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潭是双季水稻主产区,水稻的单产和品质位居全省前列,湘潭县和湘乡市都是国家产粮大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是湘潭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湘潭市通过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提高了水稻单产和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在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水稻机插秧。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既是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实现需要。 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县农机部门抓住这一大好时机,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调动农民的购机热情,使全县的插秧机保有量增年增多,水稻机插秧面积不断扩大。极大地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提高稻米品质、保证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以创新原有水稻生产形式,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农业生产时间,提高水稻产量。本文主要结合山区情况,论述了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科学施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问题,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大大的提高粮食的产量,实现稳产、高产.现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认真抓好粮食生产,促进当地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根据省农业厅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对项目与项目单位进行详细分析,重点从投资的必要性、市场、生产建设、投资估算与财政补助使用计划以及今后的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研究分析,提升水稻种植的整体收益。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种植作物,随着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水稻的种植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水稻插秧机是为了便利农民插秧的机器,可以极大的提高水稻种植速度,降低人工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本文对水稻插秧机目前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借此探讨日常使用中如何维护水稻插秧机。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6,(8):40-41
为探索粮食绿色高产增效栽培新途径,以水稻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建设为平台,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推进水稻绿色安全、高产高效、生态环保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水稻"十统一"全程社会化服务,不断创新集成栽培配套新技术,实现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示范带动全区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不断优化,促进粮食生产向绿色高产高效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簪波 《吉林农业》2010,(10):104-104
推广超级稻是提高水稻单产、提高稻作效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自给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在德化建立108亩Ⅱ优航2号示范区的示范结果,总结出Ⅱ优航2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湘潭是双季水稻主产区,水稻的单产和品质位居全省前列,湘潭县和湘乡市都是国家产粮大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是湘潭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湘潭市通过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提高了水  相似文献   

10.
作为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能否实现。然而,在其生长过程中,水稻往往遇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不利于达到预期产量,挫伤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可见,探究水稻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农民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施肥技术是水稻生产管理的组成部分,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能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增收节支。今年晚造,我站根据县农业局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试验示范工作安排,继续开展水稻配方施肥大田示范试验,为分区施肥和校正、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湘潭是双季水稻主产区,水稻的单产和品质位居全省前列,湘潭县和湘乡市都是国家产粮大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是湘潭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湘潭市通过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稳定了粮食生产面积,提高了水  相似文献   

13.
早、稻两季水稻采用塑盘旱育抛栽等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实现良种和良法的结合,农机和农艺的配套,两季水稻亩产达双千斤以上,对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农民节本增效,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是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推进太仓市水稻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现将太仓市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效及意义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5.
《广西农学报》2005,(5):F0002-F000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广西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三大免耕技术推广的新突破,提高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优质粮食产业发展,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自治区农业厅邀请区内水稻、玉米、马铃薯种植专家和在生产中应用三免技术的农民代表前来座谈,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事关国计民生、持续发展水稻生产的大事。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本文重点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进行分析,并就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根基。但水稻种植病虫害发生率高、发生面积广,对粮食稳产、增产影响很大。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作用,田间生产实践证明,对农民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推广,让农民对常见的水稻病虫害有所了解,掌握水稻病虫害基本预防和治理措施,能极大地降低水稻病虫害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粮食稳产、增产,提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规模较大,粮食需求量很大,而水稻又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之一,所以,提高水稻质量与水稻产量对我国来至关重要。如果水稻发生病虫害,会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且使农民受到严重经济损失。基于此,分析水稻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方法,为广大农户防治水稻病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机插秧是水稻生产上继轻型栽培技术后的又一重大栽培技术革新。崇明县2010年机插秧面积已达全县水稻总面积的35%,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获得了成功。成立粮食专业合作社不但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还省工、省本,更适合机插秧,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践表明合作社和机插秧是沪郊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国家战略物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实行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害的安全绿色食品。水稻是南陵县的主导产业,"南陵大米"是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家促进粮食生产政策的扶持下,南陵县绿色水稻近几年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改进绿色水稻的种植技术,是提高绿色水稻产量和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