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能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环保能源,在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今天,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绿色环保的能源,是我国近期急需的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主要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特性及发展现状,以及提出健康发展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世界能源形势和对可再生能源替代速度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范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所取得的突出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在农村地区发展户用型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系统成本的降低,户用型光伏发电必将成为有竞争优势的电力供给来源。文中根据户用型光伏系统发电成本及发电量数据,对户用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回收期进行测算,系统的回收成本时间约5.96年,经济效益较好。农村户用光伏发电经济性在不断提升,农户能得到切实的收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户用型光伏发电在农村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成本、市场和政策成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面临的三大障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专家张正敏日前指出,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比化石燃料高得多。以发电技术为例,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2倍,生物质发电为煤电的1.5倍,风力发电成本为煤电的1.7倍,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至18倍。同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性。加上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不完善,不落实,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农业、促进能源供应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命题.“渔光互补”模式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核心,以水产养殖业为主体,配套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具有生态、能源、社会多重收益,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屋顶光伏能够优化乡村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和协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序发展,加速推进岭南乡村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对岭南建筑环境现状、光伏发电系统、岭南乡村民居建筑与光伏结合的优势及适合岭南地区民居建筑屋顶光伏的实际安装方式和相关要点进行了综述,对乡村屋顶光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浅析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农业大棚种植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发电农业大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其不仅结合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势,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清洁的电力能源,还能促进农业大棚的现代化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农业大棚种植的结合优势,并阐述了几种光伏农业大棚,最后提出了当前光伏农业大棚的发展困境,以期为光伏农业大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湖北省农村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开发新型产业扶贫模式的重要措施。立足于当前分布光伏产业项目发展现状及推广障碍,对湖北农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本文以青海中利腾辉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互助县红崖子沟乡40兆瓦建设项目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光伏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渴望获得清洁能源,光伏发电迎合了这种趋势。在光伏发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光伏组件在使用时存在功率损失等问题,对其推广产生影响。因此,要对光伏组件智能接线盒的设计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正背景光伏组件背景"农渔光伏互补"是在温室棚顶利用太阳能发电,温室内进行蔬菜生产及渔业养殖的新型农业模式。通过建设棚顶以及地面空闲空间的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最终将电能并入国家电网或为周边电力不便的荒山林地农业项目提供能源,同时在温室内将光伏科技与现代化农业和循环养殖业密切有机结合。发展现代化高效农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分布式光伏行业飞速发展,已成为能源未来发展模式的主力军,其正将拉动全球光伏产品需求。我国在严峻的光伏出口贸易环境下,急需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加快产业升级、抢占贸易先机。  相似文献   

13.
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工程对新技术、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的探讨与推广将对农业发展与革新起积极作用。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光伏发电系统,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的限制。光伏发电本身不使用燃料,不污染空气,不产生噪声,对环境友好,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也是国家鼓励和推广的新能源。目前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愈来愈大,土地资源的保护也愈发重要。光伏发电需要安置大面积的光伏板,将占用大量的耕地,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如何处理好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农村能源是我国能源的一个特殊领域,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紧密相关。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带动能源消费要求的持续增长。玉门市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小型风力发电、小型光伏发电,深受农户的喜爱,并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解决了部分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光伏发电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农村地区资产收益扶贫、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为探讨农村光伏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北京顺义区150 MW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例,采用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模型和平准化度电社会效益(LSBOE)模型,并开发出平准化度电净效益(LNPVE)模型,探寻光伏项目对光伏补贴政策的依赖度和影响其可持续经济稳定性的敏感因素。结果表明:案例项目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光伏补贴力度,对光伏补贴依赖性较大,仅在双重光伏补贴情况下可以实现平价上网;现行补贴上网电价下案例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仍存在不确定性,且这种不确定性随着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退坡”政策的出台而有所强化;影响光伏项目长期经济稳定性的首要因素是政策因素,其次是技术因素,再者是经济因素;光伏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其寿命期内的平准化度电社会效益为12.63元/kWh;若案例项目以北京市或者顺义区光伏补贴电价平价上网,则需将光伏系统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提高8.45%,或者将单位造价降低11.02%,或者将前5年光伏补贴的额度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到0.768元/kWh;若...  相似文献   

16.
李珊  徐众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03-3104,3108
目前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之一,而能源危机主要指的是像煤、石油的一次性化石能源。调查显示,我国的能源资源保证程度仅为129.7年,所以说开发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来说是迫在眉睫。而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其开发和利用已然成为了人们所关注问题之一,尤其在最近两年国内光伏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太阳能热利用就更要加快发展。对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中温利用和高温发电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与此同时详细阐述了一个新型微型聚光器的构造。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能源发电领域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环境和位置较为特殊,设备遭受雷击的概率愈加突出。太阳能电池属于半导体器件,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在了解光伏发电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雷电灾害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并指出了选择输出电流较大的检测设备,对光伏方阵区和交流输电设备重点区域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防雷和接地装置性能的有效判断。  相似文献   

18.
王玲俊  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8-21,29
搜集了光伏与农业结合的相关文献,将其梳理为3个方面: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光互补和光伏农业,进而对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能源短缺以及绿色生产等问题;农光互补则不同,它更加注重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影响、竞合关系以及耦合共生;而光伏农业是我国特有的提法,其含义包括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农光互补2个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从产业共生视角进行,分析光伏产业与农业共生融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芒街村光伏农业生态园是云南省2015年"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的建成,实现了光伏发电、桑叶产业、旅游观光、脱贫攻坚的有效结合,在发展光伏生态园的同时,加快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娜允镇芒街村光伏农业生态园总占地1000多亩,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覆盖面积800多亩,2016年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下种植桑叶600多亩,公司通过与附近村民土地流转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常宁市"光伏+沼气"大能源综合利用模式通过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建立大型光伏电站,农户可免费用电,光伏发电资金进行分红;建立小型光伏发电站,农户利用光伏发电自用,余电上网卖钱,安装太阳能路灯美化和亮化乡村道路,改善农村环境。农户建立户用沼气池,利用稻草发酵制取沼气,提供生活用能,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业;大型养殖场建立大中型沼气工程,综合利用沼气发展种植业,种养结合,生态环保又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