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同时也阻碍了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当羊群病发布鲁氏菌病时,养殖户也会通过接触牲畜感染此病.所以本文阐述了羊感染布鲁氏菌病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羊口疮学名为羊传染性脓疱,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此病轻微发病时羊只会出现口腔疼痛、嘴唇脓肿和形成大的溃疡面等症状,严重感染病例则会造成羊只精神萎靡、极度消瘦,甚至死亡。1病因分析健康绵羊与病羊接触,破损皮肤及黏膜造成的接触感染。或者与其他传染源接触,如被病羊食用的饲料、饮水等等,间接接触有传播感染给易感绵羊的可能。日常对此病检疫工作疏忽,导致病羊流向非疫区。此外,羊圈舍消毒不严,未经消毒即入市销售,养殖羊场水源、牧场检疫不到位等原因同样可加重此病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