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414+1"田间试验方法 ,研究习水县紫色土辣椒产量和施肥量的关系,并建立辣椒产量和施肥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辣椒综合经济性状好、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明显。回归分析得出,最大产量施肥量N16.73kg/667m~2,P_2O_58.97kg/667m~2,K_2O21.31kg/667m~2,干椒产量达197.7kg/667m~2。最佳施肥量N15.79kg/667m~2,P_2O_58.12kg/667m~2,K_2O19.79kg/667m~2,干椒产量达197.2kg/667m~2,N、P_2O_5、K_2O配比为1:0.54:1.27。  相似文献   

2.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作物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N12.64kg/667m2、P_2O_57.66kg/667m~2、K_2O9.63kg/667m~2,最佳产量605.5k/667m~2;一元二次方程得出的N12.08kg/667m~2,最佳产量605.17kg/667m~2;P_2O_56.09kg/667m~2,最佳产量612.61kg/667m~2;K_2O9.98kg/667m~2,最佳产量611.73kg/667m~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13.0kg/667m~2、P_2O_58.0kg/667m~2、K_2O 10.0kg/667m~2。  相似文献   

3.
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文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41-141,165
在宁国市汪溪村进行了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以施肥量N 15kg/667m~2、P_2O_5 5kg/667m~2、K_2O 10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561.4kg/667m~2;结合当地种植实际,推荐最佳施肥量为N 10kg/667m~2、P_2O_5 5kg/667m~2、K_2O 10kg/667m~2,产量可达469.7kg/667m~2。  相似文献   

4.
2017年示范结果证明,"辣椒+玉米-油菜"种植模式是鄂西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玉米产值576元/667 m~2,辣椒产量1 493 kg/667 m~2、产值2 664元/667 m~2,总产值3 240元/667 m~2,农民纯收入2 410元/667 m~2。油菜秋季播种绿肥生物质产量1 269 kg/667 m~2。其关键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油菜播种与翻耕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给烟-蒜轮作周年养分的统筹施用提供参考,研究氮钾配比对烤烟生物性状、生物量、产量产值及大蒜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季中氮高钾(N 7.2kg/667m~2,P2O5 6kg/667m~2,K_2O27.2kg/667m~2)配比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分别为76.1cm和29.2cm;叶片生物量最高,干重达0.32kg/株;上等烟比例最高,达35.7%;产值最高,为2 468.8元/667m~2。后茬大蒜是中氮低钾(N 16.8kg/667m~2、P_2O_56kg/667m~2、K_2O 8.8kg/667m~2)配比的蒜薹、蒜头产量产值最高,产量分别为230.85kg/667m~2和157.49kg/667m~2,产值分别为692.56元/667m~2和787.45元/667m~2。中氮高钾区烟-蒜轮作两季的产值为3 948.8元/667m~2,纯收入为993.8元/667m~2。  相似文献   

6.
甘薯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金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42-143
通过对甘薯施用氮、磷、钾3种肥料的"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 11.19kg/667m~2、P_2O_5 3.06kg/667m~2、K_2O 23.19kg/667m~2,施肥利润为1522.64元/667m~2;最大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 11.88kg/667m~2、P_2O_5 3.31kg/667m~2、K_2O 24.43kg/667m~2,甘薯产量为5094.53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为辣椒靓优3号标准化种植提供依据,在苗情、肥水管理、农技操作等相同的前提下,设置2 600株/667m~2、2 800株/667m~2、3 000株/667m~2和3 200株/667m~2共4个不同密度,分析辣椒靓优3号植物学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在2 600~3 200株/667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栽培密度增大而增加。4种密度中以3 2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达1 974.2kg/667m~2;以2 600株/667m~2产量最低,为1 589kg/667m~2;除高于2600株/667m~2外,其他3种栽培密度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20,(1):10-11
为怀宁县单季稻生产中紫云英替代氮磷钾化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施紫云英鲜草1 000kg/667m~2(处理1),紫云英鲜草1 000kg/667m~2+纯N 10kg/667m~2+P_2O_54kg/667m~2+K_2O 6kg/667m~2(处理2),纯N 15kg/667m~2+P2O56kg/667m~2+K2O 9kg/667m~2(处理3,习惯施肥)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分析单季稻产量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单季稻产量处理1较处理3减少116.66kg/667m~2、只有处理3的82.12%,处理2与处理3相比基本无差异;经济效益处理1较处理3少212.66元/667m~2、只有处理3的44.65%;处理2与处理3相当。认为紫云英鲜草可替代氮磷钾化肥施用,但施用量应满足单季稻目标产量对氮磷钾总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22,(1):12-14
为提高遵赤艳3号辣椒的产量,以遵赤艳3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移栽密度辣椒的产量。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遵赤艳3号辣椒的移栽密度为4 103株/667m~2时,产量最高,小区产量达44.2kg,折合产量达1 62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目前,辣椒根腐病在辣椒生产中发病十分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以不同的土壤处理方法进行辣椒根腐病的防治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个土壤处理中以"氰胺化钙80kg/667m~2+秸秆1000kg/667m~2+有机肥500kg/667m~2"土壤消毒方式和"菌种+有机肥+微量元素+土壤改良剂"的施可富140kg/667m~2的土壤调理方式效果好;2种方式处理后的土壤养分结构得到改善;辣椒采收后期的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3.84%和2.80%,辣椒增产率分别为30.43%和43.48%。  相似文献   

11.
为了构建喀什地区马铃薯施肥指标体系,本试验研究以采用农业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肥比例,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复播马铃薯最佳施N量11.65 kg/667m~2,P2O5 6.20 kg/667m~2、K2O3.35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1057 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添加有机肥料对越冬茬设施辣椒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随机处理的方法,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空白)、处理Ⅰ(25 kg/667 m~2)、处理Ⅱ(50 kg/667 m~2)、处理Ⅲ(100 kg/667 m~2)、处理Ⅳ(200 kg/667 m~2)、处理Ⅴ(400 kg/667m~2)、处理Ⅵ(800 kg/667 m~2),测定辣椒生长、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处理Ⅴ和处理Ⅲ的株高较对照高出7.75%、7.59%,处理Ⅵ的茎粗达到11.99 cm,处理Ⅵ冠幅(长、宽)达到33.61 cm、36.85 cm,处理Ⅵ植株干物质较CK增加25.53%。CK的干物质含量比处理Ⅴ的干物质含量低12.6%,处理Ⅵ的维生素C含量为1.48 g/kg,处理Ⅵ可溶性糖含量较CK增加9.45%,处理Ⅵ产量较CK增加51.87%,处理Ⅴ较CK增加29.98%,产量与有机肥施入量线性相关系数为0.981 9。从各项指标得出,处理Ⅴ和处理Ⅵ均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建议中部干旱区日光温室越冬茬辣椒有机肥施用量为400 kg/667 m~2或8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用玉田县当地特有包尖白菜为试验材料,设计"3414"试验设计方案,探索氮、磷、钾肥对包尖白菜产量产值的影响,提出最佳施肥配方和施肥量。试验结果经F_(0.05)检验显著,其最佳施肥配方为施N 6.08 kg/667m~2、P_2O_58.23 kg/667m~2、K_2O 11.5 kg/667m~2,产量为6 292.51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正在传统生产条件下,农民把追求蔬菜产量最大化作为进行养分管理的主要目的,盲目大水大肥现象严重,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数据统计,茄果类在整个生长期间,投入N约150 kg/667 m~2,P_2O_5约100 kg/667 m~2,K_2O约100 kg/667 m~2,而实际上,茄果类蔬菜在整个生长期,N、P、K养分带走量分别为:20~40 kg N/667 m~2,7~15 kg P_2O_5/667 m~2和30~50 kg K_2O/667 m~2,  相似文献   

15.
为给艾纳香大规模栽培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3414"试验设计和GC色谱法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艾纳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艾纳香的产量,并有利于l-龙脑相对含量的积累。其中,以N_2P_2K_2(N 16.71kg/667m~2,P_2O_5 24.91kg/667m~2及K_2O12.40kg/667m~2)的产量最高,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为1 325.66kg/667m~2和133.35kg/667m~2,有效化学成分l-龙脑相对含量为3.84mg/g,仅次于N_2P_2K_1(N 16.71kg/667m~2,P_2O_524.91kg/667m~2及K_2O6.20kg/667m~2)的4.38mg/g。氮磷钾3种肥料配施其互作效应依次为NPKNKNPPK,氮素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素和磷素。综合考虑艾纳香产量和l-龙脑的相对含量以及氮磷钾配施的肥料利用率,推荐施肥水平为N_2P_2K_2(N∶P∶K=1∶1.49∶0.74)。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进行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在不同氮、磷、钾配比下,建立水稻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探索求出当地水稻种植的最佳施肥量,结合当地实践,得出试验区水稻施肥推荐用量为:N9.36kg/667m~2,P_2O_5 4.03kg/667m~2、K_2O 3.46kg/667m~2,可得到408.88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3414"试验方案,在代表凤凰县主要土壤种类的灰黄土上进行了猕猴桃肥效试验,以此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模型和技术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164 mg/kg的高肥力土壤,N、P_2O_5、K_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2.67、5.48 、6.52 kg/667m~2,目标产量为2 815.16 kg/667m~2;土壤碱解氮含量99~164 mg/kg的中肥力土壤,N、P_2O_5、K_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4.59、5.93、6.87 kg/667m~2,目标产量为2 276.24 kg/667m~2;土壤碱解氮含量99 mg/kg的低肥力土壤,N、P_2O_5、K_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4.80、6.39、8.23 kg/667m~2,目标产量为1 340.65 kg/667m~2。通过9个试点的应用示范,高、中、低不同地力等级土壤,采用推荐施肥分别比习惯施肥增产6.9%、7.3%和9.6%,节本增效669.4、556.9和398.2元/667m~2。  相似文献   

18.
开展小麦节肥减肥示范试验,探索其对小麦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施肥量减20%基肥增施有机肥80kg/667m~2,小麦增产40.90kg/667m~2,产量提高8.27%;纯效益增加64.28元/667m~2,效益提高6.65%;减肥(减氮)20%,节约氮肥(纯氮)2.8kg/667m~2、磷肥(P_2O_5)0.9kg/667m~2、钾肥(K_2O)0.9kg/667m~2;达到节肥减肥增效目的,但是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卓椒8号辣椒的适宜栽培密度,设置6个不同密度栽培试验,分析其辣椒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在余庆县海拔850m地区,卓椒8号移栽3 500株/667m~2产量最高,达1 261kg/667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3414"肥效试验,研究N、P、K配方施肥对甜高粱产量的影响及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为甜高粱生产提供施肥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组甜高粱产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平均产量为5815.43 kg/667m~2;在本试验条件下,N_2P_2K_2处理的甜高粱产量最高,N、P和K肥对甜高粱产量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影响程度为氮肥磷肥钾肥;采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得出甜高粱最大产量为6432.42 kg/667m~2,最佳施肥量配比为N26.89 kg/667m~2、P2O516.48 kg/667m~2、K_2O 9.92 kg/667m~2,3要素比例1:0.613:0.369;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能增加甜高粱产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