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转课堂颠倒了知识传递过程与知识内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课是开展翻转课堂的前提和基础,翻转课堂是微课发展的载体和必要条件,二者有机配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魅力和教学实效性。以概论课为例,探讨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提出保障该模式顺利实施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翻转式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也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宠物饲养技术》课程为例,重新构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比较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并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等方面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伤寒论》教学中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概述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将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借助微课模式,创设翻转课堂,改变以往先教后学的模式,有效的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设计策略展开分析,探究构建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是反转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的网络时期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对网络的"微课"视频进行有效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前初步学习知识和技能,然后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应用、深化和提高的学习过程。本文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定义和特征,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策略,推动高校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翻转课堂与微课开发应用成为推进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改革的重要方式。电子商务微课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与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微课内容开发与微课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层面设计电子商务微课开发的具体方案。并提出改善高校软硬件设施,提高教师教学改革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等电子商务微课普及应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根据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形式及特点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翻转课堂模式,该模式将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实践协作、课后评价反思3个阶段,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园林生态学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在有限的授课学时里传授知识一直是困扰授课教师的难题。建立微课课程体系,学生通过互联网自己进行学习,教师利用面对面的课堂时间进行翻转课堂的案例教学可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园林生态学的教学现状,该文分析了目前园林生态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整合教材内容,建立微课体系,研究翻转课堂案例,并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该文通过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有效提升园林生态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生态设计理念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自翻转课堂进入中国,就掀起了一股热潮。大学英语教学当然也必须顺应潮流。翻转课堂改变了课上教学、课下复习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的特点以及高校英语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措施,以希望能够推动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教学的深入发展,推动学生的长远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等数学翻转课堂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缺陷,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大高校数学教师在慕课的背景下,及时的应用翻转课堂来进行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能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也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研究了慕课视野下翻转课堂的优势和特点,在分析对比了与传统数学教学的差异后,各大高校进行设计并实践了高等数学的新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了提出了有关于翻转课堂教学建设的有效性措施,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翻转课堂通过对课堂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安排,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和职教新干线空间教学比较优势的分析基础上,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应用在高职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构建"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升华"的教学结构模型。反思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符合高职学情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的出现,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动力。新的课堂模式在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对其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以清晰明了的视野去认识和运用。在注重课堂形式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翻转课堂的知识输入部分——课前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这就涉及慕课和微课的制作使用的问题。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重视慕课和微课的作用,才能使课堂"翻转"得起来,并"翻转"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高校美术技法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现代的网络技术飞速的发展,高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翻转课堂的概念逐渐的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由于翻转课堂所具备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特点,在网络技术时代,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把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有效的应用。本文主要对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深入的阐述,并探索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高校的美术技法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翻转教学作为一种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前进,开放式教学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开放式教学探索成果值得我们借鉴。本文首先研究翻转课堂教学在高校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基于翻转课堂推动教学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已经在现代教育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微课在翻转课堂中发挥载体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两者在现代教学中表现出较强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学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其应用的效果及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校家畜解剖学教学中出现的课程内容繁重、知识抽象难记、课时少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家畜解剖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采用微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结合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得到极大改善。该教学模式的良好成效为广西大学家畜解剖学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全国高校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构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为高校公共选项课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研究构建了高校武术选项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测试成绩、单元测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武术套路测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武术自由创编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提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武术选项课,此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工程制图》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进一步打造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模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模式的构建,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局限性,更加快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对推动《工程制图》课堂教学改革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教育行业体育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变革,如采取课堂和互联网双向互动连接模式进行教学,包括课外互联网联动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阅课堂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传统模式中没有的教学优势。本文根据体育教学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和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翻阅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推动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以达到与时代同步且对学生最有用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目前的授课方法主要是理论课老师讲知识点,实训课进行实操练习,这种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并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是努力的方向,"五步教学法"翻转课堂这种教学形式也出现并且应用于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生的学习,基于此,文章也对"五步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下的微生物与免疫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