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美国家黑果腺肋花楸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在欧美发达国家栽培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黑果腺肋花楸栽培研究以物候观测、品种繁育、多酚积累研究为主。目前,黑果腺肋花楸特殊功能性已经被广泛认知,其相关产业也已经在欧美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借鉴和利用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为快速促进我国黑果腺肋花楸种植产业建立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进行宽行密植、整形修剪、树盘覆草、配方施肥、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高效栽培配套管理技术,可提高其栽植的科技含量。黑果腺肋花楸标准化栽植管理,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对实现辽宁省黑果腺肋花楸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基地化,促进花楸产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外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化学研究和药理研究的基础上,对黑果腺肋花楸的产业开发进行综述,旨在为黑果腺肋花楸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黑果腺肋花楸的应用价值、目前在国内外的产业开发状况、栽植黑果腺肋花楸的立地条件、栽植技术以及苗木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黑果腺肋花楸用途广、发展潜力大,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林树种,值得大力推广栽植。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有益成分,研发出产品必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好处。  相似文献   

5.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黑河引种黑果腺肋花楸,开展引种栽培试验,总结出了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泾源县自2017年引进黑果腺肋花楸至2022年处于产业起步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了泾源县林草部门、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种植企业、加工厂、种植农户、种植基地等地。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泾源县2022年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主要为集体经营、公司经营、农户种植3种经营模式;2年生苗定植第5年,亩产鲜果可达1000 kg以上,按泾源县当年市场价,鲜果净收益达7000~13300元/亩;干果收入为26000~40000元/亩;加工为黑果腺肋花楸原浆产值达98000元/亩。因此,黑果腺肋花楸作为一种经果林产业存在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见效较慢,但后期经济收益高的特点。因此,建议:加强普及宣传与推广工作;加大产业扶持,逐步完善供应链;注重科技创新,立体发展;鼓励集中加工销售,进一步完善销售链。经营好现有的黑果腺肋花楸产业面积,将是泾源县发展乡村振兴带动当地农户发家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涩味较重,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在酒精中易于浸出,因此加工成露酒将有助于实现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经济价值。根据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的浸提工艺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特征吸收波长为529 nm;最佳果粉细度为40目;最佳温度为50℃,对应浸提时间为40 min;浸提溶剂为体积分数20%~60%的食用酒精;最佳料液比例1︰40;最佳震荡频率20次·min~(-1)。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得率为82.5%,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内溶物浓度达到最高,实现保健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笔者指出开展黑果腺肋花楸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迫切需求,以密度配置、大苗建园、改变生产作业方式、安全果品生产等为研究方向,提出各龄级适宜密度、机械化栽培管理、果实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的目标,从而实现黑果腺肋花楸的高效栽培,推动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果腺肋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蔷薇科落叶灌木。通过对黑果腺肋花楸在山西太原地区进行栽培试验,对其形态特征、开花结果习性、物候期及生长表现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树种在太原地区生长良好,可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树种和经济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
黑果腺肋花楸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林小浆果灌木,集观叶、观花和观果价值于一身,且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果实富含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发展潜力较大.黑果腺肋花楸在南京地区引种栽培7 a,生长表现良好.该文重点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在南京地区的生长结实表现以及其物候期、果实性状和品质等指标.并介绍了其在南京地区的栽培要点,包括种植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