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释当前地方政府违法占用耕地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减少这种行为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构建了地方政府是否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单人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地方政府从违法占用耕地中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法行为的成本及所受到的处罚,"违法"是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这也是其违法占用耕地的主要原因。要想减少地方政府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应该减少地方政府违法占用耕地的收益及增加其违法占用耕地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促进法对于新时代开展“三农”工作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现行规制农村占用耕地建房的法律政策之盘点,国家始终遏制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但是规制的结果不符预期。农民多层利益需求的驱动,占用耕地建房违法成本低,农村宅基地规划尚不完备,占地建房法律责任不明晰是农村占用耕地建房规制不力的原因。因此,在乡村振兴促进法视野下保障住宅合理用地维护农民权益,强化执法监察提高违法占地成本,健全农村宅基地规划与管理制度,完善违法占地建房法律责任体系是规制农村占用耕地建房的重要举措,以期推动农村耕地保护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占用林地现象依然屡见不鲜。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2013年全国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业内人士认为,征占用林地成本低、对违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处罚偏轻、片面的政绩导向与部分地方官员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让林地成了不法分子的"唐僧肉"。与"耕地红线"类似,"林地红线"也亟须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准备在自己所承包的耕地上挖沙、采石,但有人说这是违法行为。请问,在承包耕地上挖沙、采石是否违法?我国法律有无明文规定? (文清)文清同志: 占用耕地挖沙、采石是违法的。我国土地管理法第36条第2款明确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扭自在耕地上  相似文献   

5.
<正>现就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提出四个方面的意见: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努力形成保护耕地的强大共识一是充分认识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逐级靠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行的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党中央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努力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等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上街区把严厉查处违法占地尤其是违法占用耕地作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湖南农业》2022,(3):4-5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作出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决策部署,但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督察执法情况看,一些地方违规占用耕地植树造绿、挖湖造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变用途造成耕作层破坏,违法违规建设占用耕地等问题依...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借建农业大棚之名,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等非农设施,严重冲击了耕地红线。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2018年9月14日,农业农村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的方案》(农农发[2018]3号),要求从2018年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耕地占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土地征收具有行政强制性,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致使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概述土地征收中耕地占用补偿现状,深入分析土地征收中耕地占用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问:每年清明节前后,不少农民习惯在自己的承包地上为死去的亲人挖坑建坟,有的随意从承包地里取土盖房等,这些行为对吗?答:上述行为是违法的。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36条第2款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如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11.
"大棚房"问题是指一些工商企业、个人及组织借建造农业设施或农业园区之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其本质是改变土地性质、用途与农业生产功能。本期主要对此次"大棚房"整治行动进行了梳理,并汇总了当前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政策及大家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耕地上种树为何6年整改不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国家实施"最严耕地保护制度"的情况下,仍有一些地方基层存在早就被发现的违法占用耕地事件,因基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文件式"执法而未予以整治纠正,导致耕地保护在落实层面变成"纸上谈兵",而地方经济诉求未被满足是其重要原因。专家建议,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到位,应强化对基层职能部门的督查和追责;同时,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这类现象背后反映  相似文献   

13.
从耕地占用这一角度出发,分析福建省耕地占用现状及趋势,并应用2005年的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对福建省耕地占用分布聚为4类,分析4类地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耕地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对国家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因经济建设而占用农村耕地的现象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耕地,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开始实施,该政策旨在保障因经济建设而占用的耕地与补充的耕地,在数量、质量与生态方面保持平衡,集约节约合理利用耕地,达到人地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们这里发生了占用耕地建房的案件,《土地法》也明确规定不许乱占耕地,据说国土资源部早就有规定,能介绍相关内容吗?读者谢国鹏谢国鹏同志:国土资源部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相似文献   

16.
正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和《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要求采取措施,疏堵结合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为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立足“耕地”和“建房”两个关键点,明确禁止八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情形,包括: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强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补偿资金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切实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其中,实现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归纳法,对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政府耕地保护补偿财政专项资金、新增占用耕地的组织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城镇居民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和社会各界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捐助资金等;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应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级筹集和运行,并将其账户设立在相应级别的财政部门下,实行专户缴纳、专款专用;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监督机制包括法律制度约束机制、区域间监督机制、区域内部监督机制、动态监测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违法违规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18.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针对当前中国学者对耕地数量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重庆市荣昌县1996—2004年耕地数量变化为例作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4年全县耕地数量减少较快,平均每年净减少率为0.99%;(2)耕地变化区域性差异明显,且耕地相对减少较快的乡镇并不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3)生态退耕是全县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建设占用耕地并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4)当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不大,而累计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且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相似文献   

19.
耕地占用税是为了保护耕地而特别设置的税种,在设立之初对缓解耕地急剧减少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人地冲突日益显著及区域间发展的差异性都导致了耕地占用税的耕地保护功能下降,因此探究耕地占用税的意义和制度的安排,不仅可对完善土地财政机制提供决策建议,同时还能够为耕地保护提供帮助。通过引入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相关性的角度选取GDP、耕地转变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占用税收入4个指标,对湖北省耕地占用税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的修订提供实践支撑,完善耕地占用税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现行的耕地占补动态平衡政策进行了经济学反思,指出其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性、耕地开发潜力大的省份开发耕地激励机制不足及缺乏对耕地保有量外部性的考虑等三个缺陷。然后,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提出了建立耕地占用权的设想,并对其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较耕地动态平衡政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最后,总结了建立耕地占用权交易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